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曲”看“三”的运用_三元论文

从“神曲”看“三”的运用_三元论文

从《神曲》看“三”的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神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神曲》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的代表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但丁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伟大诗人。恩格斯称赞他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络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9页)

诗人以梦幻文学形式,叙述自己想象中的经历,创作了伟大史诗《神曲》。他是在1308年开始写作《神曲》的,而其完成则是在1312年。从内容来说,《神曲》的时间背景是1300年,它涉及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广泛地运用了“三”——这个神秘的数字。本文仅就其中“三”的运用进行一番分析,并从中得到一些哲学启示。

(1)三个组成部分

《神曲》全诗分为三部,即《地狱篇》(1312年)、《炼狱篇》(1315年)、《天堂篇》(1316-1312年)。它们讲的都是来世之事。

佛教主张“三世”说,所谓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它们构成因果关系,前世造因,今世受果,今世造因,来世受果。如果前世作恶,今世就要受罚,如果今世作恶,来世就要受罚。基督教也主张人在世上应该遵循上帝的旨意行事,去恶从善,否则在“另一个世界”其灵魂要受到惩罚,一切恶者的灵魂都要被打入地狱受永刑。

但丁信奉基督教,研究过神学,有着一定的宗教感情。他在《地狱篇》中写了许多罪孽深重的灵魂,例如,生前犯有暴力、贪污、偷盗、盘剥、诱奸等重罪的灵魂所受的严酷刑罚。在《炼狱篇》中写了那些生前的罪恶能够通过受罚而得到宽恕的灵魂,例如,生前犯有傲慢、嫉妒、忿怒、怠惰、贪财、贪食、贪色等轻罪的灵魂所受的赎罪刑罚。在《天堂篇》中写了一些真正信奉和追随耶稣基督的人的灵魂,有的是上帝挑选的人,有的是上帝祝福的人,有的是通过炼狱得救的人。

全诗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三部,每部都是由33首“歌”组成。《地狱篇》名为34首“歌”,其实“第一歌”是整个《神曲》的“序曲”,而不是《地狱篇》的“序曲”。全诗总共有100歌,计一万四千多行。三篇的最后一行都以“星辰”结束,表示向往光明的意思。

《神曲》是由三个部分所组成,但它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几乎成为事物结构的普遍规律。“以三为全”、“以三为度”体现着极其深刻的哲学意义。

(2)三个重要人物

《神曲》写了许许多多人物,但有三个重要人物:

第一个是但丁自己。1265年5月15日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小贵族家庭。早年攻读文法和修辞,尔后对诗歌有兴趣,还研究哲学和神学。1292年依父命与杰玛·杜纳底结婚。他也参加了政治活动,作为骑兵,投身战争,并数度担任公职。他支持归尔甫党,在该党分裂为黑党与白党之后,他又支持白党。白党失败后,他漫游意大利各地,并从事文学创作。1321年9月14日在腊万纳逝世。作者描述自己在35岁时先由浮吉尔引导游历地狱、炼狱,后由俾德丽采引导遨游天堂。

第二个是浮吉尔。他是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公元前70—前19年)出生在意大利曼图亚附近字第斯的一个农民家庭,从不参与军事或政治生活,把毕生的心血都用在诗的创作与研究上,代表作是长篇民族史诗《埃涅阿斯记》。浮吉尔作为向导带领但丁游历地狱、炼狱。

第三个是俾德丽采。她于1265年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贵族家庭。1274年,她只有9岁,但丁第一次遇见,就非常喜爱,称之为“幼小天使”。当她18岁时,但丁再次遇见就深深地爱上了她。她只是但丁的情人,嫁给西蒙、德巴尔迪,1290年6月28日仅24岁时就死去。她不仅是但丁灵感的泉源,而且是被神化为美的象征。在《神曲》中,她是但丁在“地狱”时的说情者,在游历“炼狱”时所追求的目标,在遨游“天堂”时的向导。

一个作品中,写了许多人物,但主要人物不只是一个或两个,而是三个,这在文学上是一种创造,在哲学上是一个突破。

(3)三只挡道野兽

《神曲》的第一歌是“序曲”,题为“浮吉尔救助但丁”。作者自叙描写但丁于1300年复活节前的那个星期五凌晨,在黑暗的森林里迷了路。黎明时分,他来到一座洒满阳光的小山脚下,正要一步一上登山,却被三只野兽挡住了去路:

