“政治意识淡漠”深层原因辨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淡漠论文,意识论文,原因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通过对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存在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目前有些干部在自我行为和观念上表现出不关心政治、甚至厌恶讲政治的状况。尽管这些年来强调党的建设加大了力度,但在不少干部中仍然没能真正重视起来。一些干部有志于提高领导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的能力,有志于谈经济,谈发展,谈建设,但却不屑于谈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提高政治素养,不注意和关心党建工作。研究和分析这种现象,普遍认为这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工作和党建工作的关系,是没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原因。但笔者认为,“讲政治”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目前在不少党员领导干部中呈弱化的趋势,从干部所处的时代条件和环境对干部的影响来看,似乎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概括起来,至少有以下几条:
一是严肃的政治性、阶级性、党性在与外部世界的信息交流中淡化了
以科技发展为基础的信息革命,给了我们对外部世界更多的了解,也于不知不觉中淡薄了我们一些干部的政治意识。在与外部世界的信息交流中,世界的范围缩小了,我们可以不出门就极为细致地了解到国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如通过电视看别国如何娱乐、生活,如何讨论政治、社会问题,通过报刊、杂志、电话和互联的网络交换各自的看法,这些传媒更为广泛地占据了我们常规教育的时空,并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走出国门的干部,更是现实的看到了花花绿绿、五光十色的世界。所谓“全球共享文明时代”的进入,世界市场文化产品的“同步消费”,知识的全球化、信息的爆炸,国际间各种交往渠道和交往活动的增加,这种种状况和变化,在模糊着我们一些干部的政治意识、政治观念,使部分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美丑观发生着变化。人与人之间的相似点、模仿性、相融性如同异质文化之间碰撞中又融合一样,这一切使我们特有的政治性、阶级性、党性都变得不那么鲜明了。
二是传统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困惑了
社会在急剧的变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同处于这转轨时期的社会状态密切相关。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干部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道德规范正处在急剧变动之中,出现了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紊乱和失序现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给经济生活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仅适应于经济领域的一些规则也渗透到政治生活中来,给党的建设带来了挑战。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观与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市场经济的公共原则与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如何统一,颇令我们党员干部自身头痛和困惑。作为党员干部,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必须面临和处理若干复杂的关系:如既要谋求经济利益,追求物质财富,又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既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尊重无情竞争的规律和结果,又要维护人民现实和长远的利益;既要在经济活动中遵循自主开拓的原则,又要在政治生活中遵守党的组织纪律;既要坚持开放搞活,又要自觉反腐防变。这些关系的处理,在观念和认识上说起来简单,在实际生活中操作起来却复杂;讲起来很轻松,但做起来却很沉重,在没有明确参照体系和良好形象的示范下,只好“跟着感觉走”了。
三是共产党人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光荣感在现实的巨大反差中摆动了
十多年来,在党和政府机关政治和经济生活中一个不容忽视而恰恰又没能重视的问题是,一些现实生活的价值标准与党政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有的价值标准严重的不吻合。干部的劳动付出与正常的收入之间反比例情况日渐突出,这种劳动与收入的反差,是由行业分配不公、整个社会分配调控机制不合理所形成的反差。而这种反差状况长期以来得不到社会的真正重视,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来讲,既没有从物质收入上给予认定和补偿,也缺乏正式的科学的精神肯定及鼓励。这种长期存在的理论和现实、应有和实际之间的严重的背反现象,使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的价值观念不能具备自动强化的功能,使部分干部严格要求自己的主观愿望受到明显冲击,使那些赖以支持干部精神、斗志和事业心的光荣感、责任感逐渐弱化以至丧失,长期下去,甚至会导致更多数的干部放弃对思想政治建设的追求。
四是党内要求的先进性在政策给定的现实性中艰难了
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因此,我们党的性质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境界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对他们的行为提出了高度先进性的规范。但是,应该看到,党和政府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为基础制定的政策,它必须更集中地反映现实化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在具体操作中表现为较多地强调个人价值,强调按价值获取报酬,提倡拉开收入差距,这是政策给定的现实性与党内要求的先进性产生的矛盾。一方面党内宣传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倡追求“无私奉献”的崇高思想境界,另一方面政策上又以形成强烈的竞争机制为目的,肯定个人利益,鼓励有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而无伤社会的个人行为,支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种反差,明显使党组织的要求缺乏政策上的支持,使党员干部先进性行为缺乏政策的基础,很容易给干部造成一定程度的思想混乱。我们相信,党内要求与政策的反差可以通过政治教育,最终使党员领导干部处理好远大理想与现行政策的关系,在坚持党的理想、信念前提下去执行好现行政策,但是,也应该看到,以“自律”为基础的党内要求本身,同以“他律”为基础的政策要求相比,对人的制约力,在现实刚性程度上要相对较弱。在“多劳多得”作为激发人们劳动欲增长为主要手段的现阶段,在肯定和鼓励个人利益、倡导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环境中,要坚定地长期地保持党要求的先进性,不能不承认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五是政治理论学习的要求,在缺乏激励的导向机制面前乏力了
政治理论学习状况较差,干部的理论素养普遍不高,这是目前公认的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上存在的突出方面。但问题在于,尽管普遍认为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理论学习,这些年来,各级党委也发了很多关于关习的文件,提出很多关于学习的要求,采取了很多加强学习的措施,但在相当多的领导干部中,理论学习就是提不上日程,就是不能真正的学起来,深下去。除去一般公认的理由外,更为深层的原因还在于目前在领导活动和行为的价值导向上,缺乏理论学习的激励机制。从实际来看,如果不排斥个例,不认真抓理论学习,对领导班子而言,领导工作和领导活动照常运转;对领导成员来讲,并不影响领导职务的升迁。目前,对领导活动成效检测的效果是现实的,一般是数量化了的经济概念,与理论学习可以不构成直接关系。因此,不少人认为,经济工作是实的,理论学习是虚的,只要经济工作抓上去了,其它一切包括理论学习都会说好,而经济工作上不去,其它一切都不行。令人遗憾的是,领导工作的激励机制承认了这种结果和现象:我们不少地方对干部的褒贬、奖惩、升迁,并没有认真考察过干部理论学习的状况和效果,更没有切实把它作为“选任干部的依据之一”。
六是党内的精神凝聚力在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冲击下弱化了
应该看到,市场经济的确定和发展,引起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普遍关注,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受到了金钱的猛烈冲击;经济问题上的是与非,美与丑的观念发生着变化,这一切使人不得不产生这样的忧虑:党内的精神凝聚力正在逐步弱化。还应看到,党内一些同志对历史经验的反思特别是对政治学习的反思行为有失偏颇,使相当部分干部在对待学习上,思想中的深层次误区和病态心理长期得不到医治,不少人在本能上排斥政治理论学习,社会上也不再推崇学习。特别是从整体上讲,党内缺乏富有针对性、富有说服力的政治思想教育,缺乏对领导干部深层政治思想问题和现实理论实践问题的深刻研究,也影响党内精神凝聚力的加强。比如苏东剧变,社会主义与发达资本主义形成的对比反差,使不少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对共产主义信念发生动摇,对社会主义前途失去信心,而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缺少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教育,“说不清楚”、“不好说”的畏难情绪和说法,在相当广泛的范围流行,显然,这种现象产生的负效应,大大影响了党内精神凝聚力的形成和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