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育模式论文_高蓉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育模式论文_高蓉

高蓉(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八庙镇小学 四川 南江 635600)

摘要:从本质上讲,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语文知识与能力,另外,还有助于学生对写作材料的收集,更好地进行写作练习,锻炼和培养自身的写作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结合小学语文的教学实际,针对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8-0041-0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字词句。在语文的教学中特别是小学的阅读和写作属于起步时期,在教学中提升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最好用的方式就是读写的结合,客观上讲在学生阅读的同时加深了理解能力从而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意义非凡。与此同时通过引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热爱。

一、阅读之后写读后感

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将这种读写结合的模式引入,可以提高整体学生的文学能力,老师在教学上可以布置学生阅读一篇文章,阅读之后可以安排小组讨论,让同学之间有交流的过程,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阅读以后再根据文章中的内容以及自身的理解进行文章的读后感。把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和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借助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让读写结合真正的实行。

例如在《用心灵去倾听》的课程教学中,老师可以先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对本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随后进行分小组的讨论,每个小组都对文章的理解作出总结,同时进行读后感的写作。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和工作人员苏珊的交往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热心帮助孩子的美好品质,告诉我们倾听和帮助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学生在了解到作者的这一理念后,结合周围的所见所闻,完成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阅读和理解的水平。

二、语文教学的读写途径

(一)实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

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需要建立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然后根据语文教学的语言文字以及思想内容自身的特点,做好词句以及听说读写的必要训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尽量多地阅读课文,注重优秀段落的积累,实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真正让学生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

(二)在读说的基础上写话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说话是作文教学的主导性力量,而写话可以说是说话的延伸性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说,教师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应该对学生进行说话和朗读的指导,与此同时还要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练笔。这样一来,自一年级开始,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个单独的写话本,学生在平时练习中就可以按照教材安排的内容,引导学生大胆说话和写话。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写话练习中就可以由一句话逐渐变为几句话,然后再变为一段话,最后就可以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提出越来越高的发展要求,要求学生可以理清排序错乱的句子,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句子的连贯性与完整性。这样在完成某个单元的学习后,教师就可以利用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当中,尤其是看图说话环节。建立在读写基础上的写话练习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实现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转化,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动口与动笔能力。

(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考与观察力,注重思维的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观察事物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记事、写人还是状景、描景,都需要通过文字表达的学习,不仅如此,还需要利用课文插图、教学挂图以及直观性的教学手段,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会思维、观察和表达的方法。而对小学生而言,无意识占据了主要的位置,而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因此通常会对周围那些色彩艳丽、形状特别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反而对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熟视无睹。由此可见,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与自身的认识水平有直接的关联性,因此应该加课上课下的教学结合。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结合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对学生的阅读学习实行具体化的指导,让学生真正掌握好观察与思考的方法,同时还要给学生安排适量的写话练习,不断发展和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动手、动口、动脑之间的协调性。

三、贴近生活,寻找素材

在教学中可利用生活中的人、物进行写作。例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通过记录自己身边的人物,回忆鲁迅先生对自己影响深刻的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人,表达作者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怀念,热爱和敬仰之情。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素材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从多个角度促进学生的读写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给学生语言文学知识,而且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泽荣.语文教学中应加强朗读训练[J].小学语文教学, 2008(09).

[2] 潘智杰.关注文本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J].作文教学研究, 2008(04).

[3] 黄海琳.读写结合——写作的基石[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09(08).

[4] 陈祖英.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J].广西教育,2009(04) .

论文作者:高蓉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

标签:;  ;  ;  ;  ;  ;  ;  ;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育模式论文_高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