第一只野兽是豹子。“有头‘豹’,轻松而又十分矫捷,身上披着斑澜的皮毛。它不是从我的面前走开;却那么地挡住我的去路,我几次想要转身折回。”(第5页)

第二只野兽是狮子。“一头出现在我面前的‘狮子’”,“直挺着头,带着剧烈的饿火,似乎要向我身上扑来”(第5页)

第三只野兽是母狼。“还有一只‘母狼’,她的瘦削愈显得她有着无边的欲望”。“她的容貌之恐怖使我的心头变得这么沉重”(第5-6页)

正在情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古罗马时代最伟大诗人浮吉尔出现了。他受但丁年青时的情人俾德丽采的嘱托,前来搭救但丁,并引导但丁游历地狱与炼狱。

三只野兽分别代表淫欲、骄傲、贪婪。它们挡道,其寓意是:年青人要走正路,就必须克服淫欲、骄傲、贪婪,并在长辈的指点或引导下,否则的话,只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迷误。

《地狱篇》中“三”的运用

(4)三个蒙福圣女

《地狱篇》的第二歌,题为“浮吉尔叙述俾德丽采的请求”,其中说到三个蒙福圣女:第一个是俾德丽采,“她是那么美丽而蒙福”,“她的眼睛比群星还更光辉”,“她以天使般的声音对我轻柔而温和地说出她的言语”(第14页);第二个圣母马利亚,“天上有一位崇高的圣女,她那么为那我差遣何去解除的障碍而悲悯,她破除了那天上严厉的戒律”(第15-16页);第三个是琉喜霞,她是三世纪时西拉叩斯的殉道者。在罗马皇帝戴克里先迫害宗教时,她弄瞎了自己的眼睛,好使自己的美色不引起男子的欲望。她后来成为害眼病者的护神,但丁因为自己害着眼病,所以最敬拜她。

圣女有很多,但在但丁看来,或者对但丁来说,只有三位女性是蒙福圣女。多中取三具有哲理意义。

(5)三个位格一体

《地狱篇》的第三歌,题为“可畏的铭文和黑色的江河”其中写道:“正义感动了我的‘至高的造物主’;‘神圣的权力’,‘至尊的智慧’以及‘本初的爱’把我造成。”(第19页)正义感动上帝去造地狱,造成地狱的是“三位一体”的上帝,即圣父(“神圣的权力”),圣子(“至尊的智慧”),圣灵(“本初的爱”)。《炼狱篇》的第三歌,题为“炼狱前界”,其中写道:“凡是希望我们的智力能够理解那集三位于一体的(无限)的人,他们的想法就已迹近疯狂。”(第20页)三位于一体的“无限”的人即上帝。《天堂篇》的第十歌,题为“日轮天:哲人的星环”,其中写道:“那不可名状的最初的(权力),怀着他和圣子永远挥发出来的‘仁爱’,一面凝望着他的‘儿子’,一面把心灵或空间中行动的万物造得秩序井然,看到这种秩序,无论是谁,都不会不对上帝赞美。”(第76页)上帝即“三位一体”即圣父(“权力”)、圣子(“儿子”)、圣灵(“仁爱”),他们共同创造万物。第十三歌,题为“阿奎那的谈话配上天乐”,其中写道:“他们在那里歌唱”,“歌唱那神性里的三‘人’,以及那一‘人’里的神性和人性”(第103页)。“那不死的东西和那必死的东西不是什么,只是我们的‘父’在‘爱’的时候所产生的那个‘神子’的回光而已;因为这个活的‘光明’从它的‘源泉’流出,都永远不和它分离,也不脱离使它们与之成为三位的‘神爱’”(第105页)。神爱即圣灵,圣父、圣子都不与圣灵分离,他们构成三位一体。第十四歌,题为“所罗门谈灵体。火星天里十字形的银河”,其中定道:“那在一体三位里面永远存在、永远施行统治的三位一体,本身不受限制都限制万物,受到每个神圣精灵的三次颂扬,神圣精灵的颂歌,其本身就足以给任何功德以报偿。”(第111页)第十五歌,题为“卡嘉归达回忆佛罗伦萨的英雄时代”,其中写道:“我能领司的第一句话是‘愿你有福,你这三位一体啊,你对我的子孙显出了你的无比宽宏的礼遇。’”(第119页)第二十四歌,题为“圣彼得考试但丁关于信心的问题”,其中写道:“我相信那永恒的三位,我又相信他们是一体的,因此一体和三位同时是复数和单数。”(第196页)第二十七歌,题为“飞向水晶天”,其中写道:“整个天堂唱起了这支曲调,‘荣耀归于父,归于子,归于圣灵!’这美妙的歌声使我沉醉。”(第214页)

