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0后”道德成长看改革开放以来价值重建的基本经验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从“80后”道德成长看改革开放以来价值重建的基本经验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从“80后”的道德成长看改革开放以来价值再构的基本经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改革开放以来论文,道德论文,价值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73(2010)11-0045-05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社会大转型的30年,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首先表现在经济领域,进而渗透于政治和文化领域。“80后”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洪流、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以及全球化、信息化浪潮,构成了这代人成长与发展的社会大背景。“这种宏观的、每个人都置身于其中而无法选择的社会环境,给‘80后’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与‘文化标志’,同时也构成了我们认识和分析这一代人的客观前提。”[1]“80后”的道德成长探讨的就是有着类似经历的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年轻人如何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这些准则指导自己的行为,由社会的自然人成长为道德人的过程。

一、“80后”价值选择的鲜明特征

“80后”与别的代群有所不同,他们成长的环境有着比较特殊的历史和时代背景。“80后”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代,被深深打上了时代变换和社会价值观变迁的烙印,其价值选择具有四方面特征。

(一)断裂性与继承性共生

“80后”在与传统价值产生一定断裂的同时,又能在文化传承、政治认同上保持延续性和一致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而此时出生成长的“80后”,在没有任何精神防御的情况下,接触到各种崭新的外来文化。相对于社会文化单一、社会价值观高度同质的前代人来说,“80后”赶上了一个纷繁复杂、众声喧哗的时代。他们一出生就面对着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多元景观——思想解放、文化多元、观念碰撞,这对“80后”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五代人》的作者武俊平曾说过:“第五代人不像他们的前代人一样清晰可辨,不像前代人那样黑白分明,不像前代人那样有着那么多共同的遭际、共同的经历。他们一开始就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生活在一个传统与现代交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冲突的时代。”[2](pp.153-154)“80后”与前代人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科技、经济发展之迅猛,社会形态变化之深刻,多元文化碰撞之激烈,再加上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使得传统文化元素和价值规范受到了巨大冲击,加剧了代际差异,形成了某种传统价值观念的“断裂”现象。但是,近年来的社会事件体现出他们在深层价值观念上,尤其是政治认同上仍然与前辈保持着一定的延续性和一致性;从他们的个人自由或自我实现与国家意志、社会责任之间的契合点,可以发现这一代人的个体选择与国家意志、社会责任相协调相统一的实现路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悠远的文化传统在他们身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007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俄罗斯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联合开展了中俄大学生比较研究。俄方的研究报告认为,相对于俄罗斯大学生,中国大学生对政府的信任程度要高2—3倍,俄中两国学生对本国政治都抱有极高的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中国学生相对更加满意生活在自己的国家里面,对社会制度更为满意。[3]当代青年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高度认同、坚决拥护的。美国的皮尤研究中心2003年7月发布的建立在对40多个国家6万多人调查基础之上的《环球态度》报告显示,70%的中国人认为,虽然有富有穷,但大多数人现在的生活更好了。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人民,中国人对于目前生活的评价是相当高的。[4]在皮尤于2008年7月22日公布的民意调查中,对国家的发展方向感到满意的中国人达到了86%,中国人对国家整体方向的满意度在受访的24个国家中名列榜首。[5]国内的调查表明,改革开放政策得到绝大多数青年的肯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1994年的调查显示,当改革开放走过15个年头之后,青年对我国的综合实力、国际地位、经济状况、发展机会都持相当高的满意态度,并且相比于1988年和1991年的满意度有所上升。[6]中国青年不仅对中国的现在具有高度的自豪感,而且对中国的未来也充满了信心。

