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EPC项目管理,就是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进行全过程管理,采用分包商QHSE管理的模式,就是对项目实施精细化管理,将工程项目中的各项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工程效益的最大化。在EPC项目管理中对分包商采用QHSE管理模式,就是将质量、健康、安全以及环境合理利用,使得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展开,以保证EPC项目成功。
关键词:EPC项目;分包商;QHSE管理
引言:QHSE管理是对质量、健康、安全以及环境实施有计划的控制管理。QHSE管理是系统化展开的,企业的EPC项目运行和管理要规范有序地展开,采用QHSE管理是非常有效的方式,通过对分包商强化管理,可以对EPC项目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充分了解,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本论文针对EPC项目如何加强分包商QHSE管理展开研究。
一、加强分包商QHSE管理的重要性
(一)我国法律法规对分包商QHSE管理的要求
分包商的管理法律法规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要求,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条例》等相关条例明确规定:工程总承包商不得将生产经营的项目、场所、设备安装发包或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总承包商应当与各专业分包商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分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总承包商对各专业分包商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二)分包商自身QHSE管理现状
第一,机具破旧安全防护措施缺失。施工现场及预制场中所使用的机具一般有:搅拌机、切割机、钢筋拉直机、电焊机、砂轮机、发电机、气泵等。部分设备工具存在破旧不堪,即便维修后也是隐患重重。究其原因是对已超过报废期的设备不愿更换,也缺乏有效的机具设备管理制度,因此在施工使用过程中电线老化,破损漏芯,配电柜不合格。第二,安全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差。部分入场作业的工人缺乏系统的安全常识和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主要表现为:没有学过主动安全防护技能,存在违章违规作业现象;施工分包商缺乏专业素养的安全管理人员,对自己的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很薄弱,不按照作业规程实施,随意性很大。第三,缺乏协作与协调。各专业机组在生产活动中试图使用强硬手段要求对方为自身的作业方便提供施工条件,而不是试图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之双方对待和处理问题的角度不同,使得各方在某些具体问题上存在对立状态。第四,分包商对作业机组现场监督与绩效评估不够。施工分包商有时不能较好地履行现场监督、管理的职责,在所有活动中未强调运行评估;对作业机组的安全生产活动没有定期评估,未提供反馈意见,从而体现出对习惯性违章的持续改进。
二、EPC项目管理中加强分包商QHSE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EPC项目管理中加强分包商QHSE管理要注意审核资质
EPC项目管理中加强分包商QHSE管理中,做好分包商的资质审核和施工人员的资质审核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对于QHSE管理还要做好调研工作,确保分包商和施工人员符合施工资质要求。当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之前,都要进行资质审查,诸如项目经理和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各个机组的作业人员、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等等,都要在施工前进行资质审核和接受培训,经过考核合格后才可以进入到施工现场参与施工[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EPC项目管理中加强分包商QHSE管理要强化准入制度
在招投标阶段,对相关分包商的资质、施工能力及QHSE管理水平进行调研,确保其符合现场施工及QHSE管理要求;在分包商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对相关人员例如: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等。以及焊接机组、防腐机组、无损检测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进行资质审查,确保特种操作人员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效的操作许可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以保障本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在分包商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前,要接受QHSE方面的培训,将施工现场的QHSE方面的风险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都要告知分包商,还要明确施工中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对于施工现场管理中所采用的QHSE管理体系要明确交底,要求分包商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展开施工并认真履行施工职责。EPC项目更要认真落实安全管控内容,就需要分包商和其管理人员的资质都符合项目要求;特殊工种要持有效证件上岗;所有的施工人员在进场之前都要接受相关体检、接受岗前培训,各项指标都合格后才可以上岗;施工设备进场之前要做好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可以进入到施工现场[2]。
(三)对于特殊危险的作业票要强化管理工作
施工中存在风险是必然的,对于作业中安全责任要明确。项目经理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对作业票实施管理。如果施工作业的申请人不在场、施工现场的监护人员不到位、作业人员存在没有实名制签字的现象、在施工现场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不符合要求、没有接受施工前的培训等等,作业票都不得批准。分包商要严格按照办理作业票的有关规定执行[3]。
(四)QHSE会议要定期举行并讨论施工现场的事故隐患
EPC项目管理中加强分包商QHSE管理中,QHSE会议起到了交流平台的作用,是需要高度重视的,主要的会议内容是对分包商的施工情况进行总结、对施工QHSE管理进行评估,分析施工中所存在的事故隐患,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消减及改进措施。通过使用QHSE会议这个平台,可以获得反馈意见,对QHSE管理中表现先进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对于分包商各方、供货方、检测方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树立团队精神,在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QHSE会议中要对施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进行分析,以此作为资源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教育培训。所以,在QHSE的管理工作中,最终的落脚点就是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管理,明确所有人员的岗位职责,并在施工中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对于施工中所存在的风险做到管得住、管得好,隐患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
(五)CPECC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平台的建设
依据CPECC的要求建立起集团公司、专业分公司、项目部、作业机组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和生产安全预警机制的总体要求,开展研发了CPECC安全监督信息平台,构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重大危险源远程监测预警、应急救援指挥信息支持的三层预防体系。通过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远程电子办公和办公自动化,以及对施工现场情况的上传与下载,为在安全监管中实现对分包商管理的多源化、动态化。
结论
简而言之,EPC项目管理中,对整个的工程实施全过程管理,包括设计、采购、施工以及试运行都要按照合同合约进行,对工程的分包商采用QHSE管理模式,可以将各种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保证施工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展开。落实到具体的施工中,对于分包商的责任要明确,要求分包商按照规定展开施工,将QHSE管理理念落实到位。采用这种管理模式,可以保证EPC项目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万瑞,王华荣,成亚红.浅析国际管道EPC项目中的分包管理[J].交通企业管理,2016(10):30—32.
[2]李颖.S试采工程EPC项目QHSE管理流程分析与设计[D].西南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张冲.QHSE管理体系在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5(32):163—164.
论文作者:余建华,刘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作业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项目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资质论文; 人员论文; 机组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