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促进社会发展,加快现代化建筑施工的发展进程。为了实现现代化建筑施工最大目标,需要加以关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合理化管理目标,在建筑施工完毕后,及时对成品建筑评判,确保建筑施工成品安全性。本文主要就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及评审体系的建设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评审体系;探讨和分析
前言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建需要全面依据经济发展标准,充分利于经济发展优势,发挥市场经济最大作用,完善人机系统发展弊端,监督和管理安全建设施工现场。为后续建筑现场施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就我国来说,建筑产业在社会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需要发挥现代化建设最大目标,依据安全管理标准,展开现场施工工作。
1、现阶段,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弊端分析和阐述
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弊端,是影响企业发展关键,需要加以关注。据调查和分析,在我国建筑领域,企业在发展中存在安全管理弊端主要包括:安生建设施工责任体系规范性缺失,建筑施工单位素质缺失,建筑施工管理关注人员自身弊端,降低安全管理关注效率。
1.1安生建设施工责任体系规范性缺失
建筑施工企业单位在现场施工环节,对国家建筑学安全施工标准,没有完全贯彻,导致其在安全管理时,没有结合构架建筑管理机构颁发条例,构建安全管理章程。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环节,没有安生建设管理方向,影响安全管理效率和质量。其中一些建筑企业现有安全管理责任体系较为涣散,出现面子工程现象,工作人员误以为企业不关注安全管理工作,管理积极性不高[1]。
1.2建筑施工单位素质缺失
在建筑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在安全管理时,对施工设备和不同施工环节工作进行检查时,发现建筑施工工作人员对安全关注度不高,没有贯彻安全标准要求,对自我保护较为忽视,没有及时佩戴安全手套和帽子,穿安全保护衣,以至于在施工环节,增加建筑建筑施工单位压力和财务支出。站在建筑施工企业整体角度来说,一些安全关注度高的施工单位和管理能力较好的企业单位,都可以全面贯彻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管理关注积极性较高。但是对于一些素质较差的施工企业单位,施工素质低下,对安全管理章程忽视,没有依据说明和法律条例管理,建筑施工工作程序混乱,在发现自身存在问题,并没有及时完善和优化,导致矛盾激发,为建筑施工安全带来影响[2]。
1.3建筑施工团队弊端
调查和分析后,发现我国众多建筑施工企业企业单位工作人员,团队中存在人口老龄化现象,一些工作人员任职年限较长,退休工作人员占比居多,增加建筑单位财务支出,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经济发展。一些建筑企业发展较早,利于以往的管理方法和条例进行管理,主要管理部门,改革和创新性不高。因此,传统建筑施工企业对当下新鲜事物接受能力不高,需要在原有财务管理投入基础上,增加几倍财务支出,导致企业建筑施工财务压力较大。面对这一发展现象,建筑施工企业单位,要加以关注建筑施工团队建设,增加建筑施工管理团队凝聚力,确保建筑施工工作安全性[3]。
2、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方法
由上文的阐述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建筑施工企业单位在实际施工环节,存在自身发展弊端,保证建筑施工责任体系弊端和建筑施工团建设弊端等等,影响了建筑施工工作有序开展。为了实现企业安全管理最大目标,需要完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利用合理化的方法进行管理,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标准性[4]。
2.1明确不同主体自身责任,实现明确管理目标
建筑企业首先要全面贯彻安全管理标准目标,掌握相关法律条例,对建筑施工不同环节和不同主体进行责任划分,明确不同工作环节和工作主体责任。建立风险评判体系,把存在险相互分担,构建完善建筑施工风险分担机制,改善传统单一负担弊端。其次,我国也颁发了相应的技术交底条例,给出建筑施工企业单位在施工前期,需要和不同系统和部分,交流监管工作事宜,把各个部门和系统安全管理工作责任,监管工作责任进行明确,宣传标准化理念,利于加深工作人员对标准化认知度。最后,建筑施工企业也要对建筑施工现场勘察,对建筑施工场地安全性监测,在监测和勘察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性后,发现存在安全隐患部门和机构,要及时处理。对工作人员工作行为弊端,要及时纠正和教育,及时和工作人员进行交流,确保其在实际安全管理工作中,具有良好工作心态[5]。
2.2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建筑施工整体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管理和施工环节,工作人员基础,对建筑企业的施工进度和安全管理效率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单位要全面贯彻协调发展理念,解决传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弊端,利用合理化方法进行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团队工作能力,提高一线工作人员工作素质和能。其次,建筑施工企业要在内部宣传安全知识,对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和实际施工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把安全标准化放在中心位置,利用标语和宣传栏形式,潜移默化对工作人员意识进行影响。在安全教育期间,就素质低下和安全意识薄弱工作人员来说,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大教育力度,利用农民工业余教育机构优势,在晚班和倒班期间,让教师在教育施工单位进行教育演讲,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详细来说,为了保证教育质量和效果,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合理化安全教育周期,建立周期培训和月培训计划,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其全新形式对工作人员教育和培训。在企业内部,开展安全竞技大赛,对获奖工作人员奖励,肯定工作人员努力。建立奖惩制度,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在企业内部选择管理工作人员,培养管理骨干,为工作人员创造发展空间。站在工作人员自身角度来说,工作人员要改变传统工作理念,树立全新工作目标,保证工作心态健康度,全面贯彻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目标,充分发挥自身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积极作用[6]。
2.3增加对防护工作关注度,利用合理化方法进行防护
