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的应用论文_顾泳明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的应用论文_顾泳明

顾泳明

南通振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愈发体现出其重要性。伴随着施工技术的深入发展,在新时期城市发展背景下,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不断涌现出新的施工工艺及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实践中得到了普遍运用。本文围绕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对其具体应用加以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应用

市政道路施工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尤其是在路基施工环节,极易受各种因素制约影响。基于市政道路的重要作用,要有效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需要我们针对各种质量影响因素,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开展路基施工活动,以避免市政道路出现质量问题而引发事故,确保市政道路的安全性及实用性。

一、市政道路地基施工工艺

市政道路在地基施工中如遇到软土地基,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针对软土地基,采取一系列的加固处理措施。一般而言,市政道路地基施工中,在软土地基处理上较常采用以下方法:

(一)换填法

如道路地基在承载力上不符合设计要求,较易变形,软土层厚度不大时,此时可采用换填法加以处理。工艺程序如下:挖去地基下方的软土层,更换为高炉干渣、粉煤灰及碎石等具有较大强度,且性能表现稳定的换填材料,在换填后再进行夯实处理,使其密实度符合工程要求。换填法在地基土层以杂填土、黄土、淤泥土等土质条件的道路施工中具有明显的施工效果,但换填法成本过高,需要动用大量资金及设备,也不利于施工进度的及时跟进,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应谨慎使用此工艺。

(二)强夯法

强夯法是借助起重设备,采用夯锤对地基进行夯实,在重力作用下使地基产生冲击波及动应力,从而使地基在夯实过程中提高密实度,起到提高地基强度的效果[1]。强夯法只需采用夯实设备进行加固,方法直接简便,施工周期较短,在市政道路施工进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施工效果较显著。现阶段在软地基处理中,又出现了一种较为先进的施工工艺,即结合换填法和强夯法,借助设备夯击,将一些换填材料夯入地基中,从而形成复合地基,也能够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

(三)排水固结法及振冲法

排水固结法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材料堆积,在外荷载力及重力作用下,挤压减少软土地基含水量,从而借助地基中孔隙减小,达到地基抗剪力及凝结力提高的效果。振冲法是采用振动方式及水冲方式对土体进行加固,适用于水利建设、公路及边坡施工环节的地基处理。

(四)碎石桩法

碎石桩法是采用水泥、碎石、粉煤灰等材料,通过将其用水搅拌,借助打桩机具及成桩机具使其形成粘结度较高的柱状体桩。桩间土及柱状体桩之间经褥垫层加以联结,能够形成复合地基。现阶段在路桥施工中,针对软土地基较常采用此方法,经实践证明,其实效性较为突出。

(五)加筋法

通过将钢带、钢条及钢筋混凝土等土工材料在挡墙及路堤内加以铺设,或者将土锚及土钉打入边坡,这种地基加固法即为加筋法。加筋法通过对土地进行人工加固,能够有效提高地基抗压强度,在地基稳定性和承载力方面也效果突出。

二、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工艺

(一)市政道路路堤施工设计

市政道路在路堤施工时,在路堤填筑环节应采用A、B组填料,而不能采用膨胀土。如施工时在填料上获取不便,需要用膨胀土作为填料时,此时需要对膨胀土加以改良,主要方法是在其中掺入生石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路堤高度要小于10m,在边坡处理上将其放缓一级,一般而言边坡高度不应超出3m,如因实际需要,边坡高度大于3m时,要对其采取防护措施,主要方法是液压喷播植灌草[2]。如路堤的地面横坡较陡时,此时要对路堤基底及其下的软弱层进行验算,主要查看其是否发生滑动,以确保其稳定性。经验算后,如无问题,则要进行台阶开挖工作,一般而言,应以2m作为台阶的宽度,在坡度上要增设4%。经验算后,路堤基底无法达到施工要求,此时需要对其进行改善,在抗滑处理上可采用支挡结构。

(二)市政道路路面排水施工设计

市政道路路面排水也是重要施工环节之一,路堑基底较易出现毛细水升高的现象,从而损害路基稳定性,为避免这一现象,在市政道路纵向排水上,应采用侧沟或设置路堤路堑。在市政道路地面排水设计上,可采用两种方案:一,统一固定路堤式路堑的高度,数值选取0.7m,然后对侧沟进行加深。采用这种方案使由于市政道路中的排水设施一般要求要达到高于2‰的纵坡坡率,在侧沟深度上,又不能高于1.2m,在此情况下进行反坡排水,就容易导致排水不畅。二,统一侧沟的深度,数值选取0.8m,然后对路堤式路堑进行加高。这种方案可以有效解决市政道路反坡排水问题。在侧沟设计上,形状设计为梯形,底面宽度确定为0.4m,上边宽度设定为0.8m,壁厚设计成0.4m,侧沟平台为1m,在侧沟加固处理上,统一采用水泥砂浆(型号为M7.5)进行砌筑[3]。

三、市政道路路面施工工艺

(一)市政道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及压实工艺

市政道路路面施工中,在进行混凝土沥青的浇筑工艺之前,应对上一步骤的施工状况加以检查,确保其符合浇筑条件再进行混凝土沥青料的摊铺工作。首先,要根据施工要求对沥青混凝土加以科学搅拌,在沥青混凝土运送及摊铺过程中保证其温度,以保障路面强度。

在混凝土沥青摊铺结束后,需要跟进路面压实工作,在路面压实工艺上,要做到以下几点:路基沉降量要小于10cm,沉降坡差不能高于0.4%;加州承载比(CBR)要高于8%,压实标准为路面以下0-0.8m要大于96%;0.8-1.5m要大于94%;路面底面1.5m以上的部分要大于93%[4]。在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及压实质量控制上,应着重从混料拌合质量、碾压时含水量状况、碾压延迟时间及压实标准等环节加以控制。

(二)市政道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第一,控制水泥的用量,确定合理的水灰比,对混凝土加以密实振捣,抹平混凝土板面。第二,确定砂石对比率,充分搅拌混凝土,使其均匀。第三,对模板加以清洁处理后,将脱模剂涂刷到模板中,注意既不能漏刷,又要保持均匀。第四,严格按照道路施工规范进行混凝土浇筑,避免出现漏振现象,在浇筑完成后进行及时养护。

四、市政道路防水施工工艺

现阶段在市政道路施工实践中较常采用刚性防水及柔性防水这两种防水技术。刚性防水工艺在原材料上主要采用水泥及砂石等,并在其中掺杂外加剂及高分子聚合物,配制成水泥混凝土类型的防水材料,这种材料可以改善道路孔隙特征,加强道路各个界面的联结程度,从而起到抗渗作用。柔性防水工艺是采用土工布等高纤维材料,通过沥青摊铺,将防水卷材铺筑于道路结构表层,从而构成防水层。

从两者的工艺特征来看,柔性防水所用的材料具有较强的拉伸强度,且具备了重量轻便,施工便捷等优点,但柔性防水材料在抗老化及抗穿刺等方面的表现与刚性防水材料相比要更加逊色,且柔性防水在施工工艺上要求更加严格。

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城市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道路的价值和地位进一步凸显,在市政道路施工中,要规范施工程序,在道路施工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进行,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保障城市道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吴成伟.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4,(12):44-45.

[2]刘金军.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4,(32):151.

[3]丁雅玲.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应用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4,(28):159.

[4]刘瑞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0):242.

论文作者:顾泳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7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的应用论文_顾泳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