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大坝坝基防渗处理施工技术论文_黎晓春

水库大坝坝基防渗处理施工技术论文_黎晓春

湛江市联诚水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化州分公司 525100

摘要:水库大坝坝基渗漏会带来经济损失和安全问题,所以当渗漏量超出规定范围时必须采取防渗加固措施。坝基防渗可以选择许多方法,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防渗目标选择经济合理、技术可靠的方法,本文对目前常见的施工技术做了分析介绍。

关键词:水库大坝;坝基;防渗

拦河造坝,修建水库,既是为了用好水资源,也是为了减少洪水的肆虐。然而从开始修建大坝起就面临许多挑战,可能因为大坝选址、设计、施工、维护等诸多因素造成渗漏。显然,存在渗漏通道是根本原因,水库蓄水形成的水头则加大了渗漏量。坝体、坝基、坝体与坝基结合部、坝体与岸坡接触部位等都是可能的渗漏部位,而坝基渗漏不仅常见,对大坝的安全威胁也很大,所以无论出于减少水资源损失的经济考量,还是为了避免渗透破坏的安全考虑,都应该对超标准的坝基渗漏进行处理。坝基渗漏处理方法很多,本文对常见施工技术做了分析介绍。

1 水库大坝坝基防渗处理的主要技术及特点

目前,坝基防渗处理主要采用灌浆、设置防渗帷幕、建造防渗墙、加厚黏土铺盖和修建黏土斜墙等措施。

1.1 灌浆

灌浆是指向坝基中的渗漏通道灌入可形成阻水“结石”的浆液方法。灌浆可以发挥充填、压密、粘合、固化等作用,封堵渗漏通道,固结松散颗粒和破碎岩石,所以阻漏效果比较出色。灌浆处理具有施工简便、经济实用的特点,常见技术类型有充填灌浆、高压喷射灌浆等,灌浆材料有水泥类灌浆材料、化学类灌浆材料。

1.2 防渗帷幕

防渗帷幕是在大坝基岩中建造一道连续、完整的阻水防渗带,以减少坝基渗漏。建造防渗帷幕也是通过灌浆的方法实现,可有效控制坝基渗漏。通常,防渗帷幕要深入到相对不透水岩层5m以上。根据地下岩层透水情况,防渗帷幕可以做单排,也可以2~3排,所以较为灵活。

1.3 防渗墙

防渗墙是指在大坝松散透水地基中通过泥浆固壁连续造孔,然后浇筑混凝土或其他防渗材料,形成连续的地下墙。如果可以嵌入基岩0.5~1m内,防渗墙的防渗效果非常可靠,但施工不如防渗帷幕灵活,工期较长,造价也比较高。根据施工方法,防渗墙可做成槽孔型墙、桩柱型墙和混合型墙。

1.4 加厚黏土铺盖和修建黏土斜墙

如果地下相对不透水岩层埋藏很深或岩溶地质,做防渗墙不现实,防渗帷幕效果也不理想,当地黏土资源易得时,采用加厚黏土铺盖和修建黏土斜墙不失为有效的方法,再结合排水减压,可以改善坝基渗漏问题。但这种方法施工时必须放空水库。

2 水库大坝坝基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应用

2.1 灌浆施工技术

在各种灌浆技术中,高压喷射灌浆是应用较多的一种,可用于土质松散、透水性高的坝基加固,与坝体劈裂灌浆泥墙衔接,是目前水利工程防渗加固处理中应用普遍的方法[1]。按照喷浆方式,高压喷射灌浆分为定喷、旋喷和摆喷三种形式,现以定喷为例说明。工艺流程为:测量定位→钻机就位→钻进造孔→清孔→送风、送浆、喷浆→检查喷浆参数→回灌浆液→转入下一孔位。采用地质钻机造孔,同时使用泥浆护壁。放下喷浆管时,为免泥沙堵塞喷口,可在喷嘴外裹上塑料薄膜。定喷操作一般以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下管到设计深度,清水试压,再调试喷射角度和方向,就可以开始喷浆了。浆液采用强度等级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而成,浆液比重1.60~1.75,回浆比重≥1.2。喷浆管提升速度,对砂砾石8~15cm/min,对砂土层10~25 cm/min。回填灌孔后进行检查验收,然后封孔。以“少灌多复”方式,先完成一序孔灌浆作业,再进行二序孔灌浆作业。质量检查可采用开挖检查、岩芯试验、围井注水等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遇到特殊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如裂隙发育、强透水介质,采用单纯水泥浆液处理,由于凝结硬化慢,浆液会被流水带走,这种情况下可采用双液灌浆或化学灌浆形式。双液灌浆即水泥和水玻璃混合灌浆。按混合方式,有搅拌桶混合、孔口混合和孔内混合三种方式。搅拌桶混合,可掺入最多8%的水玻璃,由于凝结快,需要即搅即喷,停留久了容易堵塞管道和喷嘴。孔口混合是在造孔附近混合,可掺入最多30%的水玻璃,由于孔口无压力,只能以自流状态灌注,适于浅部孔。孔内混合是采用双管送入孔内混合,掺入最多20%的水玻璃,这种方式便于控制配比和凝结时间,适用性广。化学灌浆可采用水泥砂浆和丙凝材料,一般也是双液配制,双泵双管路孔内混合。

