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退行性变X线诊断价值与临床价值分析论文_张剑波

张剑波

无锡市祟安区上马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4000

【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退行性变X线诊断价值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CT检查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X线检查进行诊断。结果:观察组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经X线平片检查出46例骨质增生(162个椎体),椎间隙变窄、椎间隙变宽、椎间隙前后平行、椎间隙前窄后部变宽占椎间隙病变的百分比分别为10.00%、16.67%、25.55%、47.78%,对照组CT检查直接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膨出、突出、脱出等征象,占椎间隙病变的百分比分别为61.11%、34.44%、4.44%,而占椎间盘退变百分比分别为49.38%、34.38%、16.25%。结论:X线平片检查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显示椎间隙变窄、椎间隙变宽、椎间隙前后平行、椎间隙前窄后部变宽均有显著特征,可为间接诊断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行性变;X线;诊断价值;临床效果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多数发生于中老年人,本文为了分析腰椎间盘退行性变X线诊断价值与临床效果,对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进行研究,以供临床研究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椎间隙病变90个)和观察组(60例,椎间隙病变90个)。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腿痛,行动困难、跛行、双下肢麻木、无法站立、下肢放射痛。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42:18;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60岁,平均年龄(29.58±2.35)岁;最短病程1周,最长病程21年,平均病程(2.35±0.45)年;外伤史:23例扭伤,17例重物压伤,20例摔伤。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40:20;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58岁,平均年龄(28.98±2.27)岁;最短病程1周,最长病程20年,平均病程(2.28±0.43)年;外伤史:25例扭伤,16例重物压伤,19例摔伤。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病程、外伤史等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CT检查进行诊断,CT扫描前让患者了解检查过程,叮嘱其扫描时禁止携带金属或其他高密度物品;设置好显示野、层厚、间隔、X线剂量等参数,先扫描侧位或正位定位像,然后确定基线、扫描范围,最后完成扫描。

观察组:采用X线检查进行诊断,确定摄影位置后进行X线摄影,定好最佳照片位置和曝光条件;根据腰椎具体情况选择尺寸大小合适的胶片,固定胶片,校队X线中心,患者体位安置妥当后即可曝光摄影,摄影结束后将体位和位置名称及照片曝光条件等做好详细标记。

1.3 观察指标

统计观察组的X线平片不同椎间隙改变(变窄、变宽、前后平行、前窄后部变宽)和对照组的CT不同椎间盘退变(膨出、突出、脱出)占椎间隙病变的百分比,L1-2 、L2-3、L3-4 、L4-5 、L5-S1和CT不同椎间盘退变(膨出、突出、脱出)占椎间盘退变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18.0版处理,计量资料,用( )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卡方检验。如果存在p<0.05则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查椎间病变结果

X线平片检查出46例骨质增生(162个椎体),共90个椎间隙病变,其中椎间隙病变类型包括变窄、变宽、前后平行、前窄后部变宽几种;经CT检查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膨出、突出、脱出等征象。观察组的X线平片椎间隙改变和对照组的CT相应椎间盘退变比较详见表1:

表1: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查椎间病变结果

2.2 CT检查椎间盘退变情况

CT检查60例患者均有不同情况的椎间盘退变,同时具有椎间盘膨出和突出的患者有13例,同时具有椎间盘突出和脱出的有2例。共160个椎间盘退变(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其中5个椎间盘出现真空征,4个椎间盘退变后显示弧形、钙化(点状或条形)。椎间盘退变以膨出和突出为多见,脱出为少见,椎间盘退变主要发生在L4-5,其次是L3-4和L5-S1,具体情况见表2:

表2:CT检查椎间盘退变情况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骨外科疾病,其发病机理十分复杂,椎间盘退行性变使其基本病因[1]。

一般情况下,腰椎正侧位X线平片不能直接显示椎间盘退变(如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脱出)的详细情况。但是,X线平片检查可明确显示椎间隙改变情况,以此作为椎间盘退变的间接征象[2]。从本研究结果表1中可以看出,X线平片检查显示出共90个椎间隙发生改变,如椎间隙变窄、变宽、前后平行、前窄后部变宽等。同时,经CT确诊所有患者均有相应椎间盘的退变。以往临床上诊断椎间盘退变的依据为X线平片检查所显示的椎间隙变窄,以及其他X线征象。本研究中X线平片检查显示8个椎间隙变窄,占椎间隙病变的百分比为10.00%。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晚期改变表现为椎间隙变窄[3],笔者认为如果X线平片检查出椎间隙变窄、变宽、前后平行、前窄后部变宽等椎间隙改变时,均可间接诊断为相应椎间盘退行性变。

CT检查可直接扫描出不同种类型的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如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脱出。分析本研究结果,X线平片检查显示出的椎间隙改变仅为90个,而经 CT检查证实均有160个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同时还显示出5个椎间盘出现真空征,4个椎间盘退变后显示弧形、钙化(点状或条形)。由此可知,CT检查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检查,并能准确显示出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的真空征、椎间盘钙化等征象。分析本研究结果表2,发现不同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类型中以椎间盘膨出最为多见(79个),其次为椎间盘突出(55个),椎间盘脱出则较为少见(26个)。这主要是由于年龄的增长,椎间盘渐渐萎缩和变薄、变性,并发生椎体周围弥漫性膨隆的变化[4]。因此,具有高分辨率的CT检查极易发现椎间盘膨出。因为严重的外伤促使椎间盘破裂,部分髓核通过破裂缺损处向外突出,从而导致椎间盘突出的发生。椎间盘膨出及突出最长见于40-60岁的成年男性和L4-5椎间盘,这主要是因为受椎间盘变性、重力和运动等因素的影响[5],由于下部腰椎间盘是承受压力最重的地方,故L4-5椎间盘最易损伤和发病。当突出的髓核穿过中央有裂隙的后纵韧带后,从而使髓核组织进入或游离于椎管内形成椎间盘脱出。椎间盘脱出较少见,是椎管内硬膜外有游离的椎间盘的髓核碎片。

与CT检查相比, X线平片检查的显著优势在于其能准确判断椎间隙狭窄、增宽的程度。虽然CT检查能直接显示出椎间盘退行性变,其诊断准确率高,但是,仍然需要通过结合X线平片检查来确定病变位置和筛选病变范围。X线平片检查还有一大优点是价格低廉和应用广泛,如果同时结合X线平片检查和 CT检查,可以相互证实诊断的准确性,提高诊断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邹学广,荣阳,杜宏利等.腰椎间盘退行性变X线诊断价值与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0):64,110.

[2]卢和柏.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分级[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2,32(1):152-154.

[3]张啸波,孙维荣,张肖等.T2 mapping对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定量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07(7):544-548.

[4]陈钧兴.腰椎间盘退行性变X线平片与CT诊断的价值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18):208-209.

[5]王敏,荣阳.X线平片检查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价值与影像学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3,19(19):243-244.

论文作者:张剑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  ;  ;  ;  ;  ;  ;  ;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X线诊断价值与临床价值分析论文_张剑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