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中,古建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及生活理念,是值得现代建筑参考的蓝本。随着社会制度及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住宅建筑在我们普通人生活中的转变。本文分析了不同社会制度下建筑的不同特点,从古建筑的设计理念中,引申出了古代的环境对居住建筑的影响。基于此,重点分析了现代社会建筑的优势与缺陷,阐述了在现代建筑设计融入古代建筑的建筑理念的方式,希望能够为建筑领域的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古代居住建筑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理念
前言
中国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城市化的兴起。使得大多数现代建筑缺少了一些特质——建筑文化,纯粹为了功能需要砌筑的“建筑盒子”,设计风格千篇一律。在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丰富程度逐渐提升的今天,提高现代建筑风格的多样性水平,传承与保护古代建筑文化,成为了建筑领域研究的重点。将古建筑理念渗透到现代建筑中,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也成为了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1 住宅建筑的特点
1.1住宅建筑的演化
住宅建筑,俗称民居,为人们据以栖身的主要场所,自古以来即广泛存在。至今为止,住宅建筑风格及特点的演变,已经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原始社会的“民居”以土坑及山洞为主,土坑多由人工挖掘,山洞多为自然形成,可起到抗寒的作用。封建社会,住宅包括民居与官方住宅两种。民居台阶不能高于5级,只能采用三级及以下数字,需遵循左尊右卑的原则而设计,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礼仪制度。明清传统民居一般会有三进两天井。第一进为门厅、天井及左右厢房。第二进为享(中)堂、天井及左右厢房。第三进为寝(后)堂。门厅的特点,能够体现屋主的文化偏向重点,如文、武;官、商、医、农等。左右厢房能够体现长幼顺序,左右厢房给小孩居住。享堂由主人居住,厅堂用来接待客人,两边房间为主人居住。寝堂用于摆放祖宗牌位及神像,两边房间为老太爷居住。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没有讲礼制左尊右卑,只讲主卧,次卧,老人房,儿童房。一房一厅、两房一厅等,均较为常见。与古代建筑相比,现代建筑的保暖性能显著提升,长幼同住其乐融融,体现了现代社会开放性强、文化发展水平高的特点。
1.2古建筑的特点
几千年来,历朝历代均在发扬时代风格的基础上,建成了多种类型的宫殿。以四川古隆中的武侯祠,武侯祠为一组颇具规模的建筑群,距祠堂500m处,为三顾茅庐的故址。从房屋的布置方面看,武侯祠共包括内院8个,均坐北朝南,以四合院的方式布局,体现了中国古建筑重视“对称”及“统一”的特点。武侯祠房屋山墙紧靠,或共用,能够有效节约建筑空间,同时还能够增强建筑的保温效果。武侯祠屋面前檐与屋身取平,正面墙下存在皮墙,不出小台,门洞悬起,可将观赏者的视线,直接引导至门洞上方的字牌上,体现了“众星拱月”、“突出重点”的设计特色。武侯祠的建筑材料,以砖为主,依山而建,很少采用雕作,均由砖料相互构造而成,体现了建筑古朴以及节约的特点。三义殿隔扇门窗,采用菱花雕刻,精致典雅,且手法细腻。殿堂内部雕刻有花卉、鸟兽及人物等壁画,以动物寓意,体现了古人对福禄寿及鲁班尺中提及的财、旺、義、官、兴、本的追求。可见,古代建筑中是古代占卜学,建筑学,文学,社会学等领域文化的结合,该建筑理念及特点,值得现代人发扬并传承。
2 古代居住建筑保护及文化传承在现在建筑中的体现
2.1现代住宅建筑的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现代建筑的高度显著提升,建筑的保暖效果明显改善。以现代居民楼为例,与古建筑相比,现代的居民楼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发挥了极大的价值。但从设计风格方面看,居民楼的外观基本千篇一律,其立面效果与古建筑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随着政府对可持续发展问题重视程度的提升,节地、节能、节水等绿色建筑设计技术逐渐普及,各项新技术及新材料,均被应用到了建筑设计过程中。如何在保证建筑功能的基础上,提高立面及空间设计的多样化水平,体现“绿色建筑”的理念,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古建筑保护及文化传承在现在建筑中的应用
建筑领域应从以下角度出发,在保护古建筑的基础上,将古建筑理念渗透到现代建筑中,提高现代建筑的多样化水平:
2.2.1古建筑的保护
现代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多,使得古建筑所在的区域逐渐被挤占。本应在景观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古建筑,大量被拆除。该行为不仅是对中国古代遗产的破坏,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践踏。对此,现代建筑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保留中国古建筑保护问题的重视。可将古建筑的设计理念,应用到现代建筑中,实现对古建筑特色的传承与发扬,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达到保护古建筑的目的。
