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唯物辩证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唯物辩证法论文,正确认识论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天和同志们谈谈我学习江泽民同志《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重要讲话的一些体会,供同志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参考。
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关系的系统阐述
我在读江泽民同志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这篇讲话时,把它和毛主席的一篇重要文章联系起来读。这篇文章就是1936年12月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如果丢了这个去忙一些次要的问题,那就难免要吃亏了。”(《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76页)指挥战争如此,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如此。所谓照顾全局,就是要照顾好局部和局部、阶段和阶段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全局的最佳效果。如果一个领导者不能够协调好局部和局部之间的关系,顾此失彼,他就不能成为一个好领导,不是一个战略家;如果一个领导者不能协调好今天、明天、后天这个阶段性关系,只管今天不管明天、后天,搞短期行为,那他也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不是一个战略家。然而各个局部各个阶段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有的是一般性的作用,有的是比较重要的作用,有的是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作用。所以,照顾好全局必须突出重点。在一定意义上说,抓不住重点就是抓不住全局。下棋时“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一着不是随意的、任何的一着,不是无全局意义的一着,而是对全局的发展有决定意义的、关键的一着。下棋当然力求每一个棋子都要走好,但还不够,关键的地方要特别用劲。毛泽东同志说:“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76页)如果说前面的话是要求全面地照顾局部,后面的话就是要求在全面的基础上重点照顾关键的局部。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战略家,同他具有深刻的辩证思维密切相关。可以说,没有深刻的辩证思维,就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战略家。指挥战争要这样,搞建设也要学会协调各个方面、各个阶段,特别是要注意抓好最重大的问题和动作,全面、重点抓好有决定意义的环节。
建国以后,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一些成功的地方,都体现了这个思想。比如,毛泽东在1956年4月写了《论十大关系》, 就是讲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全局中的最重大的十个关系问题。把这十个关系处理好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全局的胜利就有把握了。当然,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后来没有坚持。经过“文化大革命”后,对小平又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总结新经验,对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搞现代化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一系列重大关系作了深刻分析,并且指出了解决这些重大关系的原则,如“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的关系,“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经济成份的关系,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关系,等等。在邓小平著作中,论述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应处理好的一系列重要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之后,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标志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改革和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必须面对和正确解决这些新矛盾和新问题。比如说,如何解决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如何解决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和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的问题,如何解决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不强的问题,如何解决地区发展差距扩大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悬殊的问题,如何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即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问题,如何使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更好地协调发展的问题,等等。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带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在这种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江泽民同志作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对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十二个重大问题作了深刻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或叫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认真学习这个讲话,对于实现跨世纪的战略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学习五中全会精神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固然对那些任务、目标、数字等要认真领会,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理论上对这些重大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是更为根本性的东西。
