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创新方向与发展战略探讨
白晓光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摘要] 回顾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不仅国营物流企业的建设有所加强,同时一些集体和个体物流企业也有了发展,物流业已逐步打破部门、地区的界限,向社会化、专业化、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及互联网、人工智能、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物流业的发展尤其以快递发展为代表的运输配送业务更是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物流功能、物流技术、物流体系模式等方面发生着深刻变革。
[关键词] 物流;创新;发展战略
1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之后,我国物流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进入到现代物流阶段。
两周后的一个下午,伏尼契满脸微笑地来到了书店门口,布尔像见到一位老朋友一样,问:“小伏尼契,你最近不喜欢读书了吗?”伏尼契笑着说:“不,布尔叔叔,我今天又能像往常一样来看书了。”
1.1 国家政策支持
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推动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国务院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制定出台了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等。据有关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193个,地区31个),虽然我国与大部分国家开展物流业务,但真正的物流体系覆盖率不大,我国自主控制的物流渠道体系还处于不完善阶段。在物流发展方向中,要根据我国的全球化战略,构建服务于我国的全球贸易、全球生产、全球销售、全球市场、全球资源配置新理念的物流体系。中国提出的“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与供应链管理中的“五流”(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流)一体化运作,应该说是一个共同的理念,共同的运作模式。
1.2 消费者个性需求增强,物流竞争激烈
现代人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使得物流成为不可缺少的刚需服务,而随着消费需求个性化趋势的加强,又使得物流创新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一些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特别是国际物流企业,不断提出新的物流模式,把物流发展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物流活动要体现出物流的真正本质内容——服务,专业有针对性的服务。物流更多地和信息技术结合使用,物流的范围和领域也不断扩大。从商业发展规律来看,集中配送、共同配送虽然已初见模型,但市场潜力很大,还需努力开发构建。
1.3 物流服务管理现状
我国物流企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且物流环节中的运输配送环节成为了物流服务的重要标志,也局限了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纵观所有物流企业,配送成了对物流服务评价的最重要指标,那么,配送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一个物流企业的发展。现在社会是一个智能化、自动化的社会,想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创新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最后,要有完善的制度进行管理。现代新物流已经不仅是物流与制造业、服务业以及电子商务的深度融合,而且还包括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等。当前物流的价值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位移移动,而是增值价值的体现。
技术创新是指创新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过程新技术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一般通过创新产品和创新的生产工艺两种方式体现出来。物流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使得每个厂商努力实现在每个类型产品中实行产品差别化策略,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这就要求首先要有一个创新思想,依靠企业的自身能力来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或者和其他相关企业部门合作培养一些技术人才,专门负责创新技术的研发。例如有的大型国际物流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以研发出适应本企业物流的技术,慢慢推广至其他物流企业。先进的技术势必要有先进的设备与之匹配,在使用过程中努力创新发明,创造更高效的物流设备。
2 物流创新方向
(3)物流企业管理方法创新。
图像二值化后就需要找到并标记图像中的每个连通区域,实现目标从背景图像中分割出来,为后续的计算形心坐标做准备。MATLAB中的bwlabel函数可实现找到并标记二值图像中的每个连通区域。
(1)物流模式体系的创新。
其次是制度管理。管理创新是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方法来整合企业内外资源,以实现既定管理目标的活动。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企业管理者根据市场和社会变化,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新机制,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组合方式以适应和创造市场,从而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综合效益不断提高。这一项系统工程通常要从经营创新、管理组织创新、管理技术与方法创新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全面进行,从而实现高质量、低成本的物流管理模式。
2.2.5 不同仪器对fs/i的影响 考察了Agilent 1200(A1#)、Agilent 1200(A2#)和Waters型3种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对各成分fs/i的影响,结果(表6)各成分fs/i的RSD依次为0.62%、1.52%、0.61%、2.47%、2.20%、0.88%、2.11%、3.24%和1.37%,表明不同仪器对各成分fs/i无显著影响。
企业管理无非是要从人员、制度、经营、组织以及企业的技术和方法上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首先人员管理方面,要有一个鲜明的奖惩制度,对积极创新者要有额外奖励;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健全培训机制;提高员工整体素养,提高物流创新意识,将物流思想创新理念植根于每一个物流人员脑海中,随时随地创新。
我们先来看两家行业领先者是如何来做的?“苏宁物流最核心的优势是数字物流,一整套数字化战略,未来会形成科技化战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据苏宁集团党委副书记周俭介绍,苏宁整个数字物流战略里面,首先是将包含人、车、货、厂在内的整个物流要素的数字化。第二个层级是把业务做可视化展示。可通过一些数据化的工具,看到所有订单的情况。如果订单发生异常,也可通过数据主动去推动预警。最后是一套经营分析的数据模型,通过一套成本论证,发现并加强薄弱环节。阿里巴巴集团组建的菜鸟物流,以新技术赋能物流企业,以建设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为抓手,全力打造国内24h必达网,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72h必达网。我们不难发现这就是技术创新。
