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共产党员信仰纯洁性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纯洁性论文,保持共产党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仰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证。为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员教育、保持党员信仰纯洁性,我们先后赴北京、青海、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等开展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6场,访谈党员干部群众110人。同时,在承担子课题调研任务的相关省市、国有企业和高等学校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62479份,收回有效问卷156404份。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此报告。
一、党员队伍信仰纯洁性的现状
近年来,党中央对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作出一系列部署,各级党组织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重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当前,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好的,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是坚定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党员队伍信仰纯洁性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大多数党员信仰纯洁、理想信念坚定,极少数党员信仰动摇、信仰缺失、信仰多元。调研中大家认为,绝大多数党员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遍认同。问卷调查显示,63.7%的人认为绝大多数党员信仰坚定,25.5%的人认为多数党员信仰坚定。同时,也有一些党员的信仰出现了问题。有的信仰动摇,对党的奋斗目标信心不足;有的信仰缺失,精神空虚、思想“抛锚”;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热衷于求神、拜佛、占卜、看风水。
大多数党员党性观念强、与党保持一致,极少数党员政治意识不强、组织观念淡化、纪律性较差。大多数党员对党忠诚,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党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能够及时主动完成。同时,调研发现,一些党员不愿意服从领导,不遵守党的纪律;一些党员缺乏责任意识,对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不敢斗争;有的党员对党组织缺少归属感、认同感。
大多数党员价值取向正确、利益诉求务实,少数党员入党动机不纯、功利化倾向严重、价值观扭曲。调研发现,多数党员能够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调查问卷显示,在入党动机上(可多选),为了理想信念的占69.6%;基于既为党工作,也有利于个人发展而入党的占48.6%;组织上动员的占19.8%;同时,也有一些党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价值取向错误;一些党员入党动机不纯,把入党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途径。
大多数党员追求先进优秀、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极少数党员引领作用不强、榜样作用不好、形象口碑不佳。无论是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还是在日常工作当中,广大党员创先进、争优秀,以实际行动彰显着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同时,也有一些党员宗旨观念不强,忘记了党的群众路线,甚至违反党纪国法、腐化堕落,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二、开展党员信仰教育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把教育作为保持党员信仰纯洁性的重要途径,广泛开展党员信仰教育,使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宗旨观念得到进一步加强。
抓住根本,始终把理论武装放在首位。各级党组织采取组织宣讲团、举办研讨班、集中轮训等一系列举措,对党员进行党章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培训,重点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引导党员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围绕中心,开展集中性学习教育活动。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在全国农村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等。这些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引导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使广大党员在感情上认同党、政治上信仰党、行动上与党保持一致。
贴近实际,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广泛开展知党、爱党、兴党教育。在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期间,分别开展了“我为奥运做什么”大讨论、“世博先锋行动”、“迎亚运创文明,党员当先锋作表率”主题教育活动。全国组织系统开展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学习教育活动。这些主题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党性观念、服务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示范引领,用先进典型教育激励党员。近年来,中央先后推出了沈浩、杨善洲、李林森、郭明义等一批重大典型,表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了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各地也推出一批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进行教育,使广大党员产生共鸣,收到了良好效果。
创新载体,多渠道开展党员信仰教育。各级党组织通过组织党员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体验式教育、重温入党誓词、举办“党在我心中”主题演讲等一系列活动,丰富党员信仰教育形式,激发党员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怀。充分发挥现代信息传媒作用,大力推动党员教育上电视、上手机、上互联网,增强了教育的活力和吸引力。
人文关怀,寓党员信仰教育于管理服务中。各地各部门把党员信仰教育与党员管理、服务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措施关怀、帮扶党员,提高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激励党员真心实意地跟党走、为党工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
建章立制,促进党员信仰教育规范运行。中央切实加强党员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制定出台《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等,对开展信仰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把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宗旨教育贯穿于党委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和各类党员学习培训班中,并建立党员经常性学习制度,使信仰教育常态化。