十二大关系之间是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的,不是随便摆在一起的。它们的逻辑结构,我概括为“一总三分”,即一个总论、三个部分。
“一总”:即第一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总揽全局的、最重大的基本关系,是十二大关系中的首要关系。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中三枚关键的棋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全局。当前需要处理好的最重大的关系,首先就是这个关系。处理这三者关系的基本方针,就是“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
“三分”的第一部分:第二条至第五条,讲关于发展的四大关系。发展作为一个全局,又包含一系列重要关系,但最重要的关系是四个:第一,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第二,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第三,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第四,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关系。这四大关系中最重要的是速度和效益关系,后三个关系说到底最终都服务于速度和效益关系:争取一个较高的速度和一个较好的效益。
第二部分:第六条至第十条,讲关于改革的五大关系。搞好改革,需要处理好一系列关系,其中有五大关系:第一,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第二,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份的关系;第三,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第四,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第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五大关系中也有一个首要的关系,即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把二者统一起来,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第十一条至第十二条,讲作为发展和改革的保证的两大关系。一是国家安全保证,讲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改革也好、发展也好,都需要有一个国内的稳定环境和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世界和平环境,这就需要加强国防建设,而国防建设的加强又依赖于经济建设。一是思想政治保证,就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之间的关系,改革和发展都需政治思想上的保证,要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十二个关系,涵盖了社会总体以及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各个方面。第一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涵盖社会总体的,第一部分关于发展是讲生产力的,第二部分关于改革是讲生产关系的,最后两条是讲上层建筑的,一是政治上层建筑,一是思想上层建筑。所以说,十二大关系之间具有内在逻辑联系,江泽民同志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提纲挈领地抓住了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十二个关系。十二个关系中又有三个最重大的关系,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处理好这三大关系,就是要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指导下,坚持20字的基本方针,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解决好速度、效益的关系,一个是经济体制的转变,解决好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我想,全党同志都来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的这个重要讲话,用讲话所阐述的基本思想、基本原则来统一我们的思想,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实现跨世纪宏伟战略目标,就有了比较可靠的思想保证。
二、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注意研究带全局性的重大关系
有人可能说,把握全国性的大局靠中央,而我在地方或部门工作,何以有必要研究全国大局的大关系呢?处于局部地位的各级领导,所以有必要研究这些重大关系,是因为“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的。”(《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75页)只有懂得全局,才能自觉地在大局下行动,自觉地服务于和服从于全局。不懂得全局不可能做好局部的工作。邓小平同志讲东西关系时,实际上是讲大局问题。1988年他讲,“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8—279页)就是说,首先发展沿海,不仅仅是为了沿海自身,首先是着眼于全国发展大局。所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同时,邓小平同志又说:“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9页)今天, 我们提出要加快内地发展的步伐,也不仅是为了内地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是全国大局发展的需要,包括沿海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沿海要有发展的后劲,需要中西部地区原材料的开发和市场的扩大,所以内地加快发展,同时有利于沿海的发展,邓小平同志讲东西部关系时,他是站在很高的立足点上,作为战略家,他立足于全国的长远的发展。因此,沿海和内地,作为两个局部,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也要立足于大局。不立足于大局,不可能正确地解决东西部关系,如果开始的时候内地不顾全大局,沿海发展不起来,现在如果沿海不顾全大局,内地也不可能更好地发展起来。而那时沿海不能更快地发展,不利于全国的发展,现在内地如果不加快发展,也不利于全国的发展。至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直接地就是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实行权力下放,地方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和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有的地区和部门过多考虑自己的局部利益,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不力;应当由中央集中的事情集中不够,某些地方存在过于分散的现象。因此,在当前有必要强调中央权威,地方和部门都要自觉地服从全局利益。如果不顾全大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那就必然要损害全局的利益。而全局利益的损害说到最后也要损害到局部的利益,因为局部毕竟是全局中的局部。所以邓小平同志说:“要提倡顾全大局,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到底要顾全大局。”(《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82页)