(二)功利性和超越性并存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7]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引起了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一些崭新的伦理道德观念在中华大地生发开来。“80后”开始逐步培养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一是自立、竞争意识增强。市场经济则强调竞争,讲究优胜劣汰。成长在市场经济之中的“80后”,乐于接受竞争与挑战,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二是诚信、规则意识增强。200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对在校大学生所作的调研报告中,在回答“你认为大学生首先必须具备的优良品德是什么”的提问时,67.7%大学生选择了“诚信”。[8](p.49)三是公平正义的意识增强。“80后”具备追求公平正义的意识、参与公平正义的能力,更具有依法维护公平正义的勇气。四是民主平等意识增强。市场经济肯定平等主体的自主性和独立人格,这使“80后”从小就树立了民主平等的观念,具有强烈的民主观念和平等意识。五是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明显增强。“80后”不仅了解更多法规知识和法律程序,而且维权意识明显增强,他们懂得用法律维护个人正当利益。此外,相比于前代人,“80后”更勇于开拓创新。但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旧规范解体而新规范尚未确立的现状,进一步加大了“80后”外在成长环境与内在心理发展之间的不协调性,部分“80后”价值观中的精神因素减少,物质因素上升,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明显增强。如何应对这一挑战非常重要。

(三)个体性和社会性融合

“80后”注重个体价值,崇尚个人自由。他们关注个人发展,注重物质回报,强调个人回报与付出的比例大小,而奉献精神却相对不够。但是,随着“80后”社会阅历的不断丰富,他们的思想观念、社会责任感正在不断提升。近年来,青年群体无论是在重大社会事件中的表现,还是一系列国内外进行的调查,都表明当代青年在追求自我发展和个人权益的同时,也不忘国家利益和社会责任。在2008年和2010年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年轻一代都表现出令人惊叹的理性、责任与担当,让人们看到了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嬗变:从个体本位走向社会本位,从独自享受走向大家分享,这种转变是他们成熟的主要标志。[9]经过一系列的洗礼,“80后”已不再是“我”字当头的一代,而是富有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人了。

(四)世界性和民族性统一

“80后”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又坚守着民族特性,维护着民族尊严。“80后”在全球化进程中、在开放性的文化视野下成长,因此极易接受外来事物,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果。“一个国家国民品德的高低变化,不仅取决于该国经济发展的快慢、财富分配的高低程度和政治的清明以及科教文化发达与否,而且最为直接地取决于该国所奉行的道德之优劣。”[10]全球的教育资源,跨文化的交流,特别是互联网,给“80后”提供了“以个体身份参与全球化”的机遇,他们接触的信息远远超出了学校和家庭安排的范围,这是有利于他们成长的。但他们在放眼全球、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果的同时,会不会迷失自我、消解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祖国的归属感?这也是我们常常担心的。但事实证明,“80后”在重大是非面前和关键时刻都能保持冷静的态度,坚定地站在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从大局出发,自觉抵制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想,旗帜鲜明地同错误言行和敌对势力作斗争。尤其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问题上,他们始终旗帜鲜明、立场坚定。“80后”在是非立场上的坚定和对伟大信念的执著坚守已不是源于一般的爱国主义。他们的理性认知能力不断提高,道德境界不断提升,情操更加高尚;他们的爱国更深沉、更真挚、更有效;他们用理性的爱国行动来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把朴素的爱国情感升华为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操。正是在这种理性爱国主义的支撑下,他们才能经受住大是大非的考验,创造出一个个非凡的奇迹。

“80后”展现的这些特点,反映了他们人格成熟过程中的可塑性,也为我们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供了诸多启示:一是青春需要理解与信任。每代青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当代青年也有他们的弱点和不足。无论我们如何评价他们,未来属于青年。我们应该给予这代人更多的理解和信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80后”必将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二是青春需要引导和关怀。“80后”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年龄阶段的限制,的确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在理解和相信他们的同时,更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去引导他们。生活阅历简单、没有经历过太多磨炼的“80后”,需要人们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帮助他们认清自身的使命与责任,为他们创造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了解生活的本质,不断完善自己。

