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 目的:探究肝硬化患者接受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2组受检者均接受凝血四项检测,对2组受检者凝血四项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肝硬化患者的PT、APTT、T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实验组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凝血四项在肝硬化患者疾病诊断中应用,具有较大的价值,可以较好对患者肝硬化的病情进行评估,使得患者肝硬化患者可以接受有效的和治疗。
【关键词】凝血四项;肝硬化;疾病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222-02
导致患者出现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为肝细胞坏死、变性、再生以及纤维组织广泛增生,逐渐导致患者出现肝脏结构不可逆性改变的情况[1]。肝硬化患者在患病早期并不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患者疾病的发展,患者可出现门脉高压、肝功能损害的情况,同时,患者可并发腹水、脾功能亢进、继发感染、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2]。因此,加强肝硬化患者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凝血四项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作分析,内容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时间为2015年7月-2016年5月。
实验组肝硬化患者中,男女之比为41/19,年龄在21岁~63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42.36±5.53)岁;病程在1年~5年之间,病程平均值为(2.63±0.92)年。
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中,男女之比为38/22,年龄在23岁~67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42.69±5.61)岁。
实验组肝硬化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基本资料相比,基本无差异(P>0.05)。
1.2 方法
仪器与试剂:思塔高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试剂、校准品及质控品,真空采血管由成都瑞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3.2%柠檬酸钠(1:9)的蓝头抗凝管。
实验组肝硬化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均接受凝血四项检测,采集受检者的静脉血血液,采集量约为3毫升,将血液样本放置在真空管(抗凝)中,之后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处理的速度为每分钟3000转,离心时间为10分钟。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凝血四项进行监测,检验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质控物、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
对实验组肝硬化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凝血四项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即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
1.4 数据处理
全文研究数据均严格录入SPSS2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时,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经凝血四项检测,实验组肝硬化患者的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实验组肝硬化患者的FIB(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详情如表所示:
注:与实验组相比,*P<0.05。
3.讨论
肝脏在人体代谢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可以为凝血因子的合成提供场所。人体肝脏受到损伤之后,机体吸收、利用维生素K即会出现异常的情况,同时,机体合成蛋白质的量也会出现减少的现象[3]。维生素K可刺激凝血因子的正常合成,而机体出现维生素K异常的情况则会对凝血因子的合成造成影响,血液中的类肝素、肝素出现蓄积,导致机体体液处于长时间的低凝状态。若不能对低凝状态进行纠正,则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就会有所延长,且会出现FIB(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的情况,从而对机体造成损害。
有研究表明[4],肝硬化患者血浆中的FIB、APTT、TT、PT水平与肝硬化患者体内的凝血因子合成、肝细胞坏死有着一定的关联。PT可以对外源性凝血情况进行监测,可以对患者体内的凝血因子(Ⅶ、Ⅹ、Ⅱ、Ⅴ)进行客观的反映,从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估。TT可以较好对凝血途径以及凝血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APTT可对患者内源性凝血情况进行试验,主要对凝血因子(Ⅺ、Ⅻ、Ⅷ、Ⅸ)活性进行反映。FIB是一种反应蛋白(急性时相),患者的肝脏若是受到损伤,则患者体内的FIB水平就会出现下降的情况。有研究表明,患者的PIB下降程度与患者的凝血异常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肝硬化患者的PT、APTT、T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实验组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凝血四项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较好对患者肝硬化的轻重程度进行反映,从而为肝硬化患者接受有效的治疗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杨汉才,李关华.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D-二聚体水平及 AT-Ⅲ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8):1366-1368.
[2]吴秀继,唐爱国,邓碧兰等.凝血四项及AT-Ⅲ、D-二聚体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6(6): 755-756.
[3]覃平良.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检测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56-57.
[4]马妍艳.凝血四项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探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3):211-212,217.
论文作者:周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0
标签:肝硬化论文; 患者论文; 凝血论文; 实验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水平论文; 健康体检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