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类药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用药分析论文_郭静娟,杨少钦

(1河北省邢台市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庞分公司东庞医院妇产科 河北邢台 054201)

(2河北省唐山市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9)

【摘要】目的:探究抗真菌类药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用药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6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实验组30例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实验组治疗前后症状表现及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首次治疗及维持期治疗后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期治疗后较首次治疗症状改善更加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真菌类药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各症状,复发率低,缩短了治疗时间,值得临床采用与推广。

【关键词】抗真菌药物;念珠菌性阴道炎;用药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6-0075-02

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为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非常高,占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85%~90%,该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影响到女性身心健康,极大降低了生活质量。鉴于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因复杂、预后较差,使治疗更加棘手。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6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抗真菌类药物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6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白带真菌学涂片镜检为阳性,均出现外阴瘙痒、灼烧感、白带凝乳状等症状表现,排除了疑似恶性肿瘤、精神疾病、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病例,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年龄28~47岁,平均年龄(37.5±2.5)岁,病程1~4年,平均(2.5±1.2)年;对照组患者年龄29~44岁,平均年龄(36.5±2.2)岁,病程1~6年,平均(3.5±1.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包括年龄、病程、症状表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阴道冲洗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抗真菌类药物,首次口服用药伊曲康唑(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67)20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3d,同时外用硝酸咪康唑栓(湖北东信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191),400mg,每日1次,连续应用3d[1]。用药1周后,真菌学涂片显示阴性者进入维持期治疗;涂片显示阳性者继续按照上述方法治疗。维持治疗是在每次月经周期首日服用伊曲康唑200mg,每日1次,月经结束后外用硝酸咪康唑栓400mg,每日1次,以上药物均连续应用3d,用药后进行真菌学评价,治疗3个月后再次开展真菌学评价[2]。

1.3 观察指标与随访

①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开展真菌学涂片检查;②随访时间为每次治疗的1周后,治疗结束后的3个月后。

1.4 疗效判定

临床症状消失、真菌学涂片镜检阴性,视为治愈;症状明显缓解,真菌学涂片镜检为阴性,视为有效;症状无变化或者加重,真菌学涂片镜检为阳性,视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5.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数据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检验标准为0.05,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验组各治疗阶段症状表现

首次治疗后及维持期治疗后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期治疗后较首次治疗症状改善更加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全部治疗3个月后真菌学涂片镜检均显示阴性,无1例复发。详见下表1。

3.讨论

念珠菌性阴道炎治疗分为口服抗真菌药物及局部外用药,两种治疗方法使用的药物不同,在疗效上也存在差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采用局部用药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口服抗真菌药物联合局部外用药方法治疗,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了两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的优势。念珠菌是一种常见真菌,念珠菌中的白色念球菌是诱发阴道炎的主要菌株,分布在阴道黏膜外层,还广泛存在于口腔黏膜、肠道黏膜内,在人体这几个部位相互作用、相互感染[3]。与此同时,念珠菌还存在于女性配偶的生殖道内,通过性交传播[4]。由此,建议女性不要过度性生活,在治疗的同时建议配偶也应用抗真菌药物。局部治疗依然依然是念珠菌阴道炎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是非常容易复发,治疗效果不显著[5]。使用伊曲康唑,可以迅速作用于局部炎症,同时可以灭杀口腔、肠道内的真菌,与硝酸咪康唑栓联合应用,内服外用,可以减少疾病复发,从而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本组患者全部治疗3个月后真菌学涂片镜检均显示阴性,无1例复发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抗真菌类药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采用。

【参考文献】

[1]伊再提·外力.抗真菌类药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用药调查与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4:40+48.

[2]张佳洁,梁淑青.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5,10:87-90.

[3]倪海峰.念珠菌性阴道炎联合用药治疗60例疗效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3,02:191-192.

[4]张楠,王新颖.伊曲康唑与硝酸咪康唑联合用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作用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3,02:119-120.

[5]祁文瑾.妊娠期阴道念珠菌病原学分析及其药敏研究[D].浙江大学,2010.

论文作者:郭静娟,杨少钦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6

标签:;  ;  ;  ;  ;  ;  ;  ;  

抗真菌类药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用药分析论文_郭静娟,杨少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