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研究综述_集群技术论文

国外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创新论文,产业集群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39: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4X(2004)07-0071-07

一、技术创新研究范式的转变与集群创新的出现

(一)从“线性范式”到“网络范式”

对于技术创新组织形式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线性范式”到“网络范式”的转变。主要是在七十年代早期以前,在熊彼特具有浓郁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创新理论的影响下形成创新研究的“线性范式”,认为技术创新的过程一般遵循发明→开发→设计→中试→生产→销售等简单的线性过程,对创新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单个企业内部的技术过程本身的分析。线性模式意味着上游的研发活动很少或没有机会与下游的顾客或客商之间进行交流或相互学习。后来越来越多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发展,来自外部的信息交换及协调对于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它可以有效克服单个企业在从事复杂技术创新时的能力局限,降低创新活动中的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这样,创新研究的视野从单个企业内部转向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互动,导致技术创新研究“网络范式”的兴起,阿歇姆(Asheim T.1998,)[1]对创新的线性范式与网络范式的特征进行了比较,见表1。

表1 两创新范式特征的比较

线型创新范式网络创新范式

重要部

大企业和研发部门 小企业和大企业、研发部门、客商、供应商、

技术性大学、公共机构

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投入 研发 研发、市场信息、技术竞争、非正式实践知识

地理后果 大多数创新活动(研发)发生在中心区域 创新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扩散

典型的工业部门

福特时代的制造业 创性工业部门

资料来源:Asheim T.1998.

(二)区域创新与集群创新

“网络范式”最初应用在国家层面,形成“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弗里曼(Freeman 1987)、伦德瓦尔(Lundvall 1992)、纳尔逊(Nelson 1993)、爱德奎斯(Edquist 1997)、巴特尔、巴维特(Patel,Pavitt 1994)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经济意义上的“国家状态”日益让位于“区域状态”,区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利益体,关键的商业联系集中于区域范围内(Ohmae,1993;Cooke et al,1998)。进一步的研究的发现创新网络的成效似乎跟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有很大的关系,地方化的创新网络似乎比跨国技术联盟更能持久。原因是地理邻近带来了可以维持并强化技术创新所需的支撑因素,如文化认同和相互信任等(Baptista,Swann 1998)。特别是美国硅谷和欧洲产业集群的成功为上述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区域发展理论和国家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当创新系统研究发展到区域创新阶段,已经开始与产业集群的研究结合起来了。从概念界定上看,区域创新系统和集群创新系统都建立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换句话说,企业集群同样成为部分研究文献对区域创新系统界定的基础。如罗斯菲尔德(Rosefield 1997)[2]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可以首先通过区域集群定义来界定,也就是地理上的相对集中的相互独立的企业群;阿歇姆(Asheim 2002)[3]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支撑机构环绕的区域集群。从这两个概念的主义和学者对它们的界定可以看出,区域创新系统和集群创新系统主要存在两点区别:一是前者的产业可能是比较分散,不一下集中于某一产业,而后者主要集中于某一产业;二是从地域范围来看,前者的范围可能弹性更大。

(三)集群创新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库克和逊斯托克(Cooke,Schienstock 2000)[4]认为集群创新系统由具有明确地理界限和行政安排的创新网络与机构组成,这些创新网络和机构以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相互作用,从而不断提高内部企业的创新产出。该创新系统内部的机构包括研究机构、大学、技术转移机构、商会或行业协会、银行、投资者、政府部门、个体企业以及企业网络和企业集群等。阿歇姆等(Asheim et al 2000,2002)[3,5]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支撑机构环绕的区域集群,区域创新系统主要由两种类型的主体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构成。第一类主体就是区域主导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同时包括其支撑产业。第二类主体就是制度基础结构,如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技术扩散代理机构、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这些机构对区域创新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阿歇姆还界定了集群内部构建创新系统的必要条件:一是集群内部产业间更多的创新合作;二是强有力的制度基础结构,并且创新合作中包括更多的知识提供者。

