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变动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影响——山东省胶东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胶东论文,山东省论文,农产品论文,出口企业论文,汇率变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0—2952(2007)04—0052—07
自从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一直呈现升值态势。而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出口额也在一直增加。200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的63.5%是由外资、集体和私营企业完成的①。所以人民币升值对整个农业的影响也是从其对农产品出口企业作用开始的。汇率调整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农产品出口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汇率带来的这些风险?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对农产品出口企业意义重大,而且关系到我国数千万生产出口农产品的农民的利益。
一 汇率变动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本节将先从公司财务的角度入手,阐述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外汇收支状况的影响,之后再论述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出口的具有滞后性的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直接影响:对应收账款的影响
目前,中国农产品出口以生鲜食品为主。而常年供应的鲜活商品,支付方式主要为货到付款为特点的汇付方式。② 而自2005年7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不断攀升。这就造成了产品出口合同签订时,企业按照当时的汇率衡量出口成本收益并商定价格,价格单位一般采用美元。或者更多数的情况是,企业与客户根据常年的供应价格签订出口合同。而履行合同交货则是在一段时间之后,此时这项应收账款已经产生了。而客户付款会再滞后一段时间,期间人民币继续升值,那么企业的应收账款又会发生损失。此外,有迹象表明,中外合资的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外国投资方往往也同时是企业的重要客户,其客户关系往往比较稳定,这种企业面对汇率变动是否有不同的表现,很值得研究。
如果我们分析的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影响是正确的,那么在农产品出口企业因汇率变动造成的损失和企业的经营之间会存在如下几种关系:
假说F1 如果一个企业以出口生鲜产品为主,往往在出口合同中订立采用电汇的支付方式,从而汇率变动影响较大。
假说F2 如果一个企业出口额增加,其现金流量中应收账款也增加,从而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较大。
假说F3 一个企业的制度性质与汇率变动损失有相关关系,但是这种影响的方向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间接影响和企业出口决定因素——基于竞争市场条件的理论框架
假设代表性农产品出口企业只有一个单一市场——外国。同时假设该企业出口产品生产函数符合CES函数的概念形式:
其中,Y为产出量,在这里就是出口量,K为资本投入,L为劳动力投入,γ为技术效率参数,δ为投入生产要素所占的份额,ρ是要素替代效率,v是规模报酬参数,t为时间。③
由于农产品出口企业面对的是国际市场,可以假设国际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或者放松一下假设条件——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国际市场至少不是卖方市场。因此代表性企业对国际价格没有影响,可以视为一个国际市场价格或者买方价格的接收者。④
有研究者基于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研究了汇率对价格的非完全传递。⑤ 但是在本文中讨论汇率问题时,我们假设汇率对价格是完全传递的。这是因为,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的企业。处于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中的企业,卖方市场力量很小。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国内货币计算的价格下降后,企业无法抬高出口价格。并且汇率相对于企业出口决策而言,是一个外生变量,汇率的变动对企业产品价格的传导可以假定有下面这种关系:
p=ep[*](2)
其中,e为直接标价法表示的汇率,p表示以本国货币单位计价的产品价格,p[*]表示以外国货币单位计价的产品价格。