三个位格一体即三位一体,是基督教的教义。它认为上帝(或称天主)只有一个,但包含圣父、圣子(耶酥基督)、圣灵三个“位格”,其三者又结合于同一“本体”,所以就叫三位一体。《新约·马太福音》第28章19节说:“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新约·哥林多后书》第13章14节说:“愿主耶稣基督的恩惠、上帝的慈爱、圣灵的感动,常与你们众人同在。”但丁信奉基督教,所以作为象征的“三位一体”,就多次出现在《神曲》的各个篇章中。“三位一体”具有极其深刻的哲学意义。

(6)三个头的怪物

《地狱篇》的第六歌,题为“第三圈:饕餮者”,其中写道:“塞比猡,一只凶猛的怪兽,有着三个喉咙,象狗一样地对着那些浸没在水里的幽魂狂吠。”(第43页)饕餮者比喻贪婪凶恶的人,贪财为饕,贪食为餮,生前犯饕餮罪的人,死后其灵魂在地狱的第三圈里受风吹雨打之惩罚。守卫着地狱界的入口处,是一只凶猛的怪兽,象狗一般的怪物,它即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比猡。它只塞比猡有三个头脑,三个喉咙。

在神话故事中,多有三个头的神,三只眼的神,《炼狱篇》的第二十九歌,题为“神圣的仗”,其中也写到有一个仙女“脸上有三只眼睛”(第234页)。为什么用“三”只因为“三”是神秘的数字。

(7)三个复仇女神

《地狱篇》的第九歌,题为“第六圈:复仇女神和天使”,其中写道:“他还说了许多,但是我记不起来:因为我的眼睛完全把我引到了那发着红光的高耸的城楼的尖顶,那里忽然间升起了三个血淋淋的地狱的复仇女神;……‘看那些凶暴的挨利尼司!那在左边的是墨加拉;那在右边哭泣的是阿雷克托;泰雪风是在中间’;……她们各自用爪撕扯自己的胸膛;用手掌打击自己,又那么高声叫喊”(第63-64页)。

复仇女神出自希腊罗马神话中,她们是大地女神该亚的女儿。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的欧里庇得斯第一个指出她们是三个人。后世作家都称她们为三个复仇女神,墨加拉是嫉妒者,泰雪风是谋杀的报复者,阿雷克托是愤怒不止者。她们生活在阴间,追踪世上的恶人,使其灵魂在地狱受折磨。三个复仇女神左中右排列着出体现了左中右三分的哲理。

(8)三种丑恶幽灵

《地狱篇》的第十四歌,题为“第七圈:第三环。蔑视上帝者”,其中写道:“我看到一群群的赤裸着的魂灵,他们都在十分悲惨地恸哭;看来加在他们身上的是不同的法律。有的是在地上仰卧着;有的是蜷做一团地坐着;也有的则在一停不停地徬徨着。”(第99页)这三种幽灵都是丑恶的,一为亵渎神明者,二为重利盘剥者,三为鸡奸者。

在基督教看来,亵渎神明者即蔑视上帝者,其灵魂要受到最严厉的惩罚,而重利盘剥者、鸡奸者均违背上帝的旨意和人的本性,所以其灵魂也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9)三个伟大市民

《地狱篇》的第十六歌,题为:“第七圈:第三环。佛罗伦萨的三个伟大的市民”,其中写道:“他们三个来到我们面前时就围成一个圆圈。”“他的名字是归多·该拉;在生前他以谏议和宝俭做了好多事情。那在我后面践踏砂地的另一个是提琪该俄。阿尔杜勃朗第,他的声名在人间应令人感谢的。而我,放在他一起受到苦刑的,是若珂玻·卢斯提克琪;当然,我的凶横的老婆比直么都伤害我。”(第113-144页)

