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功能浅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核心论文,体系论文,政治论文,价值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到“兴国之魂”的战略高度加以强调,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崇高的政治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党和国家的发展理念、发展路径的基本选择,又反映了对广大人民群众精神追求和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以及应对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深入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最大的政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功能就在于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国力。 一、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要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党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取得的重要政治文明成果,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的根本问题,深化了党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为党推进事业发展树立起了一面精神旗帜。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它昭示一个政党的行动目标和行动纲领,关系一个国家、民族、政党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同任何一个政党一样,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理论建设,强调旗帜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曾明确提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②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之上,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次党代会都强调“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③。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提出,并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确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一面精神旗帜,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担负着为党所领导的事业“举旗定向”的重要使命。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航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解决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体现了党和国家的价值追求。换言之,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依然具有鲜明的科学真理性,这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依据。实践也证明,能否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是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近代中国,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瓜分和凌辱;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被人称为“东亚病夫”,不少人担忧中国会亡国灭族。面对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艰苦求索,不懈斗争,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各种主义和主张纷纷粉墨登场,但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唯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救民于水火之中,救国于危亡边缘,拯救了国家,挽救了民族,取得了胜利。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用各式各样的手段试图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动摇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比如,借口马克思主义是产生于19世纪欧洲的革命理论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不适论”,借口苏东剧变宣扬马克思主义“不灵论”、“无用论”,肢解、曲解、误解马克思主义,人为制造早年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对立、马克思与恩格斯对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立,等等,其根本意图就是否定和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因此,当代中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批判力,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划清界限,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航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反映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描绘了人们美好生活的蓝图,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应该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目标,指出人民的前进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④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⑤。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危险之一就是源于理想信念缺失的精神懈怠。理想信念是“总开关”。理想信念是人们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因此,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引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途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而奋斗。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风貌。事实表明,任何国家都需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团结人民、支撑国家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历经实践的洗礼,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成为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和力量源泉。民族精神应和时代精神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都已融入伟大的民族精神中。时代精神体现了社会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融相生,二者共同绘就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图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这种精神承继民族传统,顺应时代潮流,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激励着中华儿女努力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行为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民道德底线,底线缺失就会丧失国格人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领域,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各个层面,概括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为全体社会成员审视善恶美丑,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遵循。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确立了人们行为的基本价值尺度。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有助于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基本行为规范,倡导良好的行为价值取向。 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政治文明成果,仅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框架体系,用它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实践中将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与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相结合,善于用民族的大众的时代的话语体系加以表达,做好认知疏导和情感疏导工作,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做到不动摇、不游离、不偏废。 二、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发展和优势彰显 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都是该社会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和统领作用的价值观念体系,隶属上层建筑,是其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不例外,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支配和统领作用,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思想有机统一的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精髓,又承继了中华民族传统价值思想的精华,把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系统地整合在一起,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内在规定,是传统文化价值精髓在当代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另一现实政治使命就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发展和优势彰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回应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复杂斗争的现实挑战。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彼此交流、交融、交锋,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构成严重冲击。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意识形态建设面临严峻挑战。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处在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前沿,从来就不曾风平浪静。我国同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本质上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较量。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输送和灌输以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为主要内容的资产阶级价值观,企图引导认同其价值观念,进而实现其和平演变的战略图谋。进入21世纪,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手段愈加隐蔽,主要借助文化消费、影视作品、学术讲座、宗教活动等途径,通过学术思想、社会思潮、生活话语等加以影响。近些年来,新自由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普世价值思潮、宪政民主思潮等此起彼伏,反映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存在,是当代中国社会思想意识领域的一个基本现实。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一基本现实背景里,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冷漠”现象,即公众在有选择权的条件下,丧失政治的意识和信心,缺乏政治的责任和兴趣,政治参与热情与参与程度滞后于现有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和发展水平。这种现象固然有其深刻的历史和认识根源,并早已有之,但从本质上讲,反映了与社会主流意识相冲突的消极行为态度。这就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引导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实现意识形态斗争由被动的应付到主动建设的转变,以有效应对资本主义的价值渗透,培育公众参与政治的自觉主动意识,激发公众参与政治的热情,消除“政治冷漠”,夯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有高度的价值认同,这也正是社会主义在实践发展中遭遇挑战最集中的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疑将从社会主义深层的价值属性上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制度层面有多重属性与规定,内含着统一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在经济制度方面,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政治制度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在体制层面,坚持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这些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加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支配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构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有了这个“魂”,既不会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会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只会更坚定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在前进中巩固,在发展中完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阔步向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不断开辟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且日益彰显出无比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制度化建设,又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以充分彰显,维护了社会稳定。