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110例疗效分析论文_张小雷,张武杰,姜良波,孙连贺

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110例疗效分析论文_张小雷,张武杰,姜良波,孙连贺

辽宁省辽阳市解放军第二零一医院 111000

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 lithotripsy,PCNL)联合钬激光碎石系统治疗复杂肾结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于我院接受联合钬激光碎石系统行B超引导下PCNL治疗的11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本组患者结石清除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复发等表现。结果:通过对本组患者治疗后数据统计显示,其中对单侧结石清除所用时间为40~190min(105±21)min,术中出血100-800ml(180±33)ml,95例(86.36%)患者Ⅰ期结石取净;经术后显示8例患者出现发热(39℃)。通过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恢复;本组患者术后未出现大出血表示,对术前存在合并肾积水的45例患者随访显示,集合系统分离情况明显减轻,另有3例患者出现结石复发。结论:B超引导下PCNL联合钬激光系统治疗肾结石具有无X线辐射、安全、创伤小、康复快,再次手术不增加手术难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B超引导;肾结石;肾造口术;经皮肾镜

微创外科理念是近年来我国临床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持续进展,在治疗肾结石中,内窥镜与碎石器械技术也得以获得长足进步,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在治疗肾结石中愈发表现出独特优势[1]。本次研究对于我院接受联合钬激光碎石系统行B超引导下PCNL治疗的11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B超引导下PCNL 联合钬激光碎石系统治疗复杂肾结石的方法和疗效,现已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110例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采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入院均行相关检查确诊,符合我国临床对肾结石的诊断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男80例,女30例,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52.5±3.5)岁,单肾结石患者100例,双肾结石10例,肾单发结石88例,铸型或多发结石32例,95例有肾积水,8例肾功能不全,6例有肾盂切开取石手术史;

1.2 方法

1.2.1术前准备

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彩超、CT平扫+成像、尿培养+药敏等检查,对患者肾功能、肾盂肾盏、结石等予以观察了解,术前均予以全麻手术准备,积极控制感染,手术当日给予术前清洁灌肠,并给予抗生素。

1.2.2手术方法

患者先取截石位,行输尿管镜检查,必要时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术后膀胱镜下置入7F输尿管导管,再固定在双腔气囊导尿管一起留置。随后患者选择俯卧位,对其腹部予以垫高处理,使其腰背呈现低拱形;于B超引导下采用穿刺针对下组肾盏予以穿刺,随后退出针芯,观察有无尿液漏出,或输尿管导管内注生理盐水可有液体引出置入金属导丝并保留。穿刺点处作切口(1.0cm),采用筋膜扩张器沿金属导丝,换18F肾镜剥皮鞘,并将其置入10F输尿管镜内,采用恒温生理盐水灌注,观察结石情况,选择国产钬激光系统进行碎石,期间依据结石硬度决定碎石钬激光能量。待碎石完毕后,均行常规顺行置入斑马导丝于输尿管内,并沿斑马导丝放置5F双J管并留置16F乳胶肾造瘘管。术后卧床休息5-7天,术后5d夹闭肾造瘘管,如无发热、腰疼,1d后可拔除。术后7d如肾造瘘口愈合良好,拔出导尿管,双J管于术后3-4周拔除。

2 结果

通过对本组患者治疗后数据统计显示,其中对单侧结石清除所用时间为40~190min(105±21)min,术中出血100-800ml(180±33)ml,术后6d行泌尿系彩超检查,与术前对照未发现大块结石残留,95例(86.36%)患者Ⅰ期结石取净;经术后显示8例患者出现发热(39℃)。通过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恢复;本组患者术后未出现大出血表示,对术前存在合并肾积水的45例患者随访显示,集合系统分离情况明显减轻,另有3例患者出现结石复发。

3 讨论

肾结石是一组临床常见病,常规治疗中多以开放手术为主,但随着现代临床医疗与患者对疗效要求愈发提高,开放手术已无法满足现实需求。经皮肾镜术的出现,改善了传统治疗方式损伤大、术后并发症与复发率高、残留结石率高等不足之处,在近年来的报道中,经皮肾镜术已然在我国腔内泌尿外科手术中占据重要地位,临床通过结合碎石技术实现了微创、患者并发症与复发少等优势,在清除结石方面亦展现为较好效果[2]。

术中正确建立工作通道是保证经皮肾镜术疗效关键步骤,理想的工作通道在碎石、取石中意义重大。在术中穿刺入路选择中,首先应考虑肾内结石,并在最大程度上通过此工作通道连接与各肾盏、肾盂输尿管,以此完成最大化的碎石与最大程度的取净结石。在传统经皮肾镜取石术中,通道需通过X线、B超等定位方能顺利完成治疗,众所周知,X线在临床中具有定位准确,图像处理较为清晰,但其弊端在于操作者亦可受到同样的X线照射[3]。本次研究应用B超定位,从其结果处可见取得了满意效果,其中对单侧结石清除所用时间为40~190min(105±21)min,术中出血100-800ml(180±33)ml,95例(86.36%)患者Ⅰ期结石取净,且术后未出现大出血表示,对术前存在合并肾积水的45例患者随访显示,集合系统分离情况明显减轻。在何岳,苏锡梅等人对62例B超引导下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研究报道中显示,该组62例治疗后出现19例发热(30.6%),3例残石(4.8%),1例重度感染(1.6%),1例迟发出血(1.6%),通过对发热患者展开单因素分析中显示,导致患者术后发热的因素主要与尿培养、年龄、糖尿病、结石直径、尿白细胞、手术时间、肾结石并发症等正相关(P<0.05)。最终得出结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在治疗肾结石患者中可取得满意效果,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微创、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但需重视患者术后出现发热征象,通过对其相关因素重视,以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本次研究中术后短期发热8例(7.27%),体温最高39℃。经更换广谱抗生素后,3天内体温降至正常。

综上所述,B超引导下PCNL联合钬激光系统治疗肾结石具有无X线辐射、安全、创伤小、康复快,再次手术不增加手术难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樊红旗. 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2016,(24):17.

[2]杨杰,尹勇,聂明,等. 超声引导下经上盏入路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疗效分析[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8(02):324-325.

[3]王欣. 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应用效果[J].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6,37(01):57-59.

[4]何岳,苏锡梅,林拓,等. 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并发症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2016,23(07):857-858.

论文作者:张小雷,张武杰,姜良波,孙连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  ;  ;  ;  ;  ;  ;  ;  

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110例疗效分析论文_张小雷,张武杰,姜良波,孙连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