归多·该拉是多斯加纳地方归尔甫党中的领袖人物,于1272年死去,在本内文托的战役中有卓越的功绩。提琪亥俄·阿尔杜勃朗是佛罗伦萨一个高贵的归尔甫党人。他和归多·该拉一起,曾劝阻自己的国人不要去进行冒险的战争,国人不听,终于在蒙太潘底战败了,他也只好避难。若珂玻·卢斯提克琪是佛罗伦萨的一个平民,在归尔甫党人中间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只因娶了一个不好的老婆,于是做出不道德的行为来。归尔甫党代表新兴的市民阶级和小贵族的利益,该党后来分裂为黑党和白党但丁起先支持归尔甫党,后来支持白党,所以把上述三人称之为佛罗伦萨的三个伟大的市民。

《炼狱篇》中“三”的运用

(10)三种灵魂能力

《炼狱篇》的第四歌,题为“开始登山”,其中说到灵魂的能力。古希腊唯心圣义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有两个灵魂,一个是肉体的灵魂,另一个是不朽的灵魂。正因为这样,所以人在同一个时候可以注意两件事情。

但丁都认为,心灵是单一的,而灵魂具有三种不同的能力:生长的能力,感觉的能力,理智的能力。灵魂,在神学家看来,它是人的神性,肉体死后灵魂仍存在,在哲学家看来,它是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但丁相信灵魂,在分析、概括它的能力时使用的是“三分法”。

(11)三个高贵灵魂

《炼狱篇》的第五歌,题为“三个高贵灵魂的惨死。”歌中写了三个高贵灵魂及其惨死。

第一个是雅科波·台尔·卡塞洛。他是法诺地方的归尔甫党人,在1296年是波伦亚的行政长官,曾阻止阿左八世拟吞并波伦亚的计划,因此招怒了阿左,后来,他拟到米兰去当行政长官,途中被阿左所派的人刺死在俄赖珂。

第二个是蓬孔脱。他是蒙番尔脱洛人,归多的儿子,基伯林党(代表封建贵族利益)的领袖,阿累提诺军队的统帅,于1289年6月11日,在康也尔狄诺,与佛罗伦萨的归尔甫党人作战时,战死在疆场。

第三个是拉比亚。她是西挨那的托罗美家族的人,嫁给南罗为妻。南罗先后担任佛尔泰拉、卢加的行政长官,还当过多斯加纳归尔甫党人的队长。拉比亚于1295年在西挨那地马累玛沼泽地区被南罗处死。正如她自己所说:“我在西挨那出生,我在马累玛身亡;先同我订婚,结婚时又为我戴上宝石戒指的他,却要了我的命。”(第41页)

(12)三种神圣品德

《炼狱篇》的第七歌题为,“疏懒的帝王们”。该歌说到:“三种圣德”(第53页),即信心、希望、慈善。第八歌题为“与逝世的阴魂幸福的会见”。该歌说到“三支火炬”(第63页),它们也象征着信心、希望、慈善三种美德。第二十九歌题为“神圣的仪仗”。该歌写道:“三位仙女”,“其中一个红得即使她在火中也看不出来;第二个看起来仿佛她的骨肉是用碧绿鲜艳的翡翠做成的;那第三个好象刚落下的雪一般”(第234页)。白的仙女代表信心,绿的仙女代表希望,红的仙女代表慈善。《天堂篇》的第二十歌,题为“鹤继续谈话”,其中也写到“三位仙女”(第165页),代表信心、希望、慈善。

在基督教看来,美德还有很多,诸如审慎、正义、刚毅、节制等等,但信心、希望、慈善这三种美德更为重要,称之为神圣品德,即圣德。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生三种美德是智慧、勇敢、节制。但丁赞成基督教的看法,所以在《神曲》中多次作了阐述。这是又一个多中取三的典型。

