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总医院 神经内科 天津 300452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荷水平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的主要照顾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使用照顾负荷量表(CB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种量表的关联性。结果: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荷水平分别为时间依赖性负荷、情感性负荷、身体性负荷、社交性负荷和发展受限性负荷,总负荷得分为48.23±4.36,社会支持总分为27.89±3.46,照顾者照顾负荷水平总分和社会支持的各个项目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荷水平过重,社会支持水平低于全国标准,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这两方面,给予其照顾者护理支持和健康促进,减轻照顾负荷,提高社会支持水平。
关键词:老年痴呆;主要照顾者;负荷;社会支持
老年痴呆症是一组病因复杂的进行性变性性疾病,包括阿尔海默茨病,额颞叶痴呆,皮质底节变性,路易体痴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等,早期可以表现记忆力丧失、人格改变、精神症状、幻觉、情绪情感障碍等,可以伴有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的退行性脑病,此病病因复杂,可能与脑血管病变有关,晚期大脑功能出现严重衰退现象,失语,失认,失用,大小便开始失禁等,丧失一切生活能力[1],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我国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是家庭成员,家庭承担主要的职责和义务,由于其性质特殊,照顾者必须24小时看护,看护者长时间远离人群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且痴呆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而且看护者失去了经济能力,家庭的经济负担加大。上述这些给看护者带来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压力,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社会支持对各种压力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调查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荷水平,分析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晚期患者的主要照顾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9例,女性51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52.46±13.58)岁,其中女儿27例,儿子25例,儿媳23例,配偶45例,文化程度:小学42人,初中18人,高中34人,大专及以上20人,文盲6人,有工作者41人,无工作者79人,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为其子女、配偶和儿媳,患者的家中没有雇佣保姆,所有照顾者都同意参加本次研究,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照顾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收集资料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和主要照顾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情况、所得病史、心理状况,同时对患者和主要照顾者详细讲解收集的目的,在经患者家属同意后,对其发放一份问卷调查[2],由患者家属自行填写,对填写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解答,帮助无法完成填写的研究者,总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20份,有效率为100%。
1.3研究量表
对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照顾负荷问卷(CB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照顾负荷问卷(CBI)于1989年由Novak和Guest所编,在2006年被北京大学护理学院的岳鹏翻译成中文版本[3],其具有非常好的信度和效度,共分为5个方面和24条项目,分别为时间依赖性负荷(条目1~5)、发展受限性负荷(条目6~10)、身体性负荷(条目11~14)、社交性负荷(条目15~18)以及情感性负荷(条目19~24),每个项目根据承担负荷的水平分为0~4分,总分为0~96分,分数越高表明照顾负荷越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适用于测评社会支持情况,分别有10个项目,包括客观支持(3项)、主管支持(4项)、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项)[4],总分为各个项目的总和,分数越高,说明社会支持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标准差、均数、t检验等统计方法表示照顾者负荷水平和社会支持状况,照顾者负荷水平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
2.结果
2.1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荷情况:时间依赖性负荷为16.58±1.78,情感性负荷为11.26±1.46、身体性负荷为8.42±1.03,社交性负荷为5.21±1.25,发展受限性性负荷为6.23±0.95,总负荷得分为48.23±4.36。
2.2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客观支持为8.26±1.86,主管支持为12.36±1.58,支持利用度为6.59±1.10,社会支持总分为27.89±3.46。
2.3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荷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照顾者照顾负荷水平总分和社会支持的各个项目均呈负相关(P<0.01),其中客观支持为-0.625,主观支持为-0.583,支持利用度为-0.567,总分为-0.759。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荷排在前三位的是时间依赖性负荷、情感性负荷、身体性负荷,这可能与老年痴呆患者由于记忆力下降,行动不便,常常需要家属24小时进行看护,患者的配偶一般年龄较大,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而子女大多数都处于中年期,有自己的事业和家人,平常生活的繁忙再加上突如其来的负担会使得照顾者压力重重,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再加上老年痴呆的患者因为智力减退,经常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行为,甚至会与照顾者产生冲突,长此以往照顾者常常处于一种焦虑、不安的状态,精疲力尽,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干家务活,甚至穿衣、吃饭都得依赖于别人,加重了照顾者的身体负担,且一方面治疗疾病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另一方面照顾患者也使得经济收入减少,使得照顾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增加,给照顾者生理、心理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压力。由于老年痴呆患者需要24小时进行照顾,因此照顾者就没有充足的时间来结交朋友和拜访亲朋好友,不能参加平时的娱乐活动和集体活动,社交范围缩小,得到信息的机会也大大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他们的发展受到了限制[5],本研究发现,老年痴呆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低于常规水平,这可能与老年痴呆病程长,且没有有效的方法,家属因无力承担昂贵的医疗费而放弃治疗,不愿意过多麻烦别人,导致社会支持过低,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照顾者照顾负荷水平总分和社会支持的各个项目均呈负相关(P<0.01),这说明照顾者得到的社会支持越高,照顾负荷水平就越低,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家属中的其他成员进行沟通,增加其他家属的责任感,适当给予照顾者帮助,减轻照顾者的负担,同时护理人员也应给予患者与照顾者持续的支持与帮助,鼓励患者与家属多寻求社会的支持,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照顾负荷。
参考文献:
[1]李佳倩,吴欣娟.减轻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的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9):639-640.
[2]葛高琪,王晶晶,陶克.老年痴呆患者行为精神症状对照顾者负担的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015-1017.
[3]和玲玲,赵惠敏,潘立冬.老年痴呆症照顾者社会支持研究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2807-2808.
[4]范皛,沈军.照顾者对老年痴呆症的认知情况及照顾态度的调查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4):547-549.
[5]钱蕾,葛兆霞.阿尔茨海默病主要照护者照护负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5):3227-3230.
论文作者:孙东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负荷论文; 社会支持论文; 患者论文; 老年痴呆论文; 水平论文; 相关性论文; 家属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