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_小城镇论文

第三产业: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_小城镇论文

第三产业: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渠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力转移论文,剩余论文,渠道论文,农村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90年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出路,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根据有关方面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已达1.7亿人,预测到2000年,我国人口总量将突破13亿人,农村人口将超过10亿人,农村劳动力将达到6.6亿人,届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在1.7亿人的基础上,再增加0.8~1亿人,总数达到2.5~2.7亿人。可以看出,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十分严重的。

80年代,改革大潮推动了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至80年代末,乡镇企业吸纳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6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以上。可以说,乡镇企业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立了大功。到1994年底,乡镇企业吸纳的农村劳动力总量已达1.19亿人,比1979年的2826万人多9096万人。然而,从80年代末开始,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已明显减弱。这是因为,乡镇企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开始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由外延扩张型转向内涵提高型。统计表明,1984年到1988年,全国乡镇企业平均每年新增职工1262万人,而1989年到1994年,乡镇企业平均每年只增加职工395万人,只相当于前几年的1/3。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每增长10%所带来的就业增长的百分比,已从1978~1984年的0.57%下降到0.15%。[①]

面对庞大的日益增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乡镇企业已力不从心,单纯依靠乡镇企业吸收已不太可能,亟需开辟新的转移渠道。从中国的国情和国外的经验看,这个新的渠道就是第三产业。如果说乡镇企业可以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一渠道的话,那么可以把第三产业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第二渠道。目前,乡镇企业里面虽然也包括一部分第三产业的内容,但它的主体是第二产业。当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已占总就业人口的55%以上,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0%左右。相比之下,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还不到全部就业人口的20%,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7%,不但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40%的水平。在这方面,农村情况更差。

纵观各国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自然会快于第一、二产业。同时,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客观上也要求第三产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拿农村来说,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用于文化娱乐、卫生保健、旅游、生活服务业等方面的支出的比重必然会逐步增大。同时,农村一二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对农村商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信息咨询业、科技服务业等形成强大的需求拉力,要求第三产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符合我国的国情,是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重要的政策选择。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必然不断优化升级,逐步形成同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这是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我国也不例外。”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不相协调。因此,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今后要在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使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相适应,并形成合理的规模和结构。

从其他国家的发展和我国的实际看,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让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是完全可能的。

一是第三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与发展第二产业相比,同等数额的投资可以提供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安排更多的劳动力。这在我国经济起飞初期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无疑是一条符合国情国力、利国利民的好路子。二是第三产业许多部门对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能的要求不象第二产业那么高,这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现状和特点相吻合。三是第三产业的就业有相对稳定性。第三产业由其产业特点和就业特点所决定,它受宏观环境的影响较小,受外在因素冲击的程度较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呈扩大趋势,在就业人口的总量上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四是第三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开始呈增强的趋势。据有关方面分析,1994年,我国农村工业吸收就业的能力比1993年明显降低,第三产业吸收就业的能力明显增强,呈上升趋势。

当前,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围绕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应当尽快采取措施,制定规划,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合理确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方向。所谓转移规模,就是根据一定时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可能,制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规划,确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数量。所谓转移方向,就是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我国的基本国情,确定一定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方向和地域转移方向。从目前看,在转移地域上,应当把小城镇作为重点,使小城镇成为发展第三产业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小城镇及其第三产业。

2.加快农村第三产业聚集地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国内外的经验表明,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是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对我国来说,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小城镇作为我国农村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它不但是第二产业的集中地,也是第三产业的集中地。因此,加快小城镇发展,是加速第三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最为重要的选择。前些年,由于乡镇企业布局分散,使我们丧失了相当一批第三产业的发展机会和就业机会。有人测算,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例,农村按1∶0.5计算,如果这些年我国农村工业80%以上能集中到小城镇,那么按现有的农村工业水平,至少还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再转移出30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因此,加快小城镇发展,当前应当在宏观上制定乡镇企业“连片发展,相对集中,向城镇靠拢”的政策,明确乡镇企业集中发展的总体战略。同时,还要注意搞好小城镇的体系规划和建设规划,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发展要求,合理确定小城镇的区域布局和经济规模。同时,要加快调整城乡关系,包括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劳动力流动制度、城镇投资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改革现行的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的城乡隔离的户籍管理制度。在这方面,目前许多地方已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探索,有的地方实行了红皮户口和绿皮户口并存的“双皮”户口管理制,有的地方改户籍制为户照制。对此,应当允许并鼓励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积极的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为农民进入小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

3.加快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不管是产业流动还是地域流动,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流动一方面与劳动力素质不高有着很大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劳动力市场发育滞后有着直接的关系,“民工潮”的出现及其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也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加快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加快和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是当前工作的一个重点。搞好劳动力市场建设,要注意抓好其载体的劳务中介机构建设,通过劳务中介机构建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规范化的服务。使整个社会能通过劳动力市场来调节劳动力的供求,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能做到有序性和合理性。

4.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技术素质,对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传统的第三产业部门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但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产业中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新兴的部门,这些部门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较高,有的甚至要求是某一方面的专家,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使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能够适应第三产业的结构变化和对其就业人员的技能要求,并以此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

注释:

①杜鹰《民工潮:中国跨世纪的课题》,《中国农村经济》1994年第5期。

标签:;  ;  ;  

第三产业: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_小城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