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理论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讨会论文,人学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世纪之交,人学这门学科作为一支后起之秀在学术界的地位日益突现出来。为推进人学研究的深入,培养跨世纪人才,最近国家教委委托北京大学人学中心举办了人学高级研讨班。学员们就人学的理论建构、人学原理及人学思想史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现将主要论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人学的学科建构
人学思想自古有之,但人学作为一门学科则刚刚兴起,因而尚有许多不成熟性。如本学科的理论体系如何建构还存在许多争议,人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还没有定论等。河北经贸学院的郭晓君就此问题提出了见解。他认为,关于人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历来存在着代替论、过宽论和过窄论。即或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同于人学;或者把关于人的所有问题都纳入人学;或者将人学仅仅看成是研究人的本质的科学。这三种看法都是不可取的。人学,简单地说,就是关于人整体的存在、发展和归宿的一般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地说,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本质、动力、价值、关系、实践、权利、义务、自由、生活及其发展和归宿的一般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它与哲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以及人的具体科学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
基于以上观点,郭晓君认为人学的理论体系至少包括以下十一方面的内容:①绪论。讲述人学的基本问题,是全篇的导论。②思想论。关于人学思想史。③存在论。研究人的自然、社会、精神存在。④动力论。研究人的行为的内外机制。⑤价值论。关于主体的价值。⑥关系协调论。关于人的社会性。⑦实践规律论。⑧权利、义务、自由论。⑨现代生活论。研究人的物质、精神两方面的生活。⑩发展论。讲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途径。(11)未来论。讲人生理想及归宿等。人学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它的分支学科的多样性,概括起来,可分为人的自然科学,人的精神科学,人的社会科学等。
二、关于人学的原理
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自由等问题历来就是人学理论探讨的中心问题。在讨论中,这些问题也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
高梅首先就人的本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人的本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提出的劳动作为人的本质是指人的类本质而言,是人的一般本质;他后来所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本质,是指人的社会本质而言,是人的现实本质;另外,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客观性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发展,也构成了人的本质特性。最后,社会实践作为人的存在的高级形式,形成了人的最深层的统一的本质。
西北大学的席恒则更加强调了实践对人的本质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人的需要、人的社会关系,以及人的理性都不足以说明人与动物“唯一的和最后的”区别,不足以说明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也无法概括其他一切人的基本属性,因而都不是人的本质。只有实践才是能够体现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属性。实践,作为一个动态统一的系统,不仅是人生存发展的前提,而且是人与外部世界的中介,体现了人的理性与非理性、主体与客体、目的与手段、理想与现实等多种统一。包含了人的需要、人的社会关系、人的理性以及工具和语言等内容,充分体现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个性与社会性,从而构成人的本质特征。
熊华主要讲了人的需要问题。他认为,需要就是指有机体与外部之间的一种相互依赖、相互需求的关系。这种关系总是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而人的需要则是人在同外部世界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要求,这种关系是从主客关系角度,以主客分离为前提产生的,它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丰富性、系统性和主观能动性。人能选择自己的需要,而且人的需要并非单一的,人既有物质需求又有精神需求,人总是在需要系统中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不同的选择,从而表现出每一具体的需要。
那么,什么是人的自由呢?安徽大学哲学系的赵妙法认为,所谓自由就是指没有限制的状态。从这个定义出发,就可以从自由的对立面来研究自由问题。就人的自由而言,存在着两大类限制,即直接限制和间接限制。人类要摆脱限制达到自由,不仅要处理好自由与自然、自由与社会、以及自由与自身的关系,更要正确认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只有顺从必然,才能去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从而获得自由。因而,顺从必然性是人类争取自由的首要的条件。
北师大的崔建新和徐州师范学院的周显信还就人的个性、人的生命价值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崔建新认为,研究个性既要揭示出它量的规定性,又要揭示出它的质的规定性。依据马克思关于人性、人的本质的论述,坚持把个性与社会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以及系统与要素相结合的原则,深入考察个性范畴的内在结构,可以看出,个性就是人性在个体身上的表现,而作为人类特性的自觉能动性,也即人的主体性是把不同个体区别开来的本质的规定性。马克思认为,个性发展的历史就是从自然经济时代“对人的依赖性”到商品经济时代“对物的依赖性”逐渐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个性全面发展、主体性极大发扬的历史,这更加清晰地表明了个性即主体性的思想。崔建新认为,一般的生命只有物的价值,而人的生命却有生命价值,这是因为人的生命不仅有生理上的内涵,更有社会和精神的内涵。人的生命价值具体表现为生命存在的价值,生命延续的价值和超越生命的价值即牺牲的价值。而衡量人的生命价值的标准是个人在生命延续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的大小,这是对人的生命价值评估的唯一正确尺度。
