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建筑结构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高速发展的工业对建筑规模要求的不断提高,给建筑工程施工也提出了新要求。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对于大跨度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难度也增加了许多。近些年,也出现了由于建筑工程的模板支撑施工不到位而引起的建筑工程垮塌等安全事故,这样的重大安全事故不仅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也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以至于影响建筑业的整体发展。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大跨度模板支撑施工技术方面的运用。
关键词:大跨度;模板支撑施工技术;研究
前言
大跨度模板支撑系统决定着高大建筑物的质量,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应予以高度重视。结合工程实际,重点从施工技术和保证措施层面上阐述了大跨度模板支撑的控制要点,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1大跨度模板支撑施工技术
1.1高支模的排架设置
大跨度模板支撑施工必须要保证工程各排架的稳定性,这是高支模施工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首先予以确认。模板支撑的排架搭建必须要按照工程施工方案的要求来进行。首先,要确保排架的立杆间距和水平拉杆的间距一直保持在其控制的范畴,拉杆要保持纵横两个方向拉设的均衡性,尤其要把握好纵向的扫地杆的设立,在模板横梁底部要设置与地面保持平衡的剪刀撑,在大跨度的高支模的排架架设过程中,为了保持其稳定性,还要在排架的中部即离地200mm的位置设置一道以稳定超高排架的水平位置的剪刀撑。还要保证横梁底部的安全扣件全部都能安装到位,即扣件螺丝扭紧的扭力应该控制在44N•m~65N•m。模板排架与墙体以及框架结构支撑柱之间的拉结一定要十分牢固,以此来为高支模施工的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1.2控制梁的跨中挠度
为保证大跨度模板支撑施工顺利进行,还要善于计算其跨中挠度,它主要受建筑结构主体的荷载形式、与结构主体相适应的荷载系数、梁截面的抗弯性以及梁的跨中弯矩等因素的影响。要保持大跨度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为了修正自重沉降而采取的提前增加跨中高度等,就要善于采用最科学、最合理的方法———“起拱”来有效减小梁的跨中挠度。起拱是在荷载系数、模板建材、梁的横截面跨度等条件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将跨度中间部位的高度尺寸加大到适当比例,以此来改善梁横截面的视觉景观,并且将一部分纵向的荷载压力转化为底座的水平力,均衡梁在横向和纵向上的荷载压力,可以有效防止梁因压力失衡而产生裂缝和崩裂等现象。
1.3水平杆搭设
1)水平杆的接长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不同步或不同跨两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距离不少于500mm,与相近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同一排水平立杆的水平偏差不大于该片脚手架总长的1/250,且不大于50mm;2)纵向水平杆设置于横向水平杆之下,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歩距1.5m;3)水平杆接长可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不少于3个转扣,扣件至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
1.4剪刀撑搭设
1)中部可根据需要并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4排主杆设置,由低至顶连续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高于4m的模板支架,梁高大于1000mm时,梁下设置1道沿梁长方向纵向剪刀撑;2)剪刀撑应随立杆、水平杆同时搭设;3)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4)剪刀撑跨度立杆最多根数:45°时7根、50°时6根、60°时5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模板制作与安装
模板制作:1)木模板的配制要注意节约,考虑周转使用及以后的适当改制使用。2)配制模板尺寸时,要考虑模板拼装接合的需要,适当加长或缩短某一部分长度。3)拼制模板时,板边要找平直、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木料上有节疤、缺口等部位,应放在模板反面或载去,钉子长度一般宜为木板厚度的2~2.5倍,每块板在横档处至少要钉2个钉子,第二块板的钉子要朝向第一块模板方向斜钉,使拼缝严密。4)直接与砼相接触的木模板宽度不宜大于20cm,梁、拱底板,其宽度不加限制。5)配制完后,不同部位模板要进行编号,写明用途,分别堆放。
模板安装:1)屋面模板支架是从二层楼板面(标高5.97m)开始搭设。所有的荷载都会传到二层钢筋砼梁板上,所以二层楼面以下的模板支撑应保留,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2)木模选用九夹板及部分松木,材料的材质应符合有关的专门规定。3)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涂上隔离剂。施工时不要将隔离剂沾污到钢筋与砼接搓处。4)模板安装,接缝要严密,不得漏浆。5)模板支撑系统用扣件式的立柱应保持稳定,并用撑拉杆件固定,安装过程中,还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6)钢筋砼梁、板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l/1000~3/1000,预应力梁起供按设计要求(不含施工时起供)。
1.6混凝土的浇筑
1)混凝土浇筑前施工现场应做好各种准备,模板•钢筋安装完成验收。确保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正确,刚度,稳定性及严密性要求,模板中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污染物清除干净,浇水湿润;2)混凝土浇筑前先泵送清水,疏通管道,再泵送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清水及砂浆应排除在柱子外侧;3)由模板、钢筋,电器各专业施工,监理人员会签后,总监理工程师签署浇筑令;4)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隙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柱、梁、板连续浇筑;6)使用震动棒“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以表面翻浆为度;7)发现混凝土有分层或离析现象时,应进行二次搅拌后方可浇筑;8)浇筑后,用木槎子二遍压实收平,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保护。
1.7高支模支撑模板的拆除
在工程进入到拆除模板的工序时,一定要按照施工企业的拆模标准来进行,在拆除超高大跨度模板时,要先从底层模板开始拆除,上面的支撑模板体系要先保留。拆除梁模,应该从跨中向两端进行拆除。工程的高支模板必须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以上后,才能进行拆除。而对于工程的中庭部分的模板拆除,则应该继续增加剪刀撑,以此来使高支模荷载压力向下层楼板的转移以及能够更好地保障混凝土模板支撑的安全性。
2保证措施
1)脚手架的施工和使用应设专人负责,并设安全监督检查人员,确保脚手架的搭设和使用符合设计和有关规定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模板施工、钢筋绑扎过程中,应有安全员全程巡视,避免堆料集中,严禁施工荷载超过3kN/m2。3)模板配模应在坚实的地面进行。4)水平支撑木方布置同时,必须同时跟进铺设模板,随铺设随加固。加固点不得过大。竖向模板及其木方,应尽可能在地面拼装完毕。5)钢筋绑扎前,须对模板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部施工。6)钢筋施工过程中若对模板造成破坏,应立即停止施工,组织人员修理。7)发生变更需要拆改,必须由安全员监督进行局部加固后,才可进行拆改。
结论
终上所述,模板支撑体系对于建筑的经济性、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合理设计的基础上,还应注重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的细节,严把质量关。这样才能够确保体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总体质量与安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其镇.浅析建筑高大模板支撑施工工艺[J].江西建材,2016(01):67.
[2]李景秋.大跨度巨型钢筋混凝土梁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6,38(04):431-433.
[3]蒋贤龙.大跨度屋面梁支模架体系设计与施工[J].建筑安全,2015,30(06):4-7.
论文作者:王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模板论文; 排架论文; 荷载论文; 水平论文; 剪刀论文; 大跨度论文; 扣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