(13)三位古风长者

《炼狱篇》的第十六歌,题为“马可·伦巴杜谈论伦巴底的惨状”,其中写道:“确然那里现在还有三位长者,用他们身上的古风斥责新的一代,还要好久上帝才会引他们到彼岸:珂拉杜·达·巴拉左,善良的热拉尔,和归多·达·卡斯泰尔,照法国人那样,称他不狡猾的伦巴底人较为合适。”(第127-128页)

这三位长者分别为:珂拉杜·达·巴拉左,他是布里西亚的归尔甫党人,1276年为佛罗伦萨的主教,1279年、1288年分别为西挨那、彼阿咸萨的行政长官;热拉尔·达·加密诺,他是从1283年至1306年特累维索的统领,以善良慈祥著名;归多·达·卡斯泰尔,他是特累维索的绅士,以大度好客著名。长者多的是,选择三人为代表,体现着三人为众的哲理。

(14)三种不幸的爱

《炼狱篇》的第十七歌,题为“在第二夜中的有益谈话”,其中写道:“若是我的分类没有分错,我们爱的不幸是我们邻人的不幸,这种爱在你们人间表现在三方面。有一种人对他的邻人幸灾乐祸,希望自己胜过人家,只是为了这一点就盼人家从高处摔下;有一种人看人家高升,就忧心忡忡,唯恐自己丧失权势、恩宠、荣誉和声名,只希望人家有着相反的遭遇。又有一种人受到了一些委屈,就装出十分羞愤的样子,处心积虑要报仇血恨,这种人必然想害人。”(第135--136页)

浮吉尔告诉但丁,不幸的爱在人间就表现为骄傲、忌妒、仇怒。人们应该克服这三种不幸的爱。

(15)三种过度的爱

《炼狱篇》的第十七歌,题为“在第二夜中的有益谈话”,其中又写道:“把自己过分耽溺于其中的那种爱,是在我们上面的三个圈层里痛悔:但是它怎样分成三类,我不说,为了使你自己去把它探索出来。”(第136页)

浮吉尔没有对但丁直接说出三种过渡的爱,而要但丁到地狱的三个圈层里去把它探索出来。据考查,他们分别是:生前犯淫欲罪的灵魂;生前犯饕餮罪的灵魂;生前犯贪婪罪的灵魂。可见,三种过度的爱即是淫欲、饕餮、贪婪。人们也应该克服这三种过度的爱。

(16)三个穷困少女

《炼狱篇》的第二十歌,题为“一个伟大皇室的缔造者”,其中写道:“尼古拉赐给三个少女的金银,使她们的青春走上荣誉的道路。”(第154--155页)

尼古拉,是四世纪小亚细亚人,东西方教会共同崇敬的圣徒,所以又叫圣尼古拉。他担任利西亚地方的迈拉主教,曾多次拯救儿童脱离灾殃。据传说,他救了三个穷困的少女,使她们不致走上卖淫的道路。具体情况是,一天晚,他把几袋金子偷偷地从她们的窗口里丢进去,她们就用此作了妆奁,都嫁了人。圣尼古拉曾在欧洲一些国家被当作圣诞老人或新年老人。

(17)三位同行诗人

《炼狱篇》的第二十二歌,题为“三诗人边行边谈”。该歌说到浮吉尔、史泰喜斯,还有但丁自己。三位同行诗人是否就是这三位呢?题为“兴高采烈的节制食欲者”,第二十四歌中有这样两句话可以证实:“浮吉尔,史泰喜斯和我靠在一起,就沿那高高耸起的断崖往前走去。”(第192页)“你们孤零三人为何这样默默而行?”(第193页)

史泰喜斯(约公元50-96年)系那不勒斯人,曾住在罗马,是伟大诗人,创作《底比特》、《阿基利特》、《雪尔维》,但丁十分熟悉他的前两部著作。《炼狱篇》的第二十一歌,就题为“诗人史泰喜斯”,从该歌开始,直到《炼狱篇》末,他都与但丁留在一起。

(18)三派抒情诗人

《炼狱篇》的第二十四歌,题为“兴高采烈的节制食欲者”,其中写到:菩那琴太说道:“兄弟啊,现在我看到那症结了,为什么那‘书记官’,还有归托内和我,总是无法具有那清新的诗风。”(第189页)在1300年前,意大利抒情诗可以分为三派:一是西西里派,以普罗林斯传统为根据,代表人物有耶珂坡、达伦缺诺(普通称为‘书记官’),还有菩那琴太,初期的归托内;二是哲理派,代表人物有后期的归托内,特别是归多·归尼采里;三是佛罗伦萨的清新体派,代表人物是归多·加发尔甘底和但丁。第三派受到第二派强烈的影响。

