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田红花油茶繁殖栽培技术_油茶论文

宛田红花油茶繁殖及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油茶论文,栽培技术论文,田红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宛田红花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原产广西临桂县宛田乡已有百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广西桂林市的临桂、灵川、兴安等县,种植面积达826.5

,是桂北特有的经济林树种和园林观赏植物。具有较高的园林绿化观赏、食用和药用价值。

      宛田红花油茶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m树姿半张开,分枝密度中等,嫩枝无毛。树皮光滑,黄褐色,小枝粗壮。叶革质,深绿色,阔椭圆形或长圆形,叶片水平过稍上斜着生,叶缘有细密的锯齿,侧脉6~7对。花单生枝顶,有性系,2~3月开花,粉红至深红色,花瓣6~7片杯状开展。果梨形,木质,黄褐色10月成熟,。宛田红花油茶树形优美,叶色深绿,早春开花,红艳美观,宜在庭园、公园、广场中栽培观赏。

      实生繁殖及栽培技术

      以播种育苗为主即种子直播或育苗后选苗移栽可按双行条栽茶园规格种植,每穴2~3株。种子10月底成熟,采后不能暴晒,需放在干燥荫凉通风处阴干脱壳筛选纯净种子,用润沙贮藏。春季用直播法育苗,发芽率60%~70%。1年生可出圃造材城市绿化宜用大苗,需移植后培育2~3年,行道树需培养5年以上。砧木的品种以油茶为主,2~3年以上生的油茶为主。

      苗木栽培及造林

      苗木培育要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并有良好灌溉条件的耕地,苗床整齐后,先喷洒除草剂,再铺垫土壤厚度3~4cm。苗圃地整好后要重施有机底肥或复合肥。苗木长成后再选择健康、无病虫、根系发达的优良苗木造林。时间以立春至雨水或10月选阴雨天,土壤湿润时定植。初植密度每667

种70~80株,后疏除部分苗木保持每667

种植40~50株为好。幼龄期实施分段修剪培养树冠。

      温湿度 宛田红花油茶喜欢温暖多湿,不耐寒冷适宜在年均温度15℃~18℃年降雨量1000 mm条件下生长,生长期260 d左右。温度高,湿度大,开花多,则寿命短;温度低,湿度低,开花少,则寿命长。因此在茶花种植时要求空气有一定的湿度空气中水分子多,植株生长便会旺盛。在地面及空气干燥的情况下,可经常喷水以保持湿度。

      土壤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喜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不宜在中性和碱性土壤种植,pH值在4.5~6.5之间要求肥沃的排水性能良好及渗透性好的基质,黏性重的土壤或积水地段的生长环境会导致植株霉烂枯萎而死。

      光照 宛田红花油茶喜朝阳、忌西晒。光照适宜,光合作用好,花蕾花朵长得好,春季、秋季阳光不直射,最适宜宛田红花油茶的需要。幼树耐阴大树需充足阳光,才能正常开花结果。不能种植过密,郁闭度以0.7~0.8较为适宜。生长发育较慢,寿命长,盛产期可维持50年以上。

      施肥 要求每年施2~3次有机肥,如骨粉、草木灰、油粕等,以氮肥为主,并适量施过磷酸钙或氯化钾,每667

氮肥10~15 kg,磷肥30~35kg,钾肥10~20 kg。修剪树冠以自然开心型为宜,适当疏删,使疏密适度通风透光即可。7~8月施1次磷钾肥以促进开花结果。

      采收及处理方法

      采用人工摘球果,避免损坏,在平坦处均匀铺开日晒,使球果开裂后收集茶籽。采收时间要准确,在10~11月进行出籽率约为28%左右。留种球果,只晒1d,然后阴干,待其开裂后收集种子。贮存在湿润、低温、通气的环境中。采收规律:先高山,后低山;先阳坡,后阴坡;先水肥好的,后水肥差的;先老树,后幼树。

      无性繁殖技术

      每年4~6月采用半木质化的嫩枝进行扦插,每穗保留2~4个叶芽,插入沙内插前下端点蘸生根粉溶液,每天叶面喷雾,保持湿润。3~4周可发根成苗2个月后可移至圃地培育2~5年生后,出圃供绿化用。

      适期在梅雨季节后4~6月间进行,土壤温度约20℃~25℃。插穗可取长度约8~12 cm,保留2~4片叶子。剪取后可直接扦插,若留置超过1h时须先行浸水保鲜于40h内扦插完成。扦插入土1/3~11/2深度即可。

      对于繁殖材料少的可采用此法。适期可于2~3月或6~7月间进行。接穗可取2年生的充实枝条,每节留1芽1叶切取叶部切除仅留1/3即可。砧木必须培养生长强健壮。采用嫩枝劈接法,用刀片将芽砧的胚芽部分割除在胚轴横切面的中心沿髓心向上纵劈一刀,然后取红花油茶接穗一节也将节下基部削成正楔形立即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裂口的底部,对准两边的形成层,用棉线缚扎,套上清洁的塑料口袋。约40d后去除口袋,60d左右才能萌芽抽梢。

      方法简单,全年均可进行但以4月或6月最为适宜。梅雨季选用健壮无病虫害1年生枝条离顶端20 cm处,行环状剥皮,宽1 cm用腐叶土缚上后包以塑料薄膜,约60d后生根,剪下可直接栽培,能获得较大苗木,成活率高,但不能获得大量苗木。

      外植体常用实生苗经常规消毒后切成1 cm长接种在添加激动素1 mg/L、6-苄氨基腺嘌呤1 mg/L和吲哚乙酸0.1 mg/L的MS培养基上经4周培养只形成愈伤组织,而不形成芽。再转移到新的培养基后,开始形成4 cm的单个枝条然后在吲哚丁酸0.5 mg/L溶液中浸泡20 min,再转移到1/2 MS培养基上4周后长根。在长根培养基上生长8周后将苗移栽到装有珍珠岩和泥炭的盆中。

      大棚栽培技术

      设置隔离带,控制温度、水肥管理,小型机械护理作业化学和物理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方便科学管理,能减少污染,园地环境安全,提高产量。可提供园林绿化苗木、切花和庭园摆设观赏花木。

      塑料大棚选用钢管做构架棚体东西走向,一般单栋宽5.5 m中心高1.8 m,边缘高1.1 m,长宽视株数而定,一般667

栽1500~1800株。选用蓝色无滴盖膜上覆黑色遮阳网,遮光率60%~70%。

      棚内管理技术

      大棚便于观察生长习性、抚育管理、修剪养护、防治病虫害及采收等工作。栽种前不必施足底肥,定植时不宜过密,株行距各为50~60 cm。栽好后,浇透水。大棚内适宜生长温度18℃~25℃,湿度为80%~85%。白天通风降温晚上使棚内不低于15℃,可在棚上覆盖草帘保温做到夜盖日揭。保持棚内空气流通。如通风不好,易受红蜘蛛、蚧壳虫等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杀虫。

      联系电话:13978311622

标签:;  ;  ;  ;  ;  ;  

万田红花油茶繁殖栽培技术_油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