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县富乐镇光山村小学 赵美玲 四川 会理 615100
【摘要】阅读,在陶冶学生情操、开阔学生视野和扩充学生知识方面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充学生的阅读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阅读习惯;能力
前言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在阅读和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因此,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因为阅读可以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对社会和生活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学应该认识到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养成健康、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呢?我们要从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方法以及阅读时间的管理和处理上来进行培养。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做:
一、培养阅读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人特有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所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必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今的孩子读书习惯不好,原因之一是兴趣欠佳。有句名言曾经说,翻开一本好书,就像跟一个高尚的人做朋友。并不是所有的书都是开卷有益的,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择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阅读书籍。如果学生错误地选择了不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那还不如没有读书。阅读书目的选择可以是课本上著名作家的其他课外读物,比如,金波老师的诗歌选集,比如,杨红櫻老师的小说等,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儿童阅读书目,学生读起来会非常有兴趣。其次,我们应该适当地向学生推荐古今名著,名著是浓缩的精华,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当然,有些文学巨著比较晦涩难懂,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读儿童版的。这些阅读书籍,就像文学殿堂的敲门砖,能够带领学生进入一个神奇的文学世界,会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当学生对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就像找到了一个最好的老师,会自觉地去阅读和思考,就会被知识的力量牵引,自觉地想在文学的海洋里遨游,教师就不用担心他们的阅读面窄了。再者,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方式很多,比如老师组织一场故事会或读书心得交流会,家长每天陪孩子读书一小时等活动,为孩子做读书的榜样,并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浓郁的书香氛围。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书香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然就会感知到读书的乐趣,认识到读书的价值意义,从而喜好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让学生尝到读书的甜头,他们会自觉主动地寻书而读,久而久之,他们就酷爱读书、手不释卷的良好阅读习惯会逐渐养成。就拿《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中的“我”来说吧,由于“我”嗜好读书,每天放学后都要到残疾青年的书摊去读书,进而感动了青年并为“我”读书创造条件的动人故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强化指导,提高效率
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读书效率。有的学生觉得自己读的书不少,但是读过书的脑袋依然空空如也,就像海浪冲过沙滩,留不到任何痕迹。其实,这和读书方法是有重大关系的,有的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只是走马观花,这样来读书,肯定在脑子里留不下读书的印记。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好读书、读书好、多读书,但很少予以指导,学生读书处于盲从,难以成“型”。常言道:“不成规矩难成方圆。”所以我们要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读的书籍,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会读书学习的人。我们可以指导他们如何边读边记、读诵相宜,引导他们如何读写并存、读悟结合,从而养成读书动笔、读书思考的习惯。徐特立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勤动笔勤思考,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做好摘录、记好笔记,并及时写下心得体会。从本质意义上讲,阅读的过程实际就是思维的过程。这样以来,学生读书积累就有目的,写作实践就会得到历练,思维感悟就能得到提升。譬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之前,老师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三国演义》。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作家及作品和有关的奇闻逸事,向学生介绍三国形成、对峙、衰败过程以及曹操、诸葛亮、周瑜等历史人物性格特点,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和积极探究的兴趣。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纠正个别学生那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不良读书习惯。指导学生积极思维和逆向思维——读书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或“为何不”,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三、不断激励,延伸阅读动力
学生的读书方法、读书兴趣、读书习惯等处于渐长阶段、尚不成熟,所以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正在成长的小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我们知道,书作为知识的源泉,是开发儿童智力的钥匙。读书能够启迪孩子的心智,能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能提高其写作能力,使之才思敏捷,能陶冶他们的性情,使其温文尔雅。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提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的习惯”。常言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不假,因为孩子的心理意愿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悦纳。赏识教育是激励性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我们多赏识激励学生,他们就会燃起自信的力量,心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像是沐浴在春风之中,感到无比欢欣和幸福,从而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有了追求上进的信念。家长对孩子身上某个闪光点的赏识,实际就是对孩子的评价与肯定。“罗森塔尔效应”告知我们真挚的爱与热情的期望,可以使一个人获得新的生命和动力。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其实就包含对学生的关爱与期望。他们在获得赞许之后,心怀一种成就感,故而读书学习的欲望会更高,这样更加激起他们在某一方面向纵深发展,使其个性得以发展,潜力得到挖掘,读书习惯自然成之。
四、小结
总之,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中养成,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没有耐心和恒心也是没有好的效果。要教育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多少做多少,不断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参考文献】
[1]李学金.浅谈小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09)
[2]冯毅.刍议如何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J].亚太教育,2015(25)
[3] 吴丽新.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02)
论文作者: 赵美玲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学生论文; 习惯论文; 兴趣论文; 他们的论文; 就会论文; 孩子论文; 就像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