2.2 帷幕灌浆施工技术

帷幕灌浆主要用于坝基前缘、两岸较大漏水区域的条状地带,例如砂卵石覆盖层地基最大透水性达845.5Lu,经帷幕灌浆处理透水性小于10 Lu[2]。工艺流程为:造孔→洗孔→压水试验→灌浆→封孔。根据设计和试验确定的孔深、分段长、孔距、排数、排距、孔序、排序等参数进行造孔。砂卵石坝基可以采用金刚石钻头钻孔,然后冲洗10min。灌浆孔段采用简易压水试验20min,试验压力为正常灌浆压力的85%,如果流量小于40L/(m•min),可缩短试验时间。灌浆材料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水泥浆或水泥黏土浆,开灌用水灰比2:1~5:1稀浆(根据透水率而定,透水率小的用更大的水灰比),在开灌浆液400L后逐级调浓,终灌水灰比0.8:1~0.5:1。如果吃浆大或孔口冒浆严重可采用前述水泥和水玻璃双液灌浆。灌浆过程中,按照灌浆分段原则分段,并记录流量、压力、浆液密度等参数,10~20m测量孔斜一次。灌浆方式由上至下循环,压力由小至大(如0.2MPa到1MPa)渐次升高,观测并记录抬动表变化数值,当抬动变化超过0.2mm应马上停止升压。灌注率≤0.4 L/min,续灌60min(或灌注率≤0.4 L/min,续灌90min),结束灌浆。浆液凝固后,放出孔内积水,用浓水泥浆封孔。

2.3 防渗墙施工技术

防渗墙施工方法可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工期要求进行选择,例如基岩以上采用“纯抓法”可快速成槽,基岩以下采用“钻劈法”对硬质地层也可兼顾速度[3]。工艺流程为:构筑施工平台和导墙→安装挖槽机械→槽孔施工→终孔验收→清孔换浆→下设钢筋笼、接头管、灌浆管、导管等→浇筑混凝土→拔出接头管→转下一槽段。采用“纯抓法”先抓取两端槽孔到基岩,再抓取中间副孔,连通后转移到下一槽槽段。基岩以下用冲击钻钻劈。造孔轴线偏差控制在3cm以内,孔斜率不大于0.4%。固壁泥浆采用膨润土泥浆,并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碳酸钠等调节粘度与助分散的材料。槽段连接采用“拔管法”,可提高施工效率。钢筋笼采用25t汽车吊吊设安装。浇筑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车输送,并经漏斗和250mm导管下料。浇筑前先在导管内放置一个可浮在泥浆表面的胶球,再依次注入水泥砂浆和混凝土,这样可以隔离混凝土和管内的泥浆。随着混凝土不断赶出泥浆,逐渐提升导管,但要保证导管始终埋入混凝土面下1.5~6m深。

3 结语

水库大坝坝基防渗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目前以高压喷射灌浆、帷幕灌浆、防渗墙应用较多。在选择防渗加固技术时,要经过勘探全面掌握坝基的基本情况,再结合设计、施工等各种条件,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采用经济合理、技术可靠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王宏亮. 坝基高压喷射灌浆与坝体劈裂灌浆泥墙衔接施工工艺探讨[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5,51(8):51-53.

[2] 田原. 帷幕灌浆在砂卵石坝基防渗加固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2(5):10-12.

[3] 关红俊. 溯头水电站坝基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J]. 山西水利,2015(3):20-21.

论文作者:黎晓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0

标签:;  ;  ;  ;  ;  ;  ;  ;  

水库大坝坝基防渗处理施工技术论文_黎晓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