处于局部地区的同志不仅要注意研究事关全国大局的大关系,还应该重视研究自己这个局部所包含的一些重大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区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对于全局来说是局部,对于局部所包含的部分来说,局部自身又是全局。毛泽东同志说:“世界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国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个独立的游击区、一个大的独立的作战方面,也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凡属要照顾各方面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75页),因此,作为局部,一方面要研究全局的大关系,同时,局部自身作为全局,又包含一系列自身的大关系,作为局部的领导者,研究、处理好你这个局部所包含的重大关系,是做好局部工作的重要条件。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都应重视研究和正确处理自身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比如文艺工作中就有一系列重大关系要处理:文艺和生活的关系,文艺和群众关系,文艺的主旋律和多样化的关系,文艺的雅和俗、提高和普及的关系,等等。搞清这些关系,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文艺政策,才能做好文艺工作。处交工作也有一系列重大关系:第一,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关系;第二,坚持原则坚持斗争和有理、有利、有节的关系;第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第四,真老虎和纸老虎的关系;第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的两手政策——既接触又遏制,相应地我们要采取两手政策——既接触又斗争的关系。龙校长有个材料,讲党校工作十一个大关系,我看有点创造性。现在讲学习邓小平理论为中心,怎么与学马列著作结合?其他象理论和实际的关系,学习理论与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关系,学习理论与学习现代化建设基本知识的关系,学习理论与联系实际的关系,联系实际中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等等,这都是党校工作中的重大关系,都得处理好。
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也包含一系列应当处理好的重大关系。十年前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阐述了一系列应当处理好的重大关系,如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关系,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全国人民共同理想的关系,道德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关系,等等。这些重大关系仍然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继续正确地加以处理。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又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要求我们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关系。
如“加强”和“改善”的关系,领导文明和群众文明的关系,思想教育和加强管理的关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虚和实的关系等等。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并正确加以处理。
三、研究和处理重大关系要自觉坚持唯物辩证法
1、坚持全面性,力戒片面性
关系就是矛盾,是矛盾两方面的关系,所以不能够只讲其一不讲其二。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处处体现了辩证法的全面性,既讲速度又讲效益,既讲经济建设又讲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既讲市场机制又讲宏观调控,既讲中央的积极性又讲地方的积极性,如此等等。当然,这种全面性同他讲话的针对性又是结合在一块的,讲话中对当前应当突出的问题加以突出,对应当防止的问题明确指出,全面性不是没有楞角。既要速度又要效益,当前存在的主要是效益问题。我们多年来工作中的教训之一是思想方法的片面性。我看我们当前学习邓小平理论也有一个完整性、准确性、全面性的问题,不要只讲一句话。邓小平说“要讲两句话”。我们不但应当记住“发展是硬道理”,还要记住“发展要讲条件、讲质量、讲效益、不是提倡不切实际的高速度。”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同时还应记住,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必须把共同富裕这个目标同先富后富这个手段统一起来。必须强调公有制为主,同时要有非公有制为辅;在讲非公有制为辅的时候,既要讲允许和鼓励其发展,又要讲正确引导、依法监督、加强管理。所以,对任何问题都力求看到两面,这样才符合辩证法,才能少一点形而上学。
2、坚持系统性,力戒孤立性
我们所面临的矛盾并不是指孤零零的一个矛盾,而是一群矛盾,或者叫矛盾群,科学概念叫“系统”。因此,处理矛盾的时候要有系统的观点,不能孤立地去处理其中一个矛盾。因为处理这一个矛盾会引起那一方面的反应、连锁的反应。为了达到系统整体的效果,要统筹安排,系统地解决矛盾。江泽民同志讲的是十二个矛盾,这十二个矛盾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只抓住其中一个不行。讲速度和效益很重要,但速度和效益的解决离不开市场和宏观调控,增长方式解决得不好,说到底是经济体制的问题,体制对方式的制约。必须将十二个问题作为系统考虑。当然,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某一方面会变得特别突出,要多下力气;另一个时期另一个地方另一方面特别突出,又需要多下一点力气。但不管怎么样,必须把它们作为系统来处理。这就是前面讲的从全局着眼。讲到“系统”,就涉及系统的要素及其结构问题。系统包含诸多要素,应努力提高每一个要素的质。一个排球队六个人,每个人都要会打,每个人素质提高,排球队才能胜利,但个体素质只是一方面,还必须讲结构,结构必须合理,都是打进攻就不行了,有二传、有主攻、有副攻,这种技术结构才合理。结构可以产生效益。整个社会的发展要求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经济的发展要求一、二、三产业的协调,还要求区域结构即东部与中西部的协调,如此等等。结构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所以,要注意要素的质,还要注意要素之间的联系,即结构,这样才达到系统整体的最佳效益。
3、坚持创造性,力戒思想保守