阿歇姆(Asheim 2002)[3]给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分类,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类型是本地根植性的区域创新网络,特征就是当地企业的创新行为主要是由于地理邻近,社会和文化相似而激活的本地学习过程。第二种类型就是区域网络式创新系统,特征就是更加本地化的学习过程,并且更具计划性,区域制度基础结构强化,更强大的研发机构,职业培训组织以及创新过程中涉及到的其它组织。第三种类型是区域性国家创新系统,与前两者有所不同,首先,部分的产业和基础结构整合进了国家创新系统和国际创新系统,创新行为多数发生在与外部主体进行的合作中,代表了一种“外生性”发展模型。再则他们的合作多是建立在线性模型基础上的激进式的创新合作。

表2 区域创新系统的分类

区域创新系统主要类型

知识源的位置知识的流动

合作的重要诱因

地方根植性区域创新网络 本地性的,但相关知识源较少 互动性

地理,社会和文化的邻近

区域网络式创新系统 本地性的,知识源强化互动性

有计划性的、系统性网络

区域性国家创新系统 知识源主要在地区外部更加线性 具有同样教育和共同经历的个人

资料来源:Asheim,2002,p84[3].

二、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

(一)缄默知识论

持该观点的学者主要用不同类型的知识传递的特征来解释产业集群的形成。其基本逻辑是:知识可分为编码化知识和隐性知识,随着交通通讯的发展前者可在远距离间快速传递和扩散,而后者只能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获得;创新过程涉及大量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的输入,而这类知识必须通过面对面的人际交流才能被有效地获取,因此为了提高创新收益,创新主体需要在地地理上与相关知识源邻近从而能够与之进行频繁互动来获得所需的隐性知识(Feldman,1994,Lundvall,1992,Von Hippel,1994)。杰夫(Jaffe)的研究表明,知识溢出更可能在地理上相互靠近的地区内发生,而不是跨区域的自由流动。帕士(Paci)和尤萨(Usai)的研究表明,创新比生产具有更高的集聚程度。近来学者开始注意到由于创新所涉及的知识类型不同,不同的产业在集群化程度和形态上存在差异。如Carrincazeaux等人(2001)发现企业技术源在空间上接近程度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而提升,那些涉及新兴技术和复合技术的创新活动尤其具备地理集聚的内在动力。Baptista和Swann(1998)[6]也指出,技术的可编码化程度越低相关创新主体的地理集聚就越迫切。上述观点很好地解释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而斯多普(Storper,1995)[7]在分析了四种类型的生产系统一小规模定制、高科技、大规模生产以及大规模精益生产的运行特征后发现,每种生产系统都存在使技术学习活动本地化的动力因素,关键原因仍然是隐性知识的存在以及面对面交流的必要性。

(二)创新环境论

该观点是由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提出的,他们先后提出了“创新环境”、“创新网络”、“集体学习”等概念,较为系统地阐明了产业集群内创新的条件和机制。创新环境是他们对高科技和创新密集型中小企业集聚区的指代,与马歇尔的产业区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在产业性质上强调科技背景(信息和电讯技术、互联网和多媒体应用以及生物科技等),而在地理范围上大都局限在欧洲。有关“创新环境”的典型个案研究有英国剑桥、法国的格勒诺布尔和索菲亚-安第波利斯、德国国慕尼黑等地区。该小组最初的研究(Adylot,1985)强调区域“创新环境”对企业集聚发生的作用,认为欧洲和北美一些新产业区的竞争优势,得益于区域内的创新环境。后来强调企业之间形成的“创新网络”的作用(Camagini,1991)[8],认为在面临着日益不确定的市场和技术环境的情况下,区域内网络的联接则是企业发展与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战略行为,也是区域内各个行为主体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区域的网络不仅仅包括同一产业或相关链条上的企业之间正式的产业和经济网络,而且还包括企业在创新与发展过程中,与当地大学、研究机构、行会等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地方政府等公共组织机构之间合作基础上而结成的研究和开发合作网、社会关系网、企业家间的个人关系网络等。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区域内“创新网络”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内创新环境的改善;而创新环境的改善又会进一步利于“创新网络”的发育和创新功能的提高,形成“创新环境”与“创新网络”的互动观(Bramanti & Maggioni,1997)[9]。Capello(1999)[10]则进一步指明了“集体学习”是区域创新网络和区域创新环境间的互动机制,其实现途径包括新企业区内衍生、当地企业间的结网和互动以及人才在当地企业间流动等过程(Keeble et al.1999)[11]。区域内企业的“集体学习”通常受到共同文化、心理的及政治的背景所激励,有时会因为具有某些地方共同心理而增强。具有文化根基的行动、参与和合作准则以及已被接受的个体与企业间的隐性行动准则有利于建立信任机制,从而成为提高区域集体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