不仅如此,客户加完油,爱车可以享受美容、智能检测、车险代办、便捷维修等全生命周期服务。除围绕爱车服务外,还为客户提供了免费WIFI、加油书吧、咖啡等服务,客户可以在加油站收发快递、订票、取款、缴纳水电气费、代缴罚款、ETC储值等服务。
物流创新对一个企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需求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求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全方位的革新,创新活动融入物流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根据物流创新的主导因素和功能作用,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2)物流技术及设备创新。
京东集团高级总监、京东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朱玉梅认为:“未来的物流一定是建立在云之上的,是智慧物流,是云物流。未来的物流基础设施还要包括云,无论是私有云、公有云还是混合云。特别是电商物流,信息流已经成为其中枢和驱动力,未来物流云的服务非常重要,未来的仓或许将是云仓。京东物流追求的方向是建立智慧物流体系,全面智能化,即实现自动化设备、数字化运营、自动化作业,目前正在加强云仓建设。”
物流在企业内部流动着劳务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能量流等资源,要提高竞争能力,必须使所有资源处于一种科学、合理并且先进的管理模式下运行,因此创建一个合理完善的物流体系,来构建集成、综合、统一的物流体系就变得十分重要。物流服务商面临的是将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等环节有效结合起来,为用户提供高效低耗的服务。物流应从自营提高模式、行业创新模式、协作经营模式3个方面进行研究创新,可以多渠道、多协作的运行物流模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我国物流业发展战略
3.1 加强创新意识,将创新理念常态化
物流业的发展必须在变化中寻求突破,主动去适应变化的市场和客户需求,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意识,建立创新理念,出台制度奖励机制鼓励创新。包括制度的创新、管理理念的创新、技术的创新、设备的创新应用等。
(2)遵循强密码约束(大小写字母、数字以及特殊符号混编,10位以上),区别对待重要程度不同的帐户,避免使用相同密码。
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要有政府政策的引导及奖励机制的推动,更要有物流相关企业的积极培训做支持,才能调动每一个物流人创新的积极性,将创新植根入每一个物流人的脑中,将创新常态化,实时创新,处处创新。
3.2 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的培养、培训体系
在我国,对专业物流人才的教育培训等相关制度还有待加强。物流是一个交叉学科,需要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故物流高级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是实现物流创新发展的保障。首先,应从各高校抓起,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和大本营,应从专业设置上向物流倾斜,给予大力的支持,创建完善合理的奖励机制,修正完善高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之与快速发展的物流业相适应。此外,更应做好校企联合,大力与物流企业合作,加强应用型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大力发展物流及相关专业(如流通、商贸专业)教育,培养一批了解现代物流、商贸理论、熟悉现代物流商贸管理的人才。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要强调3方面的能力,即物流操作能力、物流技术应用能力和物流服务能力,要不断加强物流能力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完善的培养和培训体系,做到学校-企业-社会全员参与,为物流的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因此,理想的社区治理格局是在基层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基层政府及派出机构和社区自治组织以社区为载体,搭建基层公共事务运行平台、社会组织运作平台以及居民参与社会事务的运转平台[8]。这是结果导向的理想式社区治理模式架构,但这一架构仅是社区治理的运行结果状态,并不是路径选择。要达到这种理想化的运行结果,对现实的改造和重塑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3.3 加强物流设备的标准化建设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
物流标准化可以概括为硬件和软件标准化,硬件即物流设备,软件即物流信息平台。其中硬件标准化是基础,物流和基础建设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以大型商场建设为例,在基建过程中涉及到硬件设施标准化。建设商场时必须考虑到相应的物流需求,比如要考虑建设配套的卸货平台、卸货平台建设得是否合理等。又如集装形式是未来主导形式,因此要在包装、运输、装卸搬运、储存等环节中,以集装系统为基点建立标准。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物流信息技术也成为物流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如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应用,GPS、RFID、GIS、EDI等专用物流装备和智能标签、跟踪追溯、路径优化等技术迅速推广。要推动物流的发展,必须要创新其发展理念,还要依赖于健全的市场机制。政府肩负着统筹发展的大局,有强大的宏观调控职能,引导物流活动的创新发展,消除跟踪不利的机制体制障碍,来保障我国物流业市场的洁净环境,为物流的舒畅发展提供有利的稳定平台,不仅要“绿色物流”,更要“绿色环境”。“中国电子口岸”、港航EDI等网络信息技术的投入应用,为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平台。各个企业间的信息系统存在着独立性,之间不能很好地融合,应有一个基础标准来进行扩大应用才是上策。
3.4 加强城乡物流建设
在新一轮物流革命中,如何打通物流的“最后1km”,提高物流在全国范围内的覆盖率和联通率,消除城乡与区域之间的“物流鸿沟”,成为物流创新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一些物流企业构建了市、县、镇、村四级物流网络体系,全网络布局,无盲点发展,从仓储、运输到最终的上门服务或者相关联的物流附加服务。我们借鉴来看主要以物流巴士、物流货的、物流专车三类不同的业态形成配送体系,同时探索发展滴滴货车模式。建立一个完善庞大的物流体系,这一体系既整合了物流园区、物流企业,还要整合社区超市、快递柜以及农村的邮政、供销社、小型超市等一切可接入的场所来对服务进行综合,同时也跟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进行对接,真正实现物流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 谢明. 物流信息技术[M]. 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16.
[2] 张春亮. 物流标准化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
[3] 孙海梅, 白晓光. 现代物流管理实务[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7.
[4] 李艳. 现代物流管理[M]. 北京: 北京交通出版社, 2010.
[中图分类号] F56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554X(2019)10-0031-03
DOI: 10.14189/j.cnki.cm1981.2019.10.019
[收稿日期] 2019-06-12
[通讯地址] 白晓光,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雅观路1号
标签:物流论文; 创新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