防护工作是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基础,是硬件支撑的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企业在安全标准化管理过程中,需要加以关注防护工作,做好防护工作。首先,企业要依据国家安全管理标准,结合实际要求,在建筑施工现场期间,对建筑设计合作和现场布置工作,安全维护和围挡工作开展,均需要结合安全管理标准开展。特别是要做好建筑技术和工具工作,贯彻建筑施工设备安全性,优化和完善维护体系,为后续建筑施工和拆装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保证建筑施工美观度和稳定性、安全性,建筑施工企业提高维护工作关注度,实现重复利用目标,构建完整安全通道,建立防护门等等防护设备,保证不同防护工具可以发挥安全防护能力基础上,把美化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结合,实现维护和美观整合目标。
2.4完善信息化建设
社会不断发展,将给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全新内容,给予安全管理工作更高要求。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发展自身,提高安全管理效率,需要完善信息建设,提高这一高新技术利用率,使其为安全管理工作做辅助。建筑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系统 来说,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施在线监测,降低工作人员工作难度和压力。工作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准确科学的判出建筑施工环节,存在安全隐患,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和改正。建筑企业单位也要增加对计算机技术了解,把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把建筑施工现场活动,改正人员工作行为在线监测,工作人员在网络平台上,发现和观察施工具体情况,在对录像和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后,把具有实际应用性信息机械能存储,鲤鱼工作人员在后续安全管理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提高安全管理效率,保证建筑施工工作有序性[7]。
3、安全评判机制构建
3.1安全评判机制构建重要性
安全评判机制是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后,为了保证安全管理工作效率,企业需要在内部,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利于发现安全管理环节存在弊端,并及时完善和改正。建筑施工工作具有自身特点,一般建筑施工需要消耗较长建筑施工周期,建筑环节繁琐,较为复杂,难度性较大。不同工作环节联系密切,一但一个环节 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另一个环节很容易受到影响。在加上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不同,在实际安全管理和施工环节,会存在自身弊端,影响建筑施工进行程度和安全管理效果。由此可见,要想 保证建筑施工工作有序性,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标准化进行,构建一个完善安全评判机制,对建筑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评判,发现工作中存在弊端,并及时完善和优化,充分发挥每个个体在建筑施工企业最大作用,为建筑施工企业长远发展贡献自身力量[8]。
3.2安全评判机制构建
安全评判机制建筑施工企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企业要站在整体角度,建立安全评判机制,对不同狗工作环节和工作人员行为,进行评判。首先,企业要树立科学化建筑施工管理目标,保证评判机制建立合理性和科学性,实际建筑实际施工工作和设备以及材料购买等等工作,增加到安全评判机制中,对设备和装置的存放进行评判,为工作人员营造良好工作环境,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其二,对工作人员工作行为进行评判,把工作人员工作责任和要求,纳入到安全 评判机制中,对建筑施工工作人员行为评判,对安全管理管不住人员管理方法进行评判,利于发现工作人员工作弊端,发现管理工作人员管理薄弱环节,建筑施工企业在对工作人员工作行为评判后,对工作人员开展针对性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增强工作人员工作信心,利于实现工作人员自身价值。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建立合理化评判机制重要性。评判机制建立和实施具有一定难度,企业要充分结合国家安全施工管理和评审标准,学习先进企业管理经验,完善自身建设不足。例如:企业可以增加自身和不同企业联系性和交流,去先进企业参观和学习,把学习经验传授给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弥补企业自身评判机制弊端,再加评判体系创新性和科学性[9]。
结论
为了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现代化发展目标,企业要明确不同主体自身责任,实现明确管理目标,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建筑施工整体素质,增加对防护工作关注度,利用合理化方法进行防护,完善信息化建设,增加对计算机技术了解,把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对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教育和培训。其次,为了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企业也要建立奖惩制度,激发工作人员工作自主性,在企业内部选择管理工作人员,培养管理骨干,为工作人员创造发展空间。构建安全评判机制,对建筑施工不同环节工作和工作人员工作行为进行评判,完善工作人员不足,确保建筑施工工作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邵德.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研究[J].四川水泥,2016,05:128.
[2]张亚东.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及评审体系研究[J].门窗,2016,10:189.
[3]梁熊.现场管理标准化的面子、里子和底子[J].施工企业管理,2016,11:26-27.
[4]顾勇军,蒋剑. 新起点期待新突破——浅析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建立与完善[J]. 建筑安全,2007,03:21-24.
[5]林堪华.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建设[J]. 中国公共安全(市场版),2007,11:182-186.
[6]李春. 浅议开展施工安全文明工地评选活动的现状及有效措施[J]. 甘肃科技,2014,21:91-92+134.
[7]李成华,李慧民,云小红.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建筑安全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207-212.
[8]徐秀平.论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09:22-23.
[9]王颖,胡双启,池致超,刘丽丽,李媛.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7:112-115.
作者简介
蒙可玖(1975—),男,汉族,籍贯:广西环江,单位:广西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现任职务:分公司负责人,职称:工程师。
论文作者:蒙可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建筑施工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论文; 弊端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