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血肿腔钻孔引流疗效观察论文_金志明 刘传杰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腔钻孔引流疗效观察论文_金志明 刘传杰

金志明 刘传杰

(中国中铁阜阳中心医院;安徽阜阳236000)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压脑出血患者行血肿腔钻孔引流疗效观察。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2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血肿腔钻孔引流术,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治疗组16例患者治愈10例,好转4例,二次手术2例,死亡1例,有效治愈率为62.5%;对照组16例患者治愈3例,好转7例,死亡5例,有效治愈率为18.7%。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血肿吸收快,神经受损轻,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或者慢,血肿吸收慢,留下神经损伤表现较明显。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血肿腔钻孔引流术疗效好,临床症状改善,有效恢复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压脑;出血;血肿腔钻孔引流术;疗效

高血压脑出面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并发症多,治疗不是很理想,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在治疗上有内科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以往因医院条件不允许或无专业神经外科医生,多采用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慢,留下严重的神经损害表现,预后也不佳。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血肿腔钻孔引流是近年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为简便有效的办法,其治疗急性脑出血疾病的疗效己被业内人士所公认。为此对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血肿腔钻孔引流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1月-2016.12月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症患者32例,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在55-75岁,平均65岁,均有高血压病史,时间4-15年不等,发病时血压200/110mmHg左右。入选条件:1.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2h内;2.经CT证实均为幕上和脑实质内出血,基底节区、外囊区或顶叶出血20-50ml,平均35ml,中线移位0.5-1.5cm者6例,出血破入单侧脑室5例(脑室内积血未铸形);3.呼吸和循环功能稳定:4.意识模糊22例,昏迷(GCS小于8分)4例。瞳孔等大26例,不等大6例,均有不同程度偏瘫。根据入院顺序,把上述患者在不强迫家属意愿下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6例。

1.2治疗方法

两组都首先采用内科常规对症治疗,脱水降颅压、降血压、预防感染、吸氧,预防应激性消化道溃疡出血等对症治疗。治疗组所有患者采用血肿腔钻孔引流术(破入单侧脑室5例合并行脑室钻孔引流),依据头颅CT确定颅内血肿位置,选择山东大正的颅脑引流管,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在颅内血肿侧的颞部头皮投影处作一长约4cm直切口,避开侧裂重要血管,撑开头皮,电钻钻透颞骨,电凝硬脑膜表面血管并十字形划开,置入14号引流管缓慢至血肿腔中心,见有暗红色血液流出,说明穿刺成功,拔去针芯,引流管通过三通阀接通引流瓶装置。用5ml注射器用适当力度抽出少许血凝块,无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持续引流12小时左右经头部CT检查引流管位置后,血肿腔注入尿激酶4万U(2万U/ml)夹闭2小时后开放引流(操作时注意严格无菌),观察引流液颜色与引流量,警惕出现新鲜再出血,一天1-2次(间隔10小时),引流3-5天,经头部CT复查血肿缩小原来的70-80%以上,便可拔除血肿腔的引流管,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不超过1周。对照组一直采用保守治疗。

1.3观察指标

结果手术组16例存活15例,治疗结果显著有效10例(神志清楚,肢体偏瘫肌力提升,生活可自理),有效4例(神志转清,肢体偏瘫肌力提升不明显,生活不能自理),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死于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谒。同时观察两组治愈、好转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通过治疗后,治疗组16例患者治愈10例,好转4例,二次手术2例,死亡1例,有效治愈率为62.5%;对照组16例患者治愈3例,好转7例,死亡5例,有效治愈率为18.7%。治疗组的有效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人由于存在生理性脑萎缩,颅内缓冲空间较大,同等程度的出血量、中线移位相比年龄较小的人,造成脑干受压的程度要轻,从病例看,年龄≥65岁的较年龄<60岁的治疗状况好,但由于老年人身体基本条件差,大多合并其他疾病,不是绝对依据,应权衡利弊。

3.讨论

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最理想的目标是尽早尽可能多清除血肿,同时尽可能少的医源性脑组织创伤。去骨瓣清血肿术对全身创伤大,对脑组织损伤重,且深部出血止血困难,要求技术较高,手术时间长,感染率明显增加,在基层医院或者技术欠佳区不易开展。血肿的平均吸收速度随血肿体积的增大而吸收慢;出血量越多,脑水肿越重。而甘露醇、止血药与血肿的吸收速度相关性不密切,说明药物作用小,手术清除可能更有利。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目前国内对此认识不一,王忠诚院士等人认为应根据病情分级,患者全身情况综合考虑,硬性规定血肿量是不适当的。传统开颅术仍是常规手术治疗之一,可达到清除血肿及充分减压的目的,但因其创伤大,易加重功能区脑组织及深部核团的损伤,手术时间长,易出现感染,可引起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而微创钻孔引流术是近年来常用的治疗高压脑出血较为有效的办法。具体来说,其具备以下优点:操作简便且患者创伤感染机会少,颅骨钻孔直径约1.5cm,切开硬脑膜可见脑表面血管,可避免盲插损伤脑表面血管引起出血不止可能。因损伤减少,手术能迅速进入血肿腔。血肿腔钻孔引流缩小了作为占位病变内血肿,配合脑室钻孔引流释放出破入脑室的血性脑脊液,减少了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减轻了颅内压,减少出血释放的介质对脑组织产生不良影响,也避免了脑疝出现,促进神经功能最大程度恢复,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术后使用的尿激酶能溶解血肿并使其引流出。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也是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本研究结果发现,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72%,单因素分析表明肺部感染是影响预后因素。本组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肿吸收快,神经受损表现轻,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血肿吸收慢,留下明显神经受损表现(如面瘫、偏瘫、失语、精神障碍等方面)。术中应严格无菌操作,适当减少引流管放置时间。避免引流管漏液和逆流,在搬运病人、翻身拍背、头部换药、出病房复查CT时都应夹闭引流管。这都是预防空气进入、逆流、感染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血肿腔钻孔引流,不仅简单易行安全有效,而且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病人痛苦小,家庭负担轻,还适合于高龄危重者(合并肺心病,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可有效恢复神经功能,此法值得各级医院神经外科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周良辅.现代神经外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800.

[2]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89.

[3]薄传强,朗森阳,吴卫平.脑血管病学[M].9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301.

[4]罗毅男,朱晓波,鲁志成,等.CT定位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4):241-243.

5.吴承远,刘玉光.临床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59-563.

6.王耀山,赵崇智,王小梅,等.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CT与临床[J].中华精神科杂志,1984,17(1):27-30.

7.吴志峰,何永垣,毛志刚.CT定位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5):62-64.

8.周开宇.高血压脑出血CT定位置管并尿激酶溶凝治疗[J].高血压杂志,2001,9(3):218-220.

8.刘树鹏,伍彩霞,毛志刚.开颅血肿清除与穿刺置管尿激酶溶凝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6,8(18):168-169.

9.常鹏飞.经外侧裂入路治疗青年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及生存相关因素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7.

论文作者:金志明 刘传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  ;  ;  ;  ;  ;  ;  ;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腔钻孔引流疗效观察论文_金志明 刘传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