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城市中小学课桌椅与学生身高匹配的调查研究_课桌椅论文

吉林省城市中小学课桌椅与学生身高符合现况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吉林省论文,课桌椅论文,现况论文,中小学论文,身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870 /YXYSH.2013.10.002

课桌椅是教育机构的基本设备,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有重要影响。科学合理的课桌椅配置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有效遏制视力不良的发生,预防脊柱弯曲,保证身体健康[1]。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了GB/T3976-2002《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新标准,规定了中小学校课桌椅的卫生要求,但研究显示,其达标情况并不乐观[2-6]。目前,吉林省中小学的课桌椅配备是否符合新标准规定的要求,课桌椅配备达标情况是否成为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因素,均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值得重视的问题。为此,2012年5-6月对吉林省9个市、州及长白山管委会所在地20所中小学校学生的身高及其课桌椅高度进行了抽样调查,以全面了解吉林省中小学课桌椅配置状况,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吉林省9个市、州及长白山管委会所在地20所中小学校的小学三至六年级、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计364个班级的18252名学生参与了本次学生使用课桌椅的调查。

1.2 调查方法

根据《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T3976-2002)的要求,利用标准测量工具对被抽样教室的课桌椅高度和所有被调查的对象身高进行测量。课桌椅配套符合率=课桌椅高度与学生身高相符合的人数/调查人数×100%,课桌分配符合率=课桌高度与学生身高相符合的人数/调查人数×100%,课椅分配符合率=课椅高度与学生身高相符合的人数/调查人数×100%。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 Data 3.02进行数据录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在18252学生中,有1361名学生使用了可调式桌椅,其余为固定式桌椅,本文重点对16891名中小学生的身高及个人使用的固定式课桌椅高度进行了分析。调查的学生为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和初中一至二年级学生,平均年龄为11.3±1.9岁,平均身高为152.3±12.1cm。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同一年级学生身高差别较大,以小学三年级学生为例,最高的学生和最矮的学生身高相差61.5cm。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为67.6-80.0cm,平均桌高为75.1±3.0cm,课椅高度为34.5-45.3cm,平均椅高为41.8±1.9cm。

2.2 不同年级课桌椅高度与学生身高符合情况

调查显示,吉林省中小学学生课桌椅高度与学生身高严重不匹配,课桌椅配套符合率为3.0%,课桌分配符合率为5.7%,课椅分配符合率为9.5%。年级越低,课桌椅配套符合率越低,而随着年级的增长,课桌椅配套符合率略有增加,但总体符合率与有关标准仍有差距。课桌椅高度与学生身高不匹配,主要是指课桌椅高度相对于学生身高,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课桌偏高率和课椅偏高率逐渐降低,且均有显著性差异。具体情况见表1。

2.3 不同身高学生课桌椅配套符合情况

随着学生身高的增长,课桌椅配套符合率逐渐增加,且有显著性差异。身高在173cm-的学生课桌分配符合率(96.6%)、课椅分配符合率(60.5%)和课桌椅配套符合率(59.0%)最高,学生不配套符合率较低的原因是由于课桌椅高度相对学生身高过低。身高在165cm-及以下的学生课桌椅配套符合率开始明显下降,不配套的原因是由于课桌椅高度相对学生身高过高,见表2。由此可见,中小学学生的课桌椅配置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对于身高过高的学生其课桌椅高度偏低,而对于绝大多数学生则是其课桌椅高度偏高。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不合理的课桌椅易造成学生的不良坐姿,致使其视力不良、脊柱弯曲等病症,对学生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1-9]。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中小学课桌椅配套符合率仅为3.0%,情况不容乐观,这与深圳、上海、南京等地相关报道类似[2-6],提示中小学的课桌椅配套状况不符合国家标准并非个案问题,大部分中小学学生使用课桌椅与自己身高不匹配。中小学课桌椅不配套主要表现在:绝大多数学生使用的课桌椅高度普遍偏高,但对于一些身高较高的学生其课桌椅又偏低。同一年级的学生身高相差较大,却使用统一高度的课桌椅,即便有的学校使用了可调式课桌椅,但为了保证教室的整洁和美观,便于管理,教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将课桌椅高度保持一致,并没有按照学生的身高进行及时的调节。因此,中小学校教室课桌椅配套状况应引起相关部门的充分重视,切实解决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小学学生课桌椅高度与学生身高严重不匹配的原因,一方面可能与中小学学生身高增长变化有关。在过去20年间,我国城乡男女学生身高平均增长4.86cm,身高生长水平仍处在持续快速增长期,北方儿童各年龄组的生长水平都高于南方儿童[5-8],而学生的课桌椅并没有根据学生身高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另外,2002年国家颁布了“课桌椅功能尺寸”新标准,以适应学生身高增长的需求,但相关教育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对于课桌椅配置的标准和相关政策不够重视,没有及时监测、调整和更换不合理的课桌椅配置。

综上所述,教育部门、财政部门以及卫生监督部门应树立以“学生的健康为首位”的工作原则,建立协作机制,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和制定科学合理的中小学校课桌椅配置的标准。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对课桌椅生产单位,以及对学校课桌椅配置工作的监督和技术指导,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加大对教育环境改善的专项经费投入,让中小学校有足够的资金将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课桌椅进行更换,尤其要关注小学阶段的课桌椅配置改善工作。另外,学校领导和教师还应加强关于课桌椅配置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以学生的健康为宗旨而不是教室的整齐美观为标准来安排并定时调整桌椅高度及位置,建议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将学生的课桌椅更换成可调式课桌椅,并严格按照学生的身高及时科学合理配置[6]。卫生监督部门和学校要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对课桌椅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不合理配置的课桌椅配置进行调整,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日常卫生检查工作,以提高中小学生的健康水平。

标签:;  

吉林省城市中小学课桌椅与学生身高匹配的调查研究_课桌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