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厚街供电分局 523960)
摘要:配电系统随着各种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向配电自动化系统转变与发展。在全新的信息时代,智能电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建设配电运维一体化具有无可取代的优点。因此,本文通过对运维一体化的概述进行分析,并深入研究电力企业当中要实现配电运维一体化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在智能电网背景之下建设配电运维一体化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研究
一直以来,国内的配电网在运行时,通常根据不同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分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完善了电网调度、运行、检修等业务分类,这种分工模式在我国传统配电网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电网的改造和优化,配电网日益智能化、规模和结构越来越复杂、庞大,现行的分工模式难以满足智能化电网的要求,基于此,国家电网公司在构建“大运行、大检修”体系中提出配电网“运行维护一体化”,通过这种一体化模式优化作业流程和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本文对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进行探讨。
1.智能电网的概念
智能电网在推动社会发展与生产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人们的正常生活离不开智能电网的正常运行。智能电网可以提供稳定、有效以及经济的电能资源,在具有强大功能的同时,也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在发电技术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提高电能储备技术以及新能源的开发使用情况。对于关键的技术环节,技术人员要对相关技术进行完善和整合。在智能电网的各种技术相互配合后,通过科学的平台才能保证智能电网有效、稳定地运作,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
2.基于智能电网运维一体化建设的难点
目前,国内部分电网智能化中还没有对变电系统的隔离开关进行自动控制,导致经常出现开关机械转动不可靠的问题,无法有效提升电网智能化的管理质量。此类问题的出现,不仅对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造成不良影响,还会使一些智能化闭锁生产厂家受到强制化的制约,不能合理的创新相关产品。同时,还会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2.1运行、检修工作的差异性
虽然在配电网在运行、检修时的对象都是电力设备,但两者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前者要求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知识,后者要求较强的专业性知识,同时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对运行、检修的专业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建设运维一体化时,相关人员掌握专业技能的难度更大,培训周期也会更长。
2.2现场作业安全问题
在具体运维作业之前,相关人员要根据现场设置相应的安全措施,全面的保障交底工作安全进行,电力企业的各种带电设备都要采取科学手段隔离,并对其进行补充说明,确保工作人员能针对性的采取安全措施。在传统生产电网过程中,在对带电机械设备进行运维与维护工作的时候,都要先由相关运行人员将设备状态进行调整,在不通电状态下进行设备运维工作,并在运维工作彻底结束并通过验收之后再恢复运行状态。整个作业过程中运行和维护人员各自都职责明确,对现场都要负责,并进行相互监督,确保现场安全措施做到位,并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
2.3工作的压力较大
在建设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进行专业培训以确保在运行过程中减少失误。工作人员在执行不力时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与责任,在配电运维一体化过程中,责任的加重使得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如果没有完善的奖惩制度去激励工作人员辛苦工作,如果没有奖励去带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良好的态度,那么对于配电运维一体化的建设,存在着很多困难。
3.关于配电运维一体化的建设措施
对于配电运维一体化的建设,需要制定相关的措施去带动它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大运维一体化运营制度的管理和改进,智能电网要跟上改革的步伐,对于运维一体化的建设,要以积极的态度去约束和规范其管理形式。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去开展建设工作,要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在完成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后,自然而然地提高智能电网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
3.1运维一体化建设原则
一方面,要坚持安全第一原则,不管如何改革配网,首先要确保工作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工作,确保运维人员人身安全的同时,有效的进行运维工作,实现整个配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另一方面,要坚持效能释放原则,在提高运维人员工作效率,企业管理效益基础上实现运维一体化的建设。
3.2运维一体化具体建设方案
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加强各个部门之间实时的沟通与交流,彼此合作统一的开展具体的运维工作,还要注意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监督,确保整体运维工作的顺利进行。下面提供三种建设方案:①加强对运行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更了解维护工作与检修工作,可以将部门内部的运行人员和维护人员分为A、B两组进行定向培训,促使运行人员开展一些检修工作,提高运行人员的工作效率,但这个方案容易导致检修人员工作减少。②加强对检修人员的运行培训,运行人员工作的时候组织检修人员进行现场学习,并让检修人员负责开展现场的安全与保障工作,同时对设备进行检查与验收,这个方案利于节约运维成本,但是不利于相关人员界定自身职责。③对所有运行和维护检修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学习其他工种的专业化内容并进行考核,全面提高相关技能,实现员工个人运维一体化。促使每个运维员工都掌握运行、检修以及维护的专业知识,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来应对高强度的运维劳动,并能安全的进行运维工作。
3.3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在智能电网背景下配单运维一体化的管理中需要大量优秀人才参与进去,在前线和后台的工作人员,都需要掌握过硬的工作本领。因此,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及注重工作人员的发展很有必要,在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工作人员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对运维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上层领导需要投入较多关注,只有加强运维人员培训,使他们在日后的建设上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主动地参与到配电运维一体化上来,才能促进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发展。上层领导要注意科学地协调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根据运维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不同层面的培训,借鉴传统模式中的奖罚分明以及分工明确,使建设变得高效。在各个部门都需要安排相关的培训活动,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选择。在培训过程中,需要提高运维人员的综合素质,使运维人员在遇到难题时,戒骄戒躁,用过硬的本领去解决问题。在现场检修过程中,要培养大量的运维人才,只有加强运维工作人员的培训,才能更好地推动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
3.4建设和完善管理体系
智能电网背景下配电运维一体化的管理体系是建设过程的重要保障,只有建设和完善管理体系才能使运维一体化的建设趋向合理。只有形成明确的职能划分,让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才会使工作进展事半功倍。对于业务的分配和分工,要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安排和监督。通过清晰的管理方法安排运维人员的任务,对于执行不力的人员要严格通过管理制度进行惩罚。管理体系明确运维工作的业务要求,促使每个相关的工作人员完成自己的任务。通过科学的奖惩制度以及晋升制度带动运维人员的热情和工作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每个岗位的人员严格执行管理标准进行自我监督,从而完美地完成任务。
3.5 智能控制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运用
智能控制技术又分为专家体系控制技术和线性最优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专家体系控制技术主要运用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会出现问题的方面,利用系统程序,自动处理修复电气固化在那个不严重的故障,减小电力系统故障发生率,及时反馈电力系统存在的较大故障,让维修人员及早发现解决,尽量减小故障带来的经济损失。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使用专家体系控制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处理存在的问题,降低由于网络信息延迟或网络瘫痪而引起的电力系统不安全性。线性最优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中,这种技术相对成熟,发展时间长,能够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电能的质量和传输距离,线性最优控制技术仍处在普及发展阶段,使用最优励磁控制方式取代传统励磁方式以改善电力系统电能质量,降低了电力系统的风险,增加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力度。
结论
运维一体化,有效的打破了传统上专项业务配备专项人员的业务分类运行模式,优化了人力资源,简化了工作流程,员工工作时间也有效减少,直接提高了企业整体工作效率。相关部门要根据运维一体化建设当中现存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实现专业化与精细化的配网运维一体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姚博宁.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分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9):205-205.
[2]王强.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7,24(6):226-226.
[3]张明杰.创新型“运维一体化”风电企业的研究和分析[J].风能,2010(4):67-69.
[4]许艳阳.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3):34-38.
论文作者:刘伟强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8
标签:电网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智能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