抒情诗人有很多,但在分类时,如果粗略地划分,可分为三类或三派。这几乎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天堂篇》中“三”的运用

(19)三种天体荣光

《天堂篇》的第二歌,题为“月轮天”,其中写到:“由这么多光芒装点得美丽的天体”(第17页)。《新约·哥林多前书》第十五章四十一节中写道:“日有日的荣光,月有月的荣光,星有星的荣光。”可见,天体荣光有日、月、星三种。

在我国,《白虎通·封公候》写道:“天有三光,日、月、星。”道教的《太平经合校》则认为“天有三名:日、月、星。”董德宁在注释《悟真篇》时也写着:“三元者,三才也,其在天为日月星之三光,在地为水火土之三要,在人为精气神三物也。”日、月、星之三光实为天体之三元,这就有着深刻的哲学意义。

(20)三阵暴烈狂风

《天堂篇》的第三歌,题为“月轮天中的女精灵”,其中写道:“这就是伟大的君士坦士的光体,她和索比亚的第二个猛如狂风的君主生了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暴君。”(第24页)被称为“索比亚的三阵烈风”指的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祖孙三代的三个皇帝:腓特烈一世(约1123-1190年),1152年3月为德意志国王,梦想支配欧洲各王朝,1155年6月18日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对意大利先后进行了五次战役。亨利六世(1165-1197年)系腓特烈一世之子,妻子是君士坦士,1169年6月为德意志国王,1189年接管罗马帝国政权,1191年4月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进军意大利,包围那不勒斯,镇压西西里王国反对他的统治的叛乱。腓特烈二世(1194-1250年)系亨利六世之子,1196年为德意志国王,1198年为西西里国王,1212年再度为德意志国王,1220年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29年为耶路撒冷国王。他一生战意大利、西西里、德意志等地。

但丁在作品中把腓特烈一世、亨利六世、腓特烈二世称之为三个暴君,表在了作者反对封建专制、要求民主共和的思想观点。

(21)三座边界城市

《天堂篇》的第八歌,题为“金星天”,其中写到那不勒斯王国“那里耸立着巴利、加拿大和喀托纳三城”(第62页)。那不勒斯王国是亚平宁半岛(即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国家,12世纪后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盛极一时。曾经包括西西里岛,1282年西西里在政治上与大陆分离。因此,那不勒斯王国边界的城市就是东部的巴利,西北部的加拿大,西南部的喀托纳。

那不勒斯王国,其边界有好些城市,但丁选择其中的三座作为标志,这是富有哲理意义的。

(22)三段论证方法

《天堂篇》的第十歌,题为“日轮天:哲人的星环”,其中写道:“那是西基尔的永恒的光,他在巴黎(麦秸之街)演讲的时候,用三段论法推论出真理,引起了憎恨。”西基尔是巴黎大学哲学博士和教授,参加了该大学与多密尼克教派之间发生的关于教学自由的争论。他在《不可能性》中怀疑神明的存在,是意大利神学家、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反对者,被天主教会判为异端者,在教皇法庭中被一个疯狂的教会书记判死。

西基尔运用三段论法推论出真理,必然引起教会及其教徒们的憎恨,三段论的奠基人是古希腊哲学家、逻辑学家亚里士多德。他专门研究了直言三段论。这是借助于一个共同概念(中项)把两个直言判断即大小前提(大项、小项)联结起来,从而得到结论的演绎推理。它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组成,其特点在于通过中项的媒介,把大项和小项联系起来,因而必然地推出结论,其要求在于大小前提是真实的,推论是合乎规则的。三段论以后还发展到假言三段论、选言三段论。

