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 广东省广州)
摘要:目的 研究优化感染科护理服务流程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感染科优化护理服务流程管理方法前后1年期间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比不同管理方法下,患者的满意度,同时分析护理差错和纠纷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96%、护理纠纷发生率1.01%、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01%,各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优化感染科的护理工作流程,可充分降低护理纠纷以及护理过程中的工作失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感染科;护理流程;质量控制
引言:
感染科的流程管理主要是通过规范化和流程化的管理方式,提升感染科室的护理效果。流程化管理可以被视为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方法,护理质量的提升是护理流程持续优化和改进的结果。感染科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要采取更加高效、安全和有序的护理方法,优化护理流程[1]。本文主要对优化感染科护理流程的管理方法以及实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18年1月为界限,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月,护理服务管理流程实施前感染内科住院患者99例,和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护理服务管理流程实施后感染内科住院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优化管理服务措施实施前,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实施后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37例。年龄(22--73)岁,平均(42.18±1.47)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39例。年龄(23--75)岁,平均(42.26±1.31)岁。研究排除了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疾病和语言沟通障碍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工作中,不断优化护理服务工作流程:(1)优化功能布局和功能分析。建立应急物资专区,定期对应急护理工作流程进行检查。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要进行仔细清点与核查,由护士长进行抽查,确保各类物品均在有效期内,且可以应用到应急护理工作中。(2)优化消毒隔离护理流程。日常消毒护理与隔离是感染科的工作重点,在进行护理工作中,感染科要制定出严谨的工作流程。在日常工作中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工作人员可以尽快掌握护理工作流程,逐步提升工作效率。(3)完善质量控制流程。重点优化为重患者护理工作质量控制流程,同时对实习带教、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等控制流程进行优化管理,按照PDCA循环管理指导原则有序开展。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96%、护理纠纷发生率1.01%、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01%,各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详见表1。
表2 两组患者满意程度、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对照表[n(%)]
3 讨论
此次研究工作主要对我院感染科的护理服务流程优化措施以及优化前后区域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经过了系统优化管理之后,科室内部的分区更为明确,人员分工与管理标准也更加清晰。在今后的工作中,感染科室内部的医护工作人员,还需要在工作中发现护理服务流程存在的不足,采用最优质的护理管理方法,不断地提升管理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2]。比如,感染科室可以优化交接班和配药工作的管理流程,通过此种方式,增强不同工作环节之间的连续性,减轻了原本病区内存在的病房杂乱以及管理不合理的情况。在优化管理之后,各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进行管理,降低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经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在实施了优化服务管理流程之后,观察组满意度提升到了95.96%,并且在此期间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均降低到了1.01%。这一结果与对照组研究所得结果差异十分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看出,感染科室实施优化护理管理,能从多个方面提高护理水平。
综上所述,优化感染科的护理工作流程,可充分降低护理纠纷以及护理过程中的工作失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黄霞.优化传染科护理服务流程管理的方法及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06):110-112.
[2]严荣贵.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感染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7):269-270.
作者简介:蒲德美;女,湖南,护师,本科,研究方向或专业:护理(感染科)。
论文作者:蒲德美1,郭慧莹2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患者论文; 流程论文; 方法论文; 发生率论文; 满意度论文; 纠纷论文; 差错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