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立强
醴陵市泰安医院 湖南醴陵 412200
【摘 要】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组(观察组)35例,传统保守治疗组(对照组)进行腰背部肌群锻炼35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年)背部疼痛情况和活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和EVOS评分、治疗前后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结果:在对70例患者采取两种方案治疗后发现,采用后凸成形术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采用椎体成形方案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VAS、EVOS评分、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分析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主要的发病人群为老年人,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容易合并多种疾病,往往对于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耐受力较差。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增加临床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使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7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年龄59~77岁,平均年龄为(60.4岁)。所有患者均经过X线片、MRI等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脊柱局部出现疼痛伴有活动受限制,排除有明显神经损伤症状的患者。两组患者病症均符合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诊疗标准,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让患者在局部麻醉下接受手术治疗,取仰卧位,在左侧经过椎弓根入路,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过正位和侧位确定伤椎的穿刺点,在椎弓根影的1/2位置定位,把椎弓根影外上缘定位为正位像,沿着椎弓根的方向进穿刺针直到椎体的后缘,保证针尖在正位像椎弓根影上壁中。抽出内芯之后置入导针,指向近椎体的前缘1/3处,沿着导针置入扩张和工作套管,扩大导针针道,放置有内芯装置的骨水泥推注管,对骨道进行反复夯压,把锐利的骨折夯平。再次把导针插入,根据椎体内导针的深度对可扩张球囊进行选择并置入,使侧位球囊在椎体的前下方,从后上往前下进行倾斜。注入碘海醇注射液到球囊内,直到椎体复位满意,压力通常<300psi(1psi=6.895kPa)。把球囊取出,在持续X线的监视下把在团状期的骨水泥从工作通道往椎体内推注,骨水泥的推注量为1.5~7.5 ml,使用骨水泥推注管对骨水泥进行夯压直到其完全固化,避免出现工作通道逆流现象。操作完成后,针对多发性脊柱骨折患者使用C型臂X线机进行平移,对其他伤椎继续完成操作。
1.3疗效评估标准
无效患者临床表现均无任何变化,病症没有得到任何缓解。好转患者症状及临床表现均得到明显的缓解,其病变的椎体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病情得到缓解,椎体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且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本组选取的7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患者通过两组方案治疗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采取后凸成
形术治疗方案的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的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有效率为8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综合比较[n(%)]
组别 n 有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3516(45.71)18(51.43)1(2.86) 97.14
对照组359(25.71) 20(57.14)6(17.14)82.85
χ24.68
P<0.05
3、结论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主要的发病人群为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骨质疏松性脊柱的骨折率也随之升高。由于骨强度出现进行性下降状态,骨量丢失,患者的伤椎容易出现再次骨折以及其他椎体骨折现象,加重了患者的临床症状。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对于内固定置入物很难进行握持,加上老年患者的耐受性较低,不适合给予手术治疗。给予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药物对症治疗以及卧床休息等治疗均达不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也是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椎体成形术为基础的椎体后凸成形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
椎体后凸成形术能够经过皮椎弓根的穿刺在塌陷终板的下方置入可扩张球囊,抬升终板能够恢复椎体的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在监测下注入骨水泥用于强化椎体,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缓解患者疼痛的症状。椎体在扩张的过程中因为球囊作用产生的空腔给骨水泥的注入提供了条件,能够减少渗漏,降低肺栓塞、脊髓损伤以及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降低了手术风险性,弥补了椎体成形的缺点,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有单个或者多个椎体,骨折发生的时期不同,选择的治疗方法也不同,并不是所有患者均使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针对性地给予相应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于单个椎体产生的矫正作用有限,对于邻椎间隙的高度和伤椎高度具有确切的效果,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对脊柱的后凸畸形进行矫正。骨水泥注入椎体中,能够锚固微小骨折,稳定椎体,诱导产生热量,破坏椎体感觉神经末梢,从而缓解疼痛。
椎体后凸成形术是经皮对病椎进行操作,通过注入含钡低黏度的骨水泥,促进病椎恢复到原来正常的生理高度,能够对患者病理性症状和体征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临床操作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在C型臂X线机的透视下进行手术操作,提高了安全性。
本观察结果显示,70例患者经过上述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有效率为82.8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疗效评定,各项指标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颈肩部疼痛与不适、手指疼痛与不适、椎间孔挤压试验、感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观察结果提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配合牵引及电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春阳,遇呈祥,陈亮,等.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25(3):303-306.
[2]干旻峰,杨惠林,邹俊,等.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管内骨块占位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6):1132-1135.
[3]陈建明,张成程,许天明,等.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J].颈腰痛杂志,2008,29(4):338-339.
[4]王建平,蔡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转移瘤及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疗效探讨[J].华中医学杂志,2008,32(5):309-310.
论文作者:钟立强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患者论文; 脊柱论文; 椎体论文; 骨质疏松论文; 成形术论文; 水泥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