如果汇率发生改变,实际上是改变了以本币计算的产品价格,因此会对企业的出口决策产生影响,如果汇率升值,也就是说,直接汇率减小,企业会在一段时间内调整产量,将产量减少到以本币计的价格足以弥补以本币计价的边际成本,或者退出市场。这一调整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本币升值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影响
根据竞争厂商理论,农产品出口企业出口供给曲线是由边际成本等于价格这个条件来确定的。也就是说在均衡状态的价格下,企业出口的数量是由这个价格对应的边际成本决定的。以外国货币单位计价的产品价格p[*]短期内不发生改变,从而对企业出口的数量作用的是发生变动的汇率。这其中的关键就是,企业以国内货币计算成本,出口收益以外国货币计算。这样,企业出口数量会受到汇率的影响。假设出口对汇率的弹性的函数为η(e)。因此单个企业在竞争市场中,出口生产函数应当做出适当的更改: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η(e)作为出口数量对直接汇率的弹性,从符号上看是正的,而且通过上文分析与式(4)中可以得出结论,也是本文的重要假说:
假说E1 人民币升值使得农产品出口企业出口额减少。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企业出口额的影响会滞后一段时间,但是滞后的时间长度需要进一步研究。
笔者在实地调查过程还发现,内资与外商独资企业及中外合资企业在出口客户方面有很大不同。尤其是中外合资企业,其外国投资方多为企业较稳定的客户。买方投资对出口的影响值得注意。⑥ 而且,管理者的决策会显著影响企业出口决策。⑦ 这样,出口额决定因素的函数可以进一步写为:
假说E2 企业出口额与企业的内部组织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究竟是正相关的,还是负相关的,则需要进一步探索。
二 数据来源、样本特征与滞后效应的处理
研究中采用的数据是2005年7月份从中国最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山东省胶东地区的农产品出口企业调查中得来的。研究这一地区汇率变动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影响具有典型研究的意义。
数据中外资企业的出口额等基本情况来自2005年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外资司组织并由地方外经贸部门具体实施的21家企业“外资企业联合年检”,这些数据我们用来检验汇率变动的直接效应。数据的样本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的出口、投资以及主要出口产品结构
注:括号内为标准差。
检验汇率变动对农产品企业出口间接效应的数据来自当地对外经贸合作部门的月度进出口报表。内资企业的基本情况来自于这些地区的外经贸部门统计资料,外资企业数据来自联合年检。在统计数据较为完整的企业中剔除非正常经营的企业。⑧ 仅考察从2003年1月起开始经营出口业务,到2006年5月份仍然正常出口的企业。最终,我们得到了24家企业在41月中的统计数据。⑨ 但是在研究之前我们应当先讨论汇率作用于样本企业出口额的滞后期数。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这里的滞后期数是指某个月的汇率对所研究的样本企业之后第几个月出口额产生的作用。例如,研究汇率滞后一期的影响就是研究从2002年12月开始至2006年4月份各月份汇率对2003年1月开始至2006年5月份样本中企业各月份出口额的影响,以此类推。其中人民币对美元的直接汇率数据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月度平均汇价,日元对美元的直接汇率数据由伦敦外汇市场每日收盘价平均计算得到。经过时间序列的比较分析发现人民币对美元直接汇率滞后6个月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而日元对美元直接汇率滞后5个月是相对可以接受的。⑩
三 实证结论
本实证研究分为两步,首先采用方差分析对上文中提出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影响进行验证,然后采用面板数据对人民币升值的间接影响进行验证。
(一)验证直接效应
分析的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其中考虑了主效应、交互效应及协变量,其线性模型为:
其中,i代表企业是否以出口生鲜食品为主,j代表企业是否是外省独资企业,k表示每种ij组合的第k个观察值。y代表汇率变动对企业造成的影响,用现金流量表中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表示(单位:元);α和β均为虚拟变量:企业是出口生鲜产品的,α=1;企业不是出口生鲜产品的,α=0;企业是独资的,β=1;企业是合资企业,β=0。sales是企业出口额(单位:元)表2展示了应用SPSS13.0对汇率变动造成损失影响的方差分析结果。
表2 汇率变动造成的损失影响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对于企业而言,其出口的产品性质,即是否出口生鲜产品,与它的支付方式有很大关系,因此,企业是否出口生鲜产品是企业因汇率变动而遭受损失以及损失大小的重要原因。上文已经提到中国农产品出口以生鲜产品为主。在方差分析中,线性模型对系数有约束的估计只有相对意义,而没有绝对意义。因此考查同一因子水平之间的差,也就是α[,2]—α[,1],这个值为40432.154,表明出口生鲜农产品的企业由于人民币升值造成的损失更大。本文考查的这21家外资企业中80%以上的企业出口鲜活农产品,而只有4家企业出口浓缩果汁、饮料以及农产品的深加工品。企业出口额也与汇率变动造成的损失有显著关系,这个也是由于支付方式原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应收账款贬值。显然,假说F1和假说F2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验证。