三、关于中西人学传统
中国哲学历来就有着丰厚的人文主义传统,因而中国哲学中的人学思想也极为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儒、佛、道三家。儒家以仁爱精神为核心建立起一套道德人学,成为中国人学思想的主线。道家崇尚自由与任其自然,因而信奉自然主义人学。而佛教将人生价值和理想设立于超越现世的彼岸世界,因而可称为超越人学。青海电大的朱胜奎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强的民族凝聚力和道德约束力,成为中华民族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也正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传统的人生价值观。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有助于医治西方社会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弊端和影响。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其糟粕,其中的小农意识,封建等级意识,保守、消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安贫乐道、不思进取的心态等等消极因素严重阻碍了中国人主体素质的提高,束缚了中国人主体意识的发展,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重负。中国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要使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发扬其主体意识,建立起新的民族精神,从而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超越。
复旦大学的孙向晨从古希腊、希伯来文化入手追溯了西方人学传统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命运。他说,古希腊人学偏重于理性与思辩精神,得出“人是理性动物”这一深刻命题。而希伯来——基督教文化注重对人的拯救,要求人在信仰的激励下不断超越现实,追求永恒的彼岸世界,从而形成了其特有的超越精神。西方近代人学将理性精神与超越精神加以继承和融合,从而形成了西方人学传统的最高成就——主体性原则。使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空前的肯定,但这也同时预示了传统人学的末日。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人学传统遇到了全面的挑战。非理性主义的兴起化解了人的理性力量,弗洛伊德心理学则从内部心理结构瓦解了主体性原则,海德格尔更是倡导重新思考主体性原则,建立人与世界的新型关系。这使得人学在接受质疑与挑战的同时不断向前发展,从而促进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渐趋深化。
四、关于人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人学研究不仅仅是形而上的理论研究,社会现实问题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对象。
首先,人权问题是当下国际社会最大的热点问题之一。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推行人权外交,企图把人权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针对这些,邓小平同志给予了无情的批判和揭露,并阐明了自己对人权问题的独特见解。川大的张琳分析研究了邓小平的人权观,认为邓小平同志的人权思想是他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人权的阶级性、主权与人权的关系,以及关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权的思想的论述,最后得出结论: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保持社会稳定,才能最终争得和保障人权的实现。邓小平人权观的特点是以民为本,强调以集体人权为主导,始终把民族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放在首位。这对揭露人权外交的实质,维护我国的主权与人权具有重大意义。丘国仁也认为,人权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我们既要遵守联合国通过的一系列人权公约所规定的国际人权法,又要认识到人权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从来没有什么到处适用的人权标准,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的意识形态作为共同标准强加于人。所谓人权外交的实质就是打着人权的旗号对别国主权的侵犯和干涉。
郑州大学的辛世俊和孙晓毛主要探讨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性问题。辛世俊认为,社会主义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因为,社会主义作为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活动,需要通过一代又一代历史主体的努力才能实现其本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就内在地包含了对人的主体性建设的要求。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增强人的自主、能动、创造意识,要求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因而,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必然会提高和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创造了有利条件。市场经济以其压力方式鞭策人;以其动力方式促进人;以其活动方式推动人,它所创立的自由、平等、竞争和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更能对主体进行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确立其自主、自立、独创的精神,引导主体朝正确方向发展。
此外,一些同志还批评了目前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思想,强调在新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性。
(辰据《党校科研信息》199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