三、党员信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级党组织在加强党员教育培训、保持共产党员信仰纯洁性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中央的要求和党员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差距。
对党员信仰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地方党组织对当前党员信仰状况不了解,对加强党员信仰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认为是“软指标”、“看不见”、“不好抓”,缺乏主动性、积极性。问卷调查显示,26.5%的党员认为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层党组织重视程度不够,23.1%的党员认为所在党组织开展了理想信念教育,但内容较少。
党员信仰教育没有形成体系。对党员信仰教育,没有从内容、形式、方法、载体、制度上建立起完善的体系。不少党员反映,目前理想信念教材设计缺乏科学性、层次性,不能满足党员的现实需求。问卷调查显示,认为信仰教育教材种类多、切实管用的只占44.9%,其余的认为种类少或不管用。
党员信仰教育的针对性不强。不少地方党员信仰教育偏重理论说教,讲原则概念的多,具体深入分析的少,不能有效解决党员思想实际问题;理论教育的内容与实际脱节,言教与身教不一致,缺乏说服力和可信度;选树典型,有的缺乏感染力和可学性,未能做到入脑入心。
党员信仰教育方式尚需改进。一些单位党员信仰教育的形式单一、枯燥无味,学文件、听报告、写心得、谈体会等传统做法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广大党员的需求。问卷调查显示,61.5%的党员认为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居各类问题之首。
党员信仰教育覆盖不够广泛。随着党员流动性增强和新的社会阶层党员增多,党员的信仰教育存在薄弱环节和空白点。调查显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校的党员受党内教育力度较大;农村党员、非公企业党员、社会组织党员、离退休党员受党内教育力度较小,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挂空挡”现象。
党员信仰教育保障有待加强。一些地方党员教育工作队伍不够健全,力量配备不足。一些基层党务工作者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难以激发党员的学习兴趣。一些地方开展党员信仰教育,缺少必要的教材、场地。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地区、偏远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员教育经费缺口较大,不能保证教育正常开展。
四、新形势下加强党员信仰教育的意见建议
保持党员信仰纯洁性,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重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共同努力。参与座谈、问卷调查的党务工作者、党员和专家学者对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保持党员信仰纯洁性,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开展集中教育,增强信仰教育的感召力。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坚定广大党员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信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统一到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上来;二是加强宗旨教育,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是加强能力建设,大力开展业务知识、岗位技能教育培训,引导和激发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四是加强道德修养,引导广大党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推进理论学习,筑牢信仰教育的理论基础。一是抓好党的基本理论的学习。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从理论高度保持信仰纯洁性。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广大党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信仰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宣传。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不断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信仰理论的前瞻性研究,形成一套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相统一的党员信仰教育理论体系。
注重实践活动,提高信仰教育的实际效果。一是广泛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向党旗说句心里话等仪式教育。二是积极服务人民群众,自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三是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等形式开展党员信仰教育。同时组织党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
加强监督管理,提升信仰教育的约束力。一是严把“入口”关。认真贯彻发展党员工作十六字方针,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从源头上保持党员信仰的正确性和纯洁性。二是畅通“出口”,认真落实党员干部任期制、问责制、罢免制,净化队伍。三是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加强监督,运用反面教材进行警示教育,不断纯洁党员的信仰。
创新方式方法,提高信仰教育的操作性。一是创新教育手段,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信仰教育的现代化。二是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把最新的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注入党员教育内容中,做到寓教于乐。三是积极探索更加务实管用、灵活多样的党员信仰教育方法和途径,激发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内在动力。
强化基础保障,发挥信仰教育的资源优势。一是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注意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等开展党员信仰教育。二是选调信仰坚定的党员干部从事党员教育工作,建设信仰纯、业务熟、靠得住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三是采取财政拨款、党费补助、渠道多元的办法,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各级党组织有足够的经费开展党员信仰教育活动。
健全体制机制,确保信仰教育的长效性。一是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纪检、宣传、党校等部门共同负责,各级党组织齐抓共管的党员教育工作体制。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信仰,发挥表率作用。二是各地各部门加强沟通、协调、互动,进行一些大选题、大策划、大协作,共同开展教育活动,努力形成信仰教育整体推进的良好格局。三是广泛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评比活动,激发党员学先进、当先进的动力,增强党员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四是建立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特别要做好关怀帮扶老党员、困难党员的工作。尊重和保护党章赋予党员的权利,正确看待和尊重党员对正当个人利益的需求,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