二、“80后”道德成长的建构路径

(一)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民族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形成举国重视的工作格局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点。党和政府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整体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要着力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国家前途命运和民族复兴的基础性工程。邓小平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出部署,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江泽民反复强调,要努力培养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发展就有希望。”[11](p.324)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强调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对象,即青少年。2001年1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同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并指出,“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200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制定、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未成年人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新时期,党中央尤其注重对人的需要和价值的关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思想道德建设。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发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号召,并特别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同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之后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正是在这些重要思想和方针政策的指引下,“80后”青少年茁壮成长,思想道德水平逐步提高。

(二)坚持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把青少年的道德培养与社会变迁紧密联系起来

所谓“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12](p.12)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我国经济领域的变化即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带来了人们精神生活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我党在继承和发扬好传统、好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实,积极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探索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思想上、理论上与时俱进,及时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大胆创新道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把青少年的道德培养与社会变迁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与时俱进,不仅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保障,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建设取得各项成就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推进正是坚持与时俱进、把道德继承与道德创新有机结合的结果。

(三)坚持广泛性,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全民参与的系统工程,形成思想道德建设的合力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担负起各自的责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坚持协调与合作,努力形成思想道德建设的合力,共同推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文件多次强调,全党全社会都应当关心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优化其成长环境,推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把多种教育渠道的力量组织起来,形成科学的合力。要形成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真正合力,不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在教育的理念、标准、方式、方法等方面保持内在一致性。教育理念、标准的不一致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大忌。在实践中,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以及教育部门应与学校建立长期、有效的协调磋商机制,保持思想道德建设方向的一致性,培育青少年始终如一的道德品格,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合力,推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三、改革开放30年价值再构的基本经验

(一)转型期价值再构不是无意识的自然选择结果而是有意识的自主选择结果

在社会转型中,我们不会对价值系统进行重构,但必须对传统价值系统进行调整,因此,价值再构是迫切而必须的。30年中,价值再构面临着国内和国外价值多元的双重挤压。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的时期,这种状况给当代青年的思想带来了空前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冲击,社会生活、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日趋多样化。从国际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信息化加剧了意识形态的竞争。因此,价值再构过程本身是艰难而曲折的,只有当再构的价值生态可以自我清除一些废物和糟粕时,才能在社会转型中捍守一种积极的价值共识,进而真正推动个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因此,转型期价值再构不是无意识的自然选择结果而是有意识的自主选择结果。

(二)国民教育的“双跨越”是“80后”道德成长的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教育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一是实现了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历史性跨越;二是实现了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跨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确立,“两基”奋斗目标的实现,高校扩招和促进教育公平等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实施,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和“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机会”的理念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双跨越”使整体国民素质大幅度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文化旨趣和科学人文素养的大幅提升对“80”后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产生深层次的影响,为“80后”道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中国模式”的成功实践为价值再构提供了信仰的根基

改革开放30年,中国走过的独特道路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主任乔纳森·霍尔斯拉格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毫无疑问是20世纪以来最为成功的。即使经过30年的快速工业化,中国人民仍然坚信,持续的经济增长将继续改善他们的生活。正是这种期待使中国创造了第二个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社会正享受着历史上最为稳定与和平的时期。“中国模式”的成功具有转变为软实力的巨大潜力。值得关注的是,引导“中国模式”成功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思想武器,为价值再构提供了信仰的根基。教育部2004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把自身建设好的信心继续保持增强的趋势。“80后”的成长是与“中国模式”建构同步的,他们见证了中国的强大和崛起,这是他们信仰认同、政治认同最为坚实的根基。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及是价值再构的重要标志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的普及对于价值再构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及是价值再构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它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国家的、社会的、全体公民的核心价值体系。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用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身边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头脑、扎根人心,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所掌握、所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经过人们的理解、消化并转化为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精神文明建设、政策法规和社会管理中,使之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追求、自觉行动。在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青少年是重点。要采取切实措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国民教育中,体现到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中,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少年内心的自觉追求,外化为生动的道德实践,彰显在日常生活之中。

标签:;  ;  ;  ;  ;  ;  ;  ;  ;  

从“80后”道德成长看改革开放以来价值重建的基本经验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