三、产业集群创新的分析模型

(一)波特的“钻石模型”

以波特为代表的战略管理学派通过对十多个国家进研究形成了著名的“钻石模型”来解释哪些因素会影响产业集群的发展并进而影响一国的竞争优势。这些因素包括(1)生产要素条件;(2)需求条件;(3)相关支撑产业;(4)厂商结构、战略与竞争,同时,政府与机遇因素的作用也很重要。这样,波特就把产业集群纳入了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创立了企业集群的新竞争经济理论。波特认为,有三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企业集群对竞争优势的影响:(1)能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生产率;(2)能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并日益成为创新的中心;(3)企业集群能降低企业进入的风险,促进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图1 集群创新的“钻石模型”

资料来源:Porter 1990

(二)帕德莫尔的“GEM模型”

帕特卯和吉博森(Padmore,Gibson 1998)[12]分析提出了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区域创新系统构成三要素六因素。三类要素分别是环境(Groudings)、产业(Enterprises)和市场(Markets),并称之为GEM模型(见图2)。环境要素是整个创新系统的供应要素,即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具体包括两个因素:要素资源和基础结构设施。企业要素是整个系统的结构要素,它决定了集群生产效率。该要素由两个因素构成一是供应商和相关产业,二是企业结构、战略和竞争。市场要素是整个集群的需求要素,读要素也包括两个因素:外部市场和内部市场。帕特卯和吉博森的三要素六因素分析对提示集群创新系统有很大的借鉴,基本涵盖了集群的构成要素。

图2 集群创新的“GEM模型”

资源来源:Padmore,Gibson 1998,p.635.

该模型在是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诊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与钻石模型一样存在忽视资源动员的嵌入性和产业集群内部的合作竞争关系等问题。

(三)库克的“二系统模型”

库克(Cooke 2002)[13]等对欧洲十一个地区的区域创新系统从聚集经济、制度学习、联合治理、相近性资本和互动性创新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并总结出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架。该系统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由两个子系统构成:知识应用和开发子系统,以及知识产生和扩散子系统(见图3)。

图3 集群创新的“二系统模型”

资料来源:Cooke,2002,p137.

(四)拉多塞维克的“四要素模型”

拉托塞维克(Radosevic 2002)[14]从决定性要素、组织者和联盟三个维度对中东欧的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区域创新系统四个决定性要素框架模型。他认为,国家的、区域的、行业的和微观的决定性要素互动产生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不等同于创新系统的支撑系统,支撑系统只是创新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包括四类要素:一是国家层次要素,二是行业层次要素,三是区域层面要素,四是微观层面要素(见图4)。认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取决于上述要素的动员能力,因此,培育企业网络和网络组织者就成为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键。

图4 集群创新的“四要素模型”

资源来源:Radosevic,2002,p88.

该模型指出了不同层次的要素对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影响,并认识到培育企业网络和网络组织者是提高集群创新力的途径,这些都具有启发意义。而该模型同样存在过于宏观的问题,对影响集群创新的微观机制缺乏足够的分析。

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

创新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来源,从现有文献看,以下观点已得到实证研究的验证:(1)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集群内部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成果的扩散(Capello,1999[10];Baptista, Swann.1998[6])。(2)企业网络的重要性,企业网络不仅使集群在技术、市场多变的情况下得以生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企业之间的集体学习促进了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Sternberg,1999[15],Camagni,1991[9])。(3)制度网络的重要性,产业集群的出现并不是政府有意识的产业政策的结果,但地方机构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而日益重要。非企业的机构和组织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比企业间的相互作用的强度和结网更为重要(Amin & Thrift,1994[16];Asheim,1996[17],Cooke,1997[18])。由于集群内企业规模、能力和资源等因素的限制,集群内各种非企业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制度网络对推进集群创新至关重要,因为地方机构具有社会根植性,它们往往能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并更具有发展地方经济的责任感。(Schmitz,Musyck 1994[19];Brusco 1990)(4)非正式制度的重要性,社会网络、信任、社会规范等正式、非正式制度构成了影响集群创新的环境,它们奠定了相互交流、集体学习和共同解决问题的基础(Maskell,2001[20];Gregersen & Johnson,[21] 2001)。这与Storper(1995)[22]关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非贸易性相互依赖”的观点一致。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新生企业得以衍生、交易费用得以降低、缄默知识得以传递、集体行动得以达成。

