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说文解字》对汉字教学的作用论文_赵相珍

浅谈《说文解字》对汉字教学的作用论文_赵相珍

赵相珍 四川省南部县第四小学 637300

摘要:传统的汉字教学法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教学效果也不太理想,这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瓶颈,如能巧妙地运用《说文解字》中的部首和它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说文解字;汉字教学法;部首;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12-109-01

"国民识字率是一个国家教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这是1994年小学汉字识字教育国际研讨会召开,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的题词。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识字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的水平;识字时间的早晚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影响。因而,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利用《说文解字》的部首,可提高小学汉字教学的效率

汉字结构繁难,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是汉字绝大多数为合体字,也就是说汉字是由一定数量的部件构成的,因而掌握一定数量的部件对提高汉字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作用,这一点已为汉字教学所用,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安排有专门的部首教学。

然而,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部首教学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有些部首名称不合理。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部首名称多从《现代汉语词典》,虽然大多数是可行的,但还是有些部首名称不合理,如将"冖"命名为"秃宝盖",如果学生不认识"宝盖头宀",那学生哪能理解这个偏旁呢?这些名称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当然教学效果也好不了。2.有些部首意义很难理解,然而教材不做解释,因而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不仅学习效率低,而且学多了汉字容易混淆。3.现代汉字中有些部首有多个来源,然而教材不做解释和说明,学生对这些字的含义无法理解。如"月"部,学生根据字形,以为所有带"月"部的字都与"月亮"有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是因为"月"部有四个来源,最多的是"肉"的变形,其次是"月",还有少数是"舟"的"丹"的变形。学生不明白这些,当然也无法快速地掌握它们。

如果教师能利用《说文解字》中的有关部首知识进行教学,效果就会大为改观。

首先,利用《说文解字》,可以让学生明白那些很难理解的部首的含义,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彳"部,小学语文课本中把它称为"双人旁",但这个部首的形状到底代表什么意思?部首为什么要写作这个样子?课本中没有解释,因而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老师能利用《说文解字》中对"彳"的解释进行讲解,那学生就容易明白这个部首的来源和意义了。《说文•彳部》:"彳,小步也,象人胫三属相连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三属者,上为股、中为胫、下为足也。单举胫者,举中以该上下也,胫动而股与足隨之。丑亦切。"从这里我们了解到"彳"部的字形象人走路时的姿势,意思是"小步",即慢行。老师如能将这些知识告诉学生,学生就能明白这个部首的含义了。

其次,掌握《说文解字》部首,能根据部首推测出同一部首字的大致意义范围,做到学一个字带出一串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现代汉字中,形声字达到90%以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知道,形声字的形旁是表义的,如果我们能理解这个形旁的含义,那我们就能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推测出这个汉字的大致意义范围,学习效率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如"宀"部,《说文•宀部》:"宀,交覆深屋也。象形。凡宀之属皆从宀。"段玉裁注:"古者屋四注,东西与南北,皆交覆也。有堂有室,是为深屋。""四注"就是指四面墙,那么"宀"描绘的就是在圆形基址上建墙,墙上覆盖锥形屋顶的半地穴式单间房屋,此种建筑外露部分较少,因而显得交覆深密,故云"交覆深屋"。从《说文解字》中,我们就知道"宀"所表义类为房屋,凡以"宀"为部首的字,多反映古代建筑的基本形态或人与建筑的关系,如:家、安、室、牢、宾、宇、宅、客、宫、寨、塞等。这样一来,学生学习了"宀"部,以后再看到带"宀"部的字就会理解到这个字是与"房屋或人与建筑的关系"有关的了,再结合语境,也许就能将这个字的意思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再者,掌握《说文解字》中的部首,有利于分辨形近字,同音字,从而减少错误字。错别字多,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顽症,这个问题主要是由学生对汉字意义的不理解所造成的,而学生对汉字意义的不理解则主要是由汉字教学的不得法所引起的。如上文所述,大部分老师在进行汉字教学时都没有对汉字的部首、字形进行合理的分析,因而学生只记得字的读音或者混淆了形状相似的汉字的写法。如学生常将"密"和"蜜"混淆,如果老师根据《说文解字》上的知识来讲解两个字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了。在《说文解字》中,"密"在"山"部,而"山"的意义是大家都理解的,凡带"山"部的字都是与"山"有关的。而"蜜"在"虫"部,而凡带"虫"部的字都与"动物昆虫"有关。如果学生了解到这些知识,就绝不会将"茂密"的"密"写成"蜜",也不会将"蜜蜂"的"蜜"写成"密"了。再如"辩"和"辨",这两个字读音相同,字形相似,这是学生许多很容易混淆的,但如果老师在教学这两个字时,能利用《说文解字》中的部首知识来讲解,告诉学生"辩"的部首为"言","辨"的部首为"刀"而带部首"言"的字是与"语言说话"有关的,带"刀"部的字与"刀或用刀切砍"有关,自然就能够明白"辩护""辩解"该用"辩",而"分辨""明辨是非"该用"辨"。

总之,利用《说文解字》的部首进行汉字教学,是提高汉字教学效率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

(二)借助《说文解字》中的小篆字和它对字形的分析,能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意义

《说文解字》标出了每个汉字的小篆字,而小篆字是比较古老的文字,它的形体结构更能反映出汉字的本义。老师如果能结合《说文解字》中这方面的知识进行讲解,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意义的理解。如"限"字,小篆写作"限",从字形上看,它所描述的意思是:一个大山坡,挡住了一个人的视线,那个人就看不到前面的东西了。那就很容易理解它有"限制、阻止"的意思了。又如"幺",小篆写成"幺"(同上),它对这个字的字形结构分析为"象子初生之形"。那小孩刚生下来时个子很小,学生对这个字的意思是"细小"就很好理解了。

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文字学专著,也是一部因形求义的书,在这部书中,他首次提出了"六书"理论,由此对汉字的形义关系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中小学语文教师如能加强自身素养,认真钻研这本书,并将作者对汉字的科学解释运用到汉字教学之中,必能极大地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12.

[2]李婵婷,《说文解字》可为部首教学所用[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第22卷第6期.

论文作者:赵相珍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2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浅谈《说文解字》对汉字教学的作用论文_赵相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