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及缩宫素引产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5例双胎分娩产妇的母婴资料。按照分娩方式分为自发临产组80例,缩宫素引产组70例,剖宫产组215例。结果:三组产妇及新生儿一般情况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自然分娩中,缩宫素引产组与自发临产组相比,12小时自然分娩率、总产程持续时间、产后2小时阴道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并无差异,两组的围产儿结局差异无显著性(P>0.05);阴道分娩组的第2个胎儿人住NICU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缩宫素用于双胎引产并不增加母婴的不良结局,自然分娩中不管是自发临产还是缩宫素引产与剖宫产相比,均不会增加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
关键词: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围产儿结局;缩宫素
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双胎妊娠的发生率逐年增长。相比于单胎妊娠,双胎妊娠明显增加母婴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例如:产前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产前出血、妊娠期糖尿病、胎先露异常、胎儿生长不一、早产、胎盘早剥、剖宫产、产时出血。双胎妊娠还可增加产后出血率、输血率及产后抑郁发生率、新生儿癫痛发作、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而且这些并发症发生风险随着产妇孕周的增加成上涨趋势,因此,双胎妊娠≤38+6周。本研究主要通过回顾性分析双胎妊娠缩宫素引产、自然临产及剖宫产分娩的母婴结局,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及引产的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建院来至2016年1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双胎妊娠产妇535例,排除:孕周<34周57例,使用本研究外其他引产方式的产妇105例,新生儿先天畸形3例,孕妇妊娠期严重并发症5例。将符合纳人标准的365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孕妇年龄25~48岁,平均(31.09±3.47)岁,初产妇328例,经产妇37例,孕周238~273天,平均(261.28±10.38)天。孕期增加体重18~34kg,平均(25.39±3.54)kg,第1个胎儿体重1900~3250g,平均(2572.45±439.39)g,第二个胎儿体重2000~3100g,平均(2490.29±442.70)g。
1.2研究方法
按照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150例、剖宫产组215例。自然分娩组又分为自发临产组80例,缩宫素引产组70例。剖宫产组的产妇均满足手术指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压控制不稳定58例,第1胎非头位69例,引产失败30例,前置胎盘15例,单羊膜囊性双胎5例、妊娠合并瘫痕子宫13例,胎儿窘迫10例,产程停滞15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记录三组产妇及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如:产妇年龄、孕周、孕期增加的体重、辅助生殖技术受孕比例、初产妇的比例、新生儿体重;记录自然分娩组中引产组及自发临产组的第2个胎儿头位、臀位及横位的比例、各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比例;记录三组出生新生儿的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8分的比率、人住NICU的比率,比较缩宫素引产组及自发临产组的12小时内自然分娩率、总产程持续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土标准差表示,正态性检验及方差齐性检验后,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产妇及新生儿的一般情况
自发临产组产妇、缩宫素引产组产妇及剖宫产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孕期耀加的体重、辅助生殖技术(ART)比例、初产妇比例及双胎儿体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自发临产组及缩宫素组相比,两组的第2个胎儿头位、臀位及横位无明显差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或其他妊娠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自发临产组及缩宫素引产组分娩情况比较
两组产妇的12小时自然分娩率、总产程持续时间、产后2小时阴道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发现在剖宫产的指征中,使用缩宫素引产的产妇占8例:2例引产失败,3例产程停滞,2例胎儿窘迫,1例自然分娩第1胎儿后转剖宫产。自发临产后施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占7例:4例因产程停滞手术,1例因胎儿窘迫,2例自然分娩第1胎儿后转手术终止妊娠。剖宫产中缩宫素引产比例与自发临产所占比例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自然分娩组与剖宫产组新生儿情况的比较
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相比,第1胎儿及第2胎儿轻度窒息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第1胎儿人住NICU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剖宫产组的第2胎儿人住NICU的发生率明显偏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缩宫素用于宫颈Bishop评分≥6分的单胎自然分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在国内外已达成共识。但其对于双胎引产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研究在国内目前尚无,国外的研究亦比较罕见。Fausett等在1997年进行的回顾性分析证实了缩宫素用于双胎妊娠引产的可靠性。研究结果显示:缩宫素用于引产组与自发临产组相比:12小时自然分娩率、总产程持续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并未增加,两组围产儿结局也没有明显差异。同时在剖宫产分娩组中,缩宫素引产占的比例与自然临产占的比例并无明显差异,说明缩宫素引产并未增加剖宫产发生风险。研究结果认为:双胎妊娠引产组剖宫产的发生率高于自发临产组两倍,但其研究中亦说明这种风险与宫颈未成熟有关。与之前发表的观点剖宫产发生率风险增高的原因是初产妇比例高及宫颈未成熟比例高相符。研究中,引产组的宫颈Bishop评分≥6分,且初产妇的比例与自发临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并不存在以上的高危因素。
双胎妊娠与单胎妊娠相比,明显增加围产儿的不良结局。有学者认为,与自然分娩或急诊剖宫产相比,择期剖宫产可以降低围产儿的不良结局。但也有相反意见认为计划剖宫产并不增加或是降低胎儿及新生儿的发病率。本研究中,无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或新生儿死亡发生,自然分娩组及剖宫产组的双胎儿轻度窒息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两种分娩方式的第1个新生儿入住NICU率相近。但剖宫产组的第2个新生儿人住NICU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可能原因是剖宫产组产妇自身的不良并发症引起的,如前置胎盘、严重高血压疾病等,导致新生儿的胎龄偏小、肺部发育欠佳、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较差,导致新生儿人住NICU的发生率增加。
综上所述,自然分娩中不管是自发临产还是缩宫素引产,均不会增加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因此剖宫产并非是双胎分娩的最佳选择。在无绝对剖宫产指征时,双胎妊娠原则上可选择经自然分娩。对于未自发临产且宫颈成熟的产妇,可选择缩宫素引产。而对于宫颈未成熟的双胎妊娠产妇,国外已有米索前列醇、欣普贝生及子宫颈扩张球囊使用的先例。本院近年来也逐渐开展子宫颈扩张双球囊用于宫颈Bishop评分<6分双胎妊娠,第1胎儿为头先露产妇的引产技术,但仍需大量的样本证实其实施的安全可靠性。
论文作者:王清玄,史桂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产妇论文; 胎儿论文; 发生率论文; 新生儿论文; 自然论文; 产儿论文; 差异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