五、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动态主体模型”

从关注单个企业内部技术过程的“线性范式”向关注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过程的“网络范式”的转变,既反映了研发实践演进的历史逻辑,也反映了研究者兴趣的转移,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成为热门话题。学者们对于集群创新系统的概念、类型进行了探讨。集群创新的分析模型揭示了影响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各种静态的结构性要素,我们称之为“静态要素模型”。相关的实证研究证明了产业集群具有创新优势,分析了企业网络、制度化网络和非正式制度对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两个省份广东和浙江出现了众多的产业集群。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以后,随着要素成本的上升,买方市场的来临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发展初期的技术水平低的“剪刀工厂”、“螺丝刀工厂”难以为继,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的产业集群应如何进行技术创新?对此,西方的理论不无启发。但由于制度、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前人的理论和研究对分析、理解中国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虽然具有参考价值,但是总有隔靴骚痒之感,难以很好地解释中国的现实。原因有二:一是已有的分析模型指出了影响集群技术创新的要素,对技术创新的主体关注不足;二是现有的分析模型基本上是静态的,没有看到技术创新的动态演进过程。“静态要素模型”对制度环境稳定、不同主体之间行动边界清晰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有着较好的解释力。而我国正处于渐进的制度变迁过程之中,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制度环境必然对不同主体的动机、行动选择产生影响,并进而影响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过程;制度的变迁促使集群技术创新产生动态演进。因此,我们认为从行动主体及过程的角度入手才能较好地理解广东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基于此认识我们试图从微观的行动者出发建构一个“动态主体模型”作为分析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框架,该模型如图6所示。

图5 集群创新的“微观动态主体模型”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由组织网络和制度环境两个部分组成。前者包括企业之间通过密切的分工合作而形成的横向、纵向的企业网络和由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创新中心等非企业的机构构成制度支持网络两大部分,它们构成了创新网络的“硬环境”。后者包括的各种正式、非正式制度因素,它们构成了约束行动主体行动的创新网络的“软环境”。

根据哈坎森(Hakansson,1987)[23]的观点,网络应该包括主体、资源、活动三大要素。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主体主要包括企业和各种非企业的机构两大类,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动主要是通过这些主体的行动实现的。资源包括了各种有形的物质资源和无形的知识、技术等非物质资源。而从产业集群中的活动特征来看,不同的主体从事产业链中某个或是某几个环节的活动,因而,不同的主体的活动具有互补性。因此,产业集群中这三种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行动者在资源依赖和活动互补的基础上为了克服自身的限制通过各种手段调动集群内其它主体的资源,从而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形式各种正式、非正式关系的总和而构成组织网络。从网络中流动的资源来看,我们基本上可分为产品交易网络、知识传递网络和集体行动网络三种。由于网络中资源分布的差异以及主体间关系强弱的不同而使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表现出不同类型。

运用这一框架进行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集群存在哪些主要行动者?哪些行动者是新生的,它们如何产生?(2)创新资源在产业集群中各个行动者之间的分布如何?不同行动者介入创新过程动机和行为是什么?哪个(些)行动者扮演了集群与外部联系的桥梁?(3)不同的行动者资源动员的机制是什么?创新网络是如何在行动者资源动员过程中形成的?(4)各制度网络中的各种行动者在向企业提供扶持时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它们之间行动的边界在那里?这种关系有没有发生变化(5)这种网络关系是如何随制度变迁而不断演进的?

标签:;  ;  ;  ;  ;  ;  

国外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研究综述_集群技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