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论文_唐延秀

唐延秀

天祝藏族自治县藏医院,甘肃武威天祝 733299

摘要: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 - 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急救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种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急救事件、急救预后、急救护理满意度、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及并发症等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急救预后、急救护理满意度、患者发生意外情况及并发症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救护理能有效缩短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抢救时间,显著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急救护理;颅脑损伤;应用效果

颅脑外伤是由于外界力量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而导致的颅脑损伤,当前,因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高空坠物等因素造成的颅脑外伤情况增加明显。重型颅脑损伤是病情非常严重的一种颅脑外伤,不仅病情复杂多变,而且,病死率及致残率非常高,并发症也比较多,对临床急救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急救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月 - 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例,男2例,女1例;年龄3 - 74岁,平均年龄(51.72±7.02)岁;其中,交通事故伤1例,高处坠落伤1例,工伤事故1例;接诊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 - 5分1例,6 - 8分1例,入院时呼吸、心跳停止1例。观察组患者3例,男2例,女1例;年龄11 - 69岁,平均(47.52±6.78)岁;其中,交通事故伤2例,工伤事故1例;接诊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 - 5分1例,6 - 8分1例,入院时处于濒死状态1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及入抢救室行GCS评分情况等,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主要包括: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清除患者口咽呼吸道等分泌物、血液以及呕吐物等并给氧;连接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心电图、血氧饱和度以及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并抽血;留置导尿;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患者紧急气管内插管,并遵医嘱及时给药,详细记录相关的病情及数据。

观察组采用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由1名责任护士及1名辅助护士组成急救小组,责任护士由高年资担任,患者进入急诊室后,由责任护士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患者口咽呼吸道等分泌物、血液以及呕吐物等并给氧,监测患者心电图、血氧饱和度以及生命体征等,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辅助护士行静脉通道开放并抽血,留置导尿并遵医嘱及时给药。如患者发热,通过冰敷大血管体表部位降温;早期行营养支持;协助昏迷患者家属行康复护理,如被动活动患者肢体以及按摩、翻身拍背等,神志好转者指导其功能锻炼。

比较两种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急救事件、急救预后、急救护理满意度、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及并发症等的影响。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急诊科救治时间;急诊救治预后情况:经积极抢救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2d,且有自主呼吸及心跳为早期抢救成功,患者无自主呼吸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以及死亡患者为早期抢救不成功;患者家属行李克特量表行满意度评分。患者转运、治疗、检查过程中窒息、休克、心跳骤停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所有相关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均采用S PSS19.0 软件;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 检验,若 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急救情况以及急救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入急诊抢救室后,对照组急诊科救治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急诊科抢救时间(P<0.05);观察组急诊救治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种急诊护理行李克特量表满意度评分,观察组急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创伤急救医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急救护士的职能已不再从属于医生充当副手,而是与医生共同积极抢救,提高创伤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因此,如何有效快捷地完成急救任务,是未来急救护理发展的趋势。入院早期的合理急救护理,如心电病情监护、生命支持等对患者的积极救治以及后续的进一步救治提供有力的保障。本研究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不同的护理方式,发现急救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入院后在急诊科的救治时间,为后续的手术治疗以及其他的后续治疗赢得时间,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抢救预后,发现急救护理干预组的抢救成功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提高了抢救效果。对患者家属行李克特量表满意度评分发现,患者家属对急救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救护理干预组意外时间发生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急救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甚至杜绝患者转运、检查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发生,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且能有效防止医患纠纷,甚至医疗事故的发生,对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有良好的作用。通过对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患者的并发症统计发现,两组患者均有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中枢性高热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但急救护理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综上,合理急救护理能缩短急诊抢救时间,不仅能为进一步后续治疗提供了宝贵的时间,也能显著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于晶.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急救护理分析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4:294.

[2]林艳秋.急救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救护中的运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1:347-348.

论文作者:唐延秀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7

标签:;  ;  ;  ;  ;  ;  ;  ;  

急救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论文_唐延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