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精神科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纳入的时间段为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采用抽签法将选取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纳入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分别观察两组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并总结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和应对策略。结果:观察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0.00%,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患者个人因素等等,要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结论: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效降低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在处理风险因素时,要针对具体的原因来展开分析,尽可能将护理管理中的风险降低。
【关键词】风险管理;精神科;护理管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3-0275-01
近年来,精神科的护理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精神科的患者在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有时候会影响护理的效果,甚至会产生护患矛盾,对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是不利的[1]。在精神科患者的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需要引起重视,只有找到导致护理效果不理想的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法,才能够真正提升精神科的护理质量。
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精神科在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分组对比的方式来探究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中将我院精神科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纳入的时间段为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采用抽签法将选取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纳入30例患者,并且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封闭女病房)。
观察组中,患者年龄最小的25岁,年龄最大的54岁,平均(38.6±2.3)岁。对照组中,患者年龄最小的24岁,年龄最大的55岁,平均(38.2±2.4)岁。在分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得出的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可行。
1.2 方法
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模式[2]:首先,要保障充分的告知。向患者家属告知患者的病情、存在的风险、适合入住的病区,以及在开放病区存在的风险,书写沟通记录并让患者家属签名。做好安全宣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书面告知患者目前存在的风险、注意事项、防范措施以及病房的管理制度,患者家属签名确认知晓。加强风险评估。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如巡视、交接班制度等,观察病情变化,加强防范。护理过程中加强病情观察,严格落实查房、交接班、巡视等核心制度,及时书写病程记录。同时,还要从护理人员方面入手,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让每个护理人员能够准确掌握精神科护理方法,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同时也要注意保障自身的安全,进一步提升护理的安全性。
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定期对患者进行查房、观察病情变化情况等,并为患者提供日常所需和相关帮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记录不良反应类型和对应病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护理完成后,按照观察指标来记录相关数据,分别使用标准差(x-±s)和百分率(%)来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然后输入到SPSS 18.0软件中,进行t值和χ?检验,得出P值,差异有效的检验水准为P<0.05。
2.结果
观察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3例(10.00%),其中,2例患者排便困难(使用大黄苏打片、番泻叶等治疗后缓解),1例患者过敏性皮疹(督促患者勤洗澡、勤换内衣后有明显改善)。照组中有11例(36.67%)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其中,4例排便困难,3例过敏性皮疹,还有4例患者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的情况(使用安坦并加强护理后,缓解症状)。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P<0.05)。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患者个人因素等等,要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3.讨论
精神科护理管理是临床护理研究中的一项难点内容,许多精神科患者不能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难以配合,或者护理人员自身对于护理操作的熟练度还不够,都可能导致护理风险的出现,影响整个护理操作的效果,需要加以改善[3]。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很好的对这一现象进行改善,分别从患者和护理人员这两个方面入手,让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并且也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现安全护理的目的[4]。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精神科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分组对比的方式来探究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结合实验观察的结果,观察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3例,对照组中有11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P<0.05)。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患者个人因素等等,要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效降低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在处理风险因素时,要针对具体的原因来展开分析,尽可能将护理管理中的风险降低。
【参考文献】
[1]姚宁,田素英,张蕊,等.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28(07):976-977.
[2]张瑞美.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22(27):70-71.
[3]姚宁,田素英,张蕊,等.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4,09(02):44-45.
[4]李明丽.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289-290.
论文作者:许小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科论文; 风险论文; 因素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组中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