企业的制度性质与企业的汇率变动损失有密切关系,是另一个重要发现,根据参数估计的结果,即β[,2]—β[,1],可以得出结论,合资农产品出口企业损失较少。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合资企业的外国投资方一般同时是企业的重要客户,客户投资对企业的最直接好处是客户被纳入了企业的利益共同体,从而客户在付款方面比较积极。而且,客户会根据汇率变动调整购买产品的价格,以保证其稳定货源和质量。另一方面,合资企业一般规模较大,例如本研究中选取的企业中,合资企业有5家,平均投资总额为864.6万美元,而另外16家独资企业的平均投资规模在313.4万美元。尤其需要提到的是,食品企业的出口市场优势集中于食品安全方面,合资企业由于其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而在这方面更容易获得竞争优势。假说F3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验证。
两个定性变量的交互作用项对汇率变动损失也有显著影响。当然,从F统计量上看,显著性水平稍不及两个主效应影响明显。
(二)验证间接效应
关于汇率变动的间接影响,基本框架反映在式(3)当中,根据上文的讨论与实际需要验证的假说的需要,我们设定如下模型:
3.K为企业的资本投入,本文中用投资总额代替;
4.L为企业的劳动要素投入,本文用企业雇用人数代替;
5.P为企业的出口产品资本—劳动密集度。P这里在一定意义上被赋予了上文模型中γ的部分意义,即衡量企业组织要素投入的技术的效率。而且,直接衡量了δ(投入生产要素所占的份额),对ρ(要素替代效率)也有反映;
6.m实际上是一个向量,包括多个影响企业出口的制度因素。然而限于数据的可得性,我们在这里只讨论企业的制度属性I。用企业是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或者内资民营企业等企业性质作为替代变量。因此,需要设两个虚拟变量:
分别应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Tobit模型估计的结果展示在表3当中。
表3的第2、3列分别展示了关于农产品企业出口额的估计结果。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导致农产品出口企业出口换回的外汇相对于人民币实际上是贬值了,而且随着汇率升值对企业直接影响的作用,企业开始倾向于少出口,因此,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出口额在一段时间后减少。本文考察的地区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出口额在滞后6个月之后开始减少,滞后的原因上文已经分析过,主要是企业经营决策时滞问题以及对以往合同履约问题。根据我们分析的结果,估计量符号与假说E1预期的一致,而且系数十分理想。进一步考察拒绝估计量原假设的显著性水平,发现两种模型的显著性水平都比较理想,因此我们可以说假说E1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验证。我们已经讨论过农产品出口的特殊性就在于其国际市场可近似地看作完全竞争市场,从而农产品出口企业是国际价格的接受者,而汇率就是通过改变企业出口的人民币价格,进而影响企业收益来影响以美元为统计单位的企业出口额的。
表3 企业出口决定函数
注:括号内的数字为t统计量,*,* *和* * *分别表示在0.1,0.05和0.01的水平上显著。
此外,我们还对产生第三国效应的微观企业行为进行了探索。从表3分析的结果上看,日元汇率变动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出口没有显著性影响。然而,在讨论滞后期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大多数农产品出口企业都对日元汇率变动做出的反应很小,但是这种反应的显著性水平较高。更重要的是,企业的出口对日元汇率变动的反应有正有负。我们又对企业逐个考察其投资状况、经营状况以及外资来源等等得到分析结果,再结合我们的实地企业访谈,我们发现农产品出口企业是否受第三国汇率影响,影响大小等与该企业外资来源、目标市场以及企业在目标市场的市场力量有一定的关系。就本研究而言,中日合资的食品出口企业受汇率影响较小。甚至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在日元贬值,其他对日出口食品企业出口额减少时,一些规模较大的中日合资农产品企业出口额反而增加。这是因为,日元贬值,日本国内农产品进口企业进口成本上升,有些企业倾向于减少进口或者不进口,但是日本作为农产品净进口国的地位很难改变,因此国内就出现了需求缺口,一般就会出现国内农产品价格上升,日本综合商社以及大型跨国食品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就会从稳定的供货渠道多进口一些农产品,而我们考察地区的中日合资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日本投资方多为大型综合商社或大型跨国食品企业。然而,通过分析还发现了另外的情况,中国规模较大内资农产品出口企业受日元贬值影响也较小。有迹象表明,这些企业出口的目标市场倾向于多元化,因此受第三国效应影响也较小。根据面板数据截距不变模型估计的结果,(11) 我们考察地区的企业中,规模小、目标市场单一,而且投资方为中日以外的第三方的外资企业受日元贬值影响较大。也正是因为日元汇率对不同的企业的影响方向不一样,导致了我们用面板数据研究日元汇率对企业出口额影响时,估计量不显著。