(23)三个希腊哲人

《天堂篇》的第十三歌,题为“阿奎那的谈话配上天乐”,其中写道:“没有本领而到海上去捕捉真理,结果不止是一无所得,空手而回,因为他回来时不象出发时那样;关于这点世上尽有明白的证据,如巴门尼提斯,美利萨斯,布赖松,以及还在走路但不知走径哪里的众人。”(第108页)巴门尼提斯,现释为巴门尼德,系古希腊哲学家,创立爱利亚学派。他认为变化无常的多种多样的自然现象是“虚妄意见”的基础,存在物的杂多及其变化形式和支动,不过是唯一永恒的存在之现象而已。美利萨斯和布赖松也是古希腊哲学家,与巴门尼德观点相同,所以亚里士多德把他们三个举为虚假推理的榜样。

亚里士多德是三段论的奠基人,喜欢用三个去概括同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但丁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24)三考但丁问题

《天堂篇》的第二十四歌,题为“圣彼得考试但丁关于信心的问题”,其中写道:“信心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我认为这就是它的要义。”(第193页)但丁关于信心的回答直接来自《新约·布伯来书》圣传罗的话,“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第二十五歌题为“圣雅各考试但丁关于希望的问题”,其中写道:“希望就是对于未来光荣的某种期待,也就是神圣的恩典和已往的功绩之产物。”(第201页)但丁关于希望的回答直接来自彼得。伦巴底的《箴言录》的话:“希望是对于未来幸福的某种期待,来自上帝的恩典和以往的功德。”第二十六歌题为“圣约翰考试但丁关于爱的问题”,其中写道:“凭着哲学的论据,凭着这里向下界显示的权威,这种爱必然铭刻在我的心上;因为由心灵领会了的善,作为善,燃起了爱,爱在其本身里能包容多少优越性,就表现出多少来。”(第207页)爱是意志对于由理智认为善的事物的自然的倾向;所认识的善愈大,这倾向愈强烈,爱也愈挚热。

彼得、雅各、约翰是耶稣十二门徒中的核心,被准许比其他门徒以及信徒得到更多的亲密和熟悉。通过三个核心人物分别考试但丁三个重要问题,充分体现着“三分法”的运用。

(25)三元构成规律

《天堂篇》的第二十八歌,题为“天上的天使们”,其中三次提到“三元”:“第一个三元”;“第二个三元”;“第三个三元”;“表达出三元中三个等级之神的欢乐”(第227、228页)。但丁承认三元,宣传三元,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

三元是古希腊毕达哥位斯学派的观点。他们认为,自然界的构成物体都是三元的,是始源以及始源的矛盾方面的三位一体。中国道教也认为:“一分为三元;又从三元变成三气,又从三气变生三方,三才既滋,万物斯备。”(《去笺七》)“三元”的体现有天、地、人,日、月、星,精、气、神等等。三元构成规律是具有普遍性的。

(26)三重创造行动

《三堂篇》的第二十九歌,题为“天使的创造和性质”,其中写道:“万物之主的三重的行动,也象这样,同时渗入它的生命,它的端并没有先后之分。等级和实底,这两者同时被创造,同时被组成;两者都是宇宙中的高峰,从中产出纯粹的行动。而纯粹的潜能居于最低的地位;在这之间,权力和行动交扭在一起,它们决不会从这扭结中解开。”(第213-232页)俾德丽采宣称,上帝创造天使、第一物质和物质天体是同时的。所谓“纯粹的行动”,是指天使的德性,能动他物而不被他物所动;所谓“纯粹的潜能”是指第一物质,能被他物所动,而不能动他物;所谓“权力和行动”,是指物质天体,既能动他物,又能被他物所动。

但丁通过俾德丽采关于上帝重创造行动的论述,其划分方法立体化了,有着深刻的哲理意义。

(27)三种颜色象征

《天堂篇》的第三十一歌,题为“俾德丽采派遣圣伯纳特到但丁那里”,其中写道:“他们的脸都象熊熊的火焰,他们的翅膀都象黄金一般,而其余部分,甚至比白雪还要白。”(第245页)“他们”指的是天使,呈现出的颜色是红、黄、白,象征着仁爱、知识、纯洁。

但丁在《神曲》中大量地运用了“三”:有的是“三位一体”、“合三为一”、“三维综合观”、有的是“三分法”、“三元论”、“三重性”、有的是“立体思维”、“鼎立统一”、“一分为三”,因此有着极其丰富和深刻的哲学意义。

标签:;  ;  ;  ;  

从“神曲”看“三”的运用_三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