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圈中的A,B,C_培训经理论文

训练圈中的A,B,C_培训经理论文

培训圈的甲乙丙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丙丁论文,甲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时光飞逝,转眼又一年过去了,还清晰地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写《甲方乙方》时的情形,一切历历在目。现在静心思考,难道培训圈只有甲方乙方吗?

仔细想来,培训圈中不只有甲方乙方,而是甲乙丙丁四方。我们常常把企业中的培训经理们当成甲方,其实,在企业中,培训经理或者说整个培训部门,哪怕是企业大学,都是“乙方”,而真正的甲方是——企业。培训公司则是情况复杂的丙方,最自由的似乎是作为培训师的丁方。

甲方: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在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培训经理专业认证”项目的课堂上,每位老师都会反复强调“培训要上接战略、下接业务,目的是改善绩效”,在实施过程中如果仅靠培训经理的推动,实现这一目标几乎是天方夜谭。

一位参加“培训经理专业认证”的同学曾经跟我说:“李老师,参加这个项目让我对未来有了希望,可回到企业里,却很灰心。我们的老板和人力资源总监不懂培训,跟他们说也说不清楚,真想拖着他们来这里上上课……”

真是这样吗?首先,我不认为老板和人力资源总监“不懂”培训。他们可能不懂怎么去做培训,但他们肯定懂得哪些事情对企业有好处,特别是企业的老板。如果老板不懂培训,那只能说明他没有看到培训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所以,培训成了企业的成本,既然是成本,当然能省就省。其次,如果老板懂培训,要你干什么?

乙方:左右为难

再看我们的培训经理们。在培训市场上,作为“甲方”的培训经理看起来很“牛”,可其实在企业中,他们大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有的培训经理自嘲说:“我们不过是搬桌子的。”

《2012中国企业培训经理人职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培训经理们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颇大:60.48%的培训经理想要参与管理层会议,实际只有25%的培训经理能够做到;而他们中54.84%的人都在做培训的组织协调工作。

另一方面,培训经理在采购师资时,面对各种“第一人”、“大师”也常常无所适从。一次课上,学员问我:“公司针对技术人员要开设沟通技巧的课,我安排一位曾经给销售部门讲过此课并反馈良好的老师授课,没想到效果差到技术部门的总经理要求取消课程。”

同样的课程,同样的老师,为什么效果会完全不同?道理很简单,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不同,性格也不太一样。培训经理事前没有做好调查分析,出现这种情况也不意外。由此看来,这个“乙方”还真是“左右为难”。

丙方:人生若只如初见

说到作为培训公司的丙方,情况复杂又敏感,不便多说。我只解释一下为什么会用了“人生若只如初见”这样一个比喻:很大程度上,培训公司在“接单”时,就如同在与客户“谈恋爱”,而一旦合同成交,“结婚”的人却是“老师”,这一场恋爱该怎么谈呢?

丁方:潇洒走一回

终于说到“丁”这个角色了。丁方好似最潇洒,甚至很多企业里的人都开始“下海”做培训师。在培训圈子里,常会听说某老师很“火”,一年能接200多天课,可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过,在这200天背后,这位老师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且不说做老师的辛苦,我相信绝大多数老师都希望能得到“好”的评价,可现实中,会遭遇很多无奈。我曾去一家企业讲“组织的招聘战略”,课前反复沟通,对方传递的信息是要针对企业高管,从战略的层面讲招聘的价值。结果,一到现场我就“惊呆”了,因为来听课的有将近80人,上至企业高管,下至招聘专员。授课过程中,不断有学员就招聘技巧操作层面的内容提问。作为授课老师,我不得不现场回答,而企业的培训经理递纸条要求我不用搭理。这样,我是左右为难。虽然培训后评价挺好,但我内心沉重,因为我很清楚,这一天课程中,至少有一半的人听了“没用”。遇到这种事情,想要“潇洒”也很难了。

要做好培训,甲乙丙丁都应该认清自己的角色和职责,互相支持配合。而在这几个角色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乙方”——培训经理,他的专业程度,决定了整个培训项目成功与否。

标签:;  

训练圈中的A,B,C_培训经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