2.2.2建筑思想的应用
现代人应将古建筑中的建设思想,应用到建筑设计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特点,体现现代社会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现代居住小区的设计为例:设计过程中,应适当保留自然的特色,将自然的河流纳入到园林中。同时,以自然形成的石头等作为媒介,制作座椅等设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得古建筑的人文化思想得以保留,同时使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以体现。另外,还可将古人表达福禄寿的方法,渗透到室内设计中。于室内设置屏风,将祥云等团,雕刻在屏风之上,以体现吉祥的寓意。从建筑功能的角度看,设置屏风还能够达到阻断外界冷空气进入室内的目的,对建筑保温效果的改善,同样具有一定的价值。
2.2.3建筑材料的应用
现代人应将古建筑中的材料,应用到建筑设计中,使现代化的材料能够与传统的材料相互融合,体现节约的理念,同时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以及传承。例如:中国古代建筑中,三合土的使用频率较高。与现代的钢筋及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相比,三合土具有降解速度快、干燥环境下保存时间久的优势,环保价值显著。三合土由三份黄泥(提前浸泡24小时)、一份谷壳(提前浸泡24小时)、一份熟石灰、一份细沙构成,材料配比以体积计量:3:1:1:1。在抹灰前需先将墙体淋透,抹完灰后应及时喷水养护,防止墙面开裂。同时一次抹灰厚度应控制在1cm之内,如抹灰面较厚,宜分层施工,此抹灰方法可作底层或面层用,施工环节简单,且能够满足现代建筑对质量及美观性的需求。
2.2.4建筑符号的应用
古民居建筑中,窗眉及窗花的使用频率较高。将两者应用到窗的设计中,可有效提高窗的强度,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居室的保温性能,达到节能的目的。受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特点的启示,现代人应将古建筑中的符号,应用到建筑设计中,以实现对古建筑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扬。以桂林香格里拉大酒店为例,该酒店将古建筑中“夔龙”纹的局部符号,应用到了酒店得设计过程中,既体现出了酒店古朴、大气的特点,同时也实现了对中国古建筑文化的传承及保护。随着现代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居室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建议将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应用到现代居室的设计中,以实现对古代建筑理念的传承。
2.2.5社会制度中“礼”制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中很多地方依然存在“礼”制。例如:保持整洁大方的个人仪表、交流中,应用得体的言谈、初次见面,主动与对方握手以示友好等。其实礼制就是一种社会道德的体现!不仅在建筑中体现,在社会关系中及生活中,缺少了“礼”制,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样会成为空谈。现代社会,人们需提高对“礼”制的重视程度。在行走、坐卧、待人接物方面,均需要按照现代的礼仪规范而进行,以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奠定基础,为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路径。
结论
一个民族的发展,当经济基础达到一定水平时,人们会从建筑或其他装饰物品上找回自己民族的特色。在各国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现代人应积极保护古代建筑,同时,应将古建筑的理念,深入渗透到现代建筑的设计中,体现古代与现代的结合,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以达到传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丽.江西明清古建筑窗棂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OL].艺术科技,2017,10(26)200-201.
[4]次旺.古建筑修复改造中原始风格和消防安全的兼得[J/OL].建筑知识,2016,04(05)14-15.
论文作者:李晓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建筑论文; 古建筑论文; 文化论文; 现代建筑论文; 理念论文; 古代论文; 住宅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