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⑥。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具有优越性,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取向上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制度的核心价值区别于资本主义或别的社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实践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然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和体现。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为例,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中有民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也十分重视民主,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⑦,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之一,但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同资本主义的民主有质的区别。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上是选举民主、议会民主,实质上是金钱民主、少数人的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实质上是人民民主、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是真正的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在实践中既充分借鉴人类历史上各种民主形式的合理因素,同时又探索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等体现社会主义特色和优势的民主形式。协商民主对于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充分协商、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有重要意义,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优势和特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了协商民主在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方面的作用,体现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势。总结历史经验,可以得出,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十分珍视民主,始终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才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方向,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在实现民主方面的制度优势。 三、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国力和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文化建设,提升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是参与和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价值属性,富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党在推进文化建设,尤其是推进社会主义价值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党的十七大立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部署,并在其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八大在部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体任务时再次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否文化强国,根本是要看国家和国民的精神面貌与状态,要看国家和民族是否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是否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关键是看国家民族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水平。可见,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建设文化强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又一政治使命所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人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追求。从哲学意义上讲,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把人民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必须有共同的思想基础、理想追求、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当代中国,要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必须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即一致的价值观,使人们超越民族、血缘、语言、地域的差异,超越阶层、行业、职业、利益的区分,增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向心力和归属感,不断巩固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凝聚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根本前提,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力的国家,难以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不可能占据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而文化的力量,归根到底来自核心价值体系力量,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和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文化的竞争,根本上是不同价值体系的竞争。一个国家、民族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感染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创新理念,培育创新文化,必将有助于让一切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创新的热情充分焕发,使中华民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一些人淡化、否定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强调指出,有人把改革定义为往西方普世价值、西方政治制度方面改,否则认为就不是改革。这是偷换概念,曲解我们的改革。我们当然要高举改革旗帜,但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⑧。毋庸置疑,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任何改革创新都会误入歧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文化影响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对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古以来富有独特魅力。但时至今日,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我国的发展中大国地位和世界渴望了解中华文化的愿望还不相适应。如何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充分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益价值,不断从丰富的实践中汲取营养,努力展现我国文化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并且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抵制文化渗透,扩大我国文化影响力。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提出“软实力”概念的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阐发软实力时曾指出:“何谓软实力?它是一种依靠吸引力,而非通过威逼或利诱的手段来达到目标的能力。这种吸引力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理念和政策。当一个国家的政策被外界视为合理时,其软实力也会相应增强。”⑨这就是说,软实力本质上就是一种吸引力,文化软实力必然意味着文化的吸引力。提升文化软实力,要义之一就是要增强文化吸引力。近些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注重提升文化软实力,提出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最为鲜明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其建设实践不容置疑能增进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比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国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和谐发展,在国际战略关系调整中倡导世界各国和谐共处,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和谐的价值理念以及转化而成的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外交政策,为中国在国际社会赢得普遍赞誉,增进了中国在世界范围的国际亲和力与影响力。事实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中华文化吸引力的现实之需和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文化强国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何为文化强国?缺乏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不能算是文化强国,仅有文化产业,但文化没有转化成为一种影响、塑造国民的力量,也不能称之为文化强国。文化强国的建成,不仅是文化事业的繁荣,文化产业的壮大,更重要的是要看有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文化环境,有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文明素养,有无自尊、自信、理性、平等、包容、开放的社会心态。换言之,看一个国家是否文化强国,不是看其文化的历史悠久程度,也不是看其文化样式种类的多少、文化产品的数量多寡,本质上是看其主流文化是否深入国民的灵魂深处,是否确立为社会的核心价值,民众是否认同这样的核心价值。例如,要克服“政治冷漠”现象,就要加强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为公众的政治参与提供文化氛围。因为政治文化的状况直接影响公众的政治参与,对公众的政治生活具有强大的精神支配作用。公众一旦认同这样的文化,就能增强政治参与意识,激发政治参与热情,提升政治参与能力,进而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可见,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不能就文化建设本身谈文化建设,而是要抓住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和内核。 同时,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在任何一个文化体系中,价值观都是文化的核心所在,从根本上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制约着文化的发展。也正是立足于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现阶段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最大公约数,表明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必将有助于牢固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防止因中国历经数千年发展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政治文化影响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政治冷漠”,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等若干政治要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切实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肩负着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政治使命,这种使命是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11)逐步实践和彰显的。美国学者约翰·罗尔斯认为,共识的目标即政治的正义观念,本身就是一个道德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际上是以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念体系存在的一种政治态度,凝聚社会共识就是社会成员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对其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政治认同,这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实政治使命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客观依据。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1页。 ②《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54页。 ③《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页。 ④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页。 ⑤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2页。 ⑥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5-26页。 ⑦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5页。 ⑧见《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 ⑨约瑟夫·奈:《软实力》,马娟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前言Ⅻ页。 ⑩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1-32页。 (1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1页。标签:软实力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政治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人民民主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制度文化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