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示范园管委会 231602
摘要:“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吉地不可无水”等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说法,充分表明水系景观在城市建设与规划中的重要地位。水是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人文价值、生态价值和环境调节功能,如调节温湿度、净化空气等。一个完善的水系景观区从多个方面综合改善城市的整体风貌,如何建造高水平的水系景观区是景观设计师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平衡城市规划、水系景观区建设、环境保护三者的关系,分析我国目前水系景观区的建设现状、影响,并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发展路径,希冀为城市及景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城市规划;水系景观区建设;现状;影响;解决与发展路径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民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对精神方面的需求逐渐上升到和物质需求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层面。从城市规划与景区的角度看,如何将环境保护、人文精神、舒适安居等理念结合在一起,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愈发成为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水是万物之源,水系是环境的重要部分。水既是生产生活的必需元素,也是城市与景区美化的重要表现手段,对城市的发展以及规划布局具有深远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城市建筑本身更为重要[1]。因此,水系景观区建设是城市规划中景观设计师关注的核心,更是改善城市环境、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举措。
二、水系景观区建设现状
“干流、支流和流域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一个庞大的系统,称水系,又称河系。”具体包含自然水体和人工水体两类。前者是指河流、湖泊、地下水等,后者是指给排水管道、雨水管道等。
我国城市水系景观区规划建设的理论研究大致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兴起并逐渐起来的。近年来,城市水系景观区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部分城市的水系景观将防洪、绿化、安居、文化集为一体,在产生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北京市为例,1998年至今,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政治活动,明显改善了水环境,实现了水清岸绿的现代化城市通航水系,美丽清洁的现代化园林水系以及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给排水体系。相比而言,目前不少城市仍然存在华而不实的城市水系景观区,例如随处可见的喷泉却没有绽放的水花,宽阔幽深的大坝却储存着巨量的污水。
从主观角度来看,设计师在水系景观区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往往事倍功半或无功而返,甚至不考虑实际情况盲目“圈水造景”。一方面,城市的景区设计工作在招标、审核、规划时,存在制度和操作上的疏漏,程序也有待完善;另一方面,在部分缺水的城市,出现城市“圈水造景”之风,如“挖地造湖”、“拦河筑坝”等,人为制造水系景观[2]。调查数据显示,仅在黄河流域就有16所大中城市正在进行取水造景建设,郑州、西安、咸阳三市投入资金甚至达到40多亿。在水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的今天,构筑集舒适、文明、环保等理念为一体的水系景观,满足人们亲水的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目前设计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城市规划建设对水系景观的影响
城市水系景区建设的不规范会导致诸多不利影响,一旦水系统被破坏,将极大制约城市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调节功能弱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明显改变了原本的地形地貌。同时,水系景观区建设利用石块和混凝土方式,可以极大程度地巩固河堤,防止水土流失,并且有利于塑造统一的美学造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凡事有利有弊,混凝土式的景区施工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3]。这是因为城市水系渠道的蓄水能力通常偏低,依靠水坝拦截和给排水保持水位的稳定无法有效调节城市气候。每年7月左右的昆明、武汉等地的洪涝就是生态失衡的表现形式之一。
2、水质污染严重
城市化是由工业化驱动的,工业的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并不断向其他领域扩张。由此不可避免带来的是大量工业废水、废气、废料的排放,严重污染土壤、水源。同时,堤岸固化、自然水量不足等,共同导致了水生植物、鱼类的大规模死亡。中华鲟的灭亡则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血淋林教训。城市水体一旦被污染,治理和修复难度远远超过其建设难度,水体不仅会失去自身的净化能力、生态调节能力,还会降低其观赏价值[4]。位于昆明市内的滇池则是随意开发、无节制排放的后果,现在称之为“绿池”或许更加适合。
3、公众满意度较低
城市水系景观区的最终服务者与鉴定者是城市居民,只有居民满意、生活幸福,水系景观区才真正发挥了作用,体现了价值。因此,水系景观区的规划与建设不仅要与城市发展相结合,而且要广泛采纳民意,让居民有渠道、有能力地参与到景区设计中,创造出符合地方特色和人民要求的景观空间。然而,目前我国的城市水系景观区规划与建设一般经过政府部门组织,设计单位决策,工程单位施工的流程,广大城市居民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几乎处于“不知情、零参与”的状态。最终导致城市水系景区的施工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四、城市水系景观区问题的解决与发展路径
1、转变发展理念
首先,城市水系景观区的规划与建设必须以“环境保护”为第一准则,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贯彻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其次,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城市水系隶属于某个更大范围的水系统,市内水景规划要以本流域内的水资源状况为依据,科学合理地进行布局、改造和利用[5]。再次,以人民满不满意为重要衡量标准,积极采纳群众对城市水景设计的建议,并融入人文历史元素,增添景区意蕴。
2、改善设计方案
城市水系景观设计以防洪建设为首要原则,保证防洪质量的同时,改变传统的设计方式。一方面,以橡胶坝或跌水工程取代以往的硬质堤坝,蓄水成湖,增加湿地;另一方面,以不规则形式堤岸结合植物绿化,打造优美的郊野景观[4]。此种设计方案以自然理念为核心,打破单一的线性结构,通过点、线、面相结合,形成生态环保的湿地景观,如溪流、河网、湖面等。
3、创新水景设计
首先,水景设计要追求差异化,寻求突破口。根据区域开发理念来设计水景主题,结合具体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特点,设计不同类型、风格、主题的水景,打破传统“造湖”、“造岛”、“造码头”的水景设计三步曲。其次,水景设计富有层次感,以点、线、面的结合取得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6]。再次,水晶设计要着重体现流动性和生命力,流动的水景体现的是动态的美,创造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塑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景况。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水系景观区既能稳定生态格局,也能美化城市布局。从生态层面上考虑,合理的水系景观区建设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经济层面上考虑,水系景观区凭借其美观、舒适等特性,具有吸引游客,获得经济效益的潜力。然而,目前我国城市水景规划与建设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相关设计和工作人员应该深入分析内在原因,把握生态和人文、环境和经济的统一,尊重自然河流特征,从不同角度加以改善,以期解决水质污染、水源短缺等问题,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为增加人民生活满意度和幸福度产生助益。
参考文献
[1]赵艳.城市景观水系的规划设计策略初探[J].水能经济,2016(6):368-368.
[2]李农,汪亚君.基于视觉节奏感的水系照明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照明工程学报,2017(5):112-114.
[3]何强.浅议人工水系景观营造——以株洲市万丰湖为例[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7x):167-168.
[4]李卫霞,秦海.浅谈城市规划管理中景观生态学的运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3):00247-00247.
[5]罗娟.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与原则要点[J].花卉,2017(6):46-47.
[6]金鑫平.如何做好城市河道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工作[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8)436-436.
论文作者:郑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水系论文; 景观论文; 城市论文; 水景论文; 景区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