矛盾在运动中,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所以要不断解决新矛盾。江泽民同志在讲话的最后说:“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会不断深化,还会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各方面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所采取的方针和政策也必然会有所调整。”因此,处理重大关系,不能以为可以毕其功于一役,要适应不断变化着的情况,努力研究新情况,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尤其是在改革的关键时期,更要有这种开拓创新的自觉性。江泽民同志在这篇讲话中有三个地方讲到要有新思路、新办法,一是讲到速度和效益时,强调必须更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二是讲到农业问题时,强调要“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比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么保护农业这个弱质产业,加强农业,这是新问题;这些年对外开放主要在工业领域,农业领域要不要有较大步子来开放,也值得研究;转变增长方式,农业大有文章可做。三是讲到精神文明时,强调要“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一篇讲话三个地方强调新思路、新办法,没有用这句话但有这个意义的地方还有,象讲可持续发展时讲的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等等。所以,我们学习党的思想路线,要结合两个转变,结合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发动干部和群众讨论新的思路、新的办法。思路太重要了,一个正确的思路,可以把人们从山穷水尽引到柳暗花明;一个错误的思路,即使柳暗花明也可以重新陷入山穷水尽。民主革命时期,王明的思路老打大城市,没出路;毛主席换一个思路到农村去打,柳暗花明。毛主席晚年的思路是“阶级斗争为纲”,那思路怎么弄也是没出路,毛主席说,“文化大革命八年了,安定团结为好。”可就是安定不下来,团结不起来。思路不对,只要不放弃阶级斗争为纲的思路,永无安定团结之日。邓小平换了个思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柳暗花明。现在需要开阔、发展思路、更新观念的地方太多了。去年我到上海宝钢作了调查研究,宝钢介绍的经验使我非常受教育,特别开脑筋。比如什么叫质量标准,有省颁标准、部颁标准、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这当然都是重要标准。但他们认为,都不是最高最后标准,最高最后标准是“用户满意”标准。这就有点新思路了。过去计划经济时期,数量完成了,部颁标准达到了,就万事大吉了,至于产品卖得出去卖不出去不是我的事,我是生产单位,不管经营。现在市场经济,你说你是国家标准甚至是国际标准,人家用户用起来不灵,就不买。不买没市场,没市场就没效益,没效益企业没法生存。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得找市场,找市场就得满足用户需要。所以用户满意是最高最后标准。他们就千方百计为用户服务。又如企业管理以什么为中心,过去是以生产为中心,以物的管理为中心,用了多少原材料,出了多少产品。现在是以经营为中心,以资金流的管理为中心,投入多少赚了多少,产生多少效益。再如市场,他们说跟着市场走如履薄冰,领着市场走才是胜利。现在我们很多人是跟着市场走,市场上什么东西卖得快,我赶快生产。这很玄乎,等你生产出来市场上又多了;领着市场走,我一出来是“老子第一”,别人没有的,等你学我我又有新的了,这才能胜利。因此他们非常重视科研,研究所的力量很强,那是企业的生机和未来呵!他们的观念同我的观念差距就很大,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所以,解决问题要力求有点新思路、新办法,有点创造性,切忌以不变应万变。
4、坚持适度性,力戒绝对化
处理重大关系、解决各种问题,都要适度。度是事物质变的关节点。正确的东西、真理性的认识都有限度,过度就走向反面了。速度高点当然好,速度问题很重要,特别是对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一个较高的速度。邓小平同志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但不是速度越快越好,适度才好。所谓适度,就是在质量、效益的前提下,速度越快越好。前者是后者的制约因素,离开这个就不是越快越好。人们收入上有差别是合理的,并在一定范围内是积极的,没有差别就没有动力,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但是如果差别过度,过分悬殊以致引起多数人的消极反应和不满,那就要走向反面。改革要有一定力度,达不到一定力度,不痛不痒,不能奏效,改和没改差不多。但也不是力度越大越好,过度了,老百姓不能承受,改革就失败了。所以多数人受益原则和多数人承受原则是改革必须掌握的重要原则。出发点是群众受益,具体操作上是群众能够承受。这就要考虑改革力度问题。稳定也有个程度的问题。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程度,要求绝对稳定不可能,经济发展就不可能绝对平衡。这么大的国家要求绝对平稳不可能,发展几年,有点问题调整一下再发展。 但是又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以不危害改革和发展为前提。
5、坚持客观性,力戒主观性
什么是重大关系,是什么样的重大关系,这不是主观认定的,而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能如实反映这种存在,然后找到解决、处理这些重大关系的办法。列宁讲辩证法要素十六条,第一条讲观察的客观性,这叫唯物辩证法。所以研究和处理重大关系问题要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我们现在一些干部,不能够自觉地、有成效地研究、处理重大关系问题,我看思想作风上、思想方法上、工作方法上有点问题。主要有两个东西干扰:一是形式主义的东西干扰,那些不必要的送往迎来特别多,成效甚少的文山会海特别多,以至没有多少精力去想一些大事,议一些大事;二是事务主义的干扰,事无巨细,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来一件办一件,“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办事情抓不住要领。我想,要真正研究重大关系问题,就要解决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思想作风上的一些问题,从形式主义和事务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经常自己踱一点方步,清心静气地琢磨问题。规律就是关系,就是本质之间的关系。研究规律就是研究各种不同的关系,在关系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来。规律、关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例如工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农业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是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看不见摸不着,得经过抽象思维去想才能懂得,所以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总之,要转变作风,注重调查,勤于思考,这样,就可以逐步地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来。
(谭焰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