假说E2的验证尽管不是本文的主要目的,但是却是十分有意义的。企业投资方影响了企业的出口额,根据上文汇率直接影响的研究,中外合资企业因人民币升值造成的损失较小。首先,从企业经营的目的上看,中外合资企业很可能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目标。尽管中外合资企业投资方往往是企业的重要客户,但是中方投资者还是要衡量出口成本和收益来决定是否出口。其次,从企业的目标市场看,很多独资企业带有农业开发的性质,一般是将其全部产品销售到一个市场。并且,这种产品往往具有特定化的特点,只适应目标市场检验检疫标准、消费者饮食习惯等等,价格和口味不适宜内销。最后,从企业的规模和范围上看,中外合资企业往往属于上文提到的由内资企业演变而来的某个大型食品集团公司的子公司,该大型农业集团公司经常将出口交给专营进出口和物流的集团子公司经营。而专营进出口的集团子公司和物流企业一般是集团已有的经营了多年的内资企业。
作为我们变量之一的时间趋势,用以衡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一些外部冲击与内部适应性调整等。例如,企业出口目标市场检验检疫标准的变化以及企业适度调整应对变化,这造成了企业出口的扩大或缩小。从估计量的符号上看,扩大效应大于缩小效应,而且估计量较为显著。这说明,企业的出口额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一方面可能是这种变化有一定的时间趋势,另一方面有可能是企业总是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突破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加出口。
四 结论与建议
本文首次从微观层面——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层面上,研究了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尽管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是测度计量和实际验证的结果比较有力地说明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还附带说明了造成出口变动的其他影响因素。
根据测度计量和实际验证的结果,笔者建议企业经营者:在短期内,企业应当根据汇率变动选择灵活的货款支付条件或者选择远期外汇套期保值交易;在长期内,企业经营者可以考虑产品出口目标市场多元化,避免单一市场的货币汇率对本企业出口的影响。培养稳定的客户关系,将客户纳入到自己的利益共同体中。对于政府决策者,笔者建议:渐进地改革汇率制度,培育完善的外汇远期交易市场;协助企业开发新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和国内高端市场;加强对外资食品企业投资项目的甄别与管理,转变过去的“资源引资”导向,注重“技术引资”。同时,加强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促进农副食品加工业向现代食品制造业转变。
注释:
①根据2005年12月份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月度统计报告整理计算得到。
②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3~207页。笔者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
③Arrow,K.J.,H.B.Chenery,Minhas B.S.,and Solow,R.M.,Capital-Labor Substitution and Economic Efficiency.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61,43 ( 3) .以及孙中才:《农业经济数理分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
④尽管根据笔者的调查有极少数例外情况,但是为了清楚地讨论代表性企业的行为,可以做这种假设最大限度地使模型接近现实。
⑤Ohno K.1989,Export Pricing Behavior of Manufacturing:A U.S.-Japan Comparison.IMF Staff Paper,36.
⑥Chen Y,Feentra R.Buyer Investment,Product Variety,and Intrafirm Trade.2005,Working Paper 11752 for NBER.
⑦Reid.The Decision-Maker and Export Entry and Expans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1,12 ( 2) .
⑧在企业存量的基础上,减去倒闭、停业、未开工的企业数量。
⑨之所以采用名义汇率而不采用实际汇率,原因是我们考察的时间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长期,而且考察对象是单个企业的经营决策。因此,名义汇率对企业作用更加明显一些。
⑩限于篇幅,比较分析的过程暂时无法详细给出,可以与作者进行联系,获取有关这一分析的详细资料。
(11)分析的详细结果可与笔者联系获取。
标签:农产品论文; 人民币升值论文; 汇率变动论文; 客户分析论文; 直接出口论文; 汇率改革论文; 中外合资企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