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状态维修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论文_夏耘

电气设备状态维修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论文_夏耘

摘要: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为确保电气设备运行的平稳性,就必须确保电力的正常输送。有效的运行可以实现电气设备稳定的功能,但在设备定期维护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设备的运转。现阶段加强对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可以有效减少企业自身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同时也可以确保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

关键词:电气设备;状态维修技术;现状;发展

1 电气设备状态维修技术的现状

1.1设备检修的精准度不够

在进行维修状态方式期间务必对维修的保障实施准确性的评判,第一就是在维修环节要对电力设备的性能进行一定的判断,实现维修状态之前的良好性能。在企业检测维修时,要查明是否存在不利的因素影响维修工作,同时也要检测电力设备自身的精确度是否完整,并确保维修时间在合理的范围内。维修中发现问题要加以处理,明确维修的位置和维修的质量。在设备维修的过程中,还会有因维修人员自身技术能力不好,而不能很好地开展维修工作的现象。

1.2设备的性能而引起的故障

电气设备内部包含着很多电子线路,而电线很容易受到空气湿度以及温度的影响而发生性质的改变。诸如其导电性、输出电压以及损耗的功率等都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而由于这种性能的改变通常会导致超出了电气设备的输出电压以及输出的功率,从而使得整个电气设备不能够正常的运转。其次,由于使用时间的影响,电气设备的各种零件会出现老化,会导致元件的各种性能发生变化。

1.3 状态检修的技术力量较为薄弱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设备维修需要不断地更新维修速度,尤其在企业生产系统应用过程中,电力设备的使用较为老化,目前已经有很多设备通过技术更新不断加强了设备的运转。对于有些维修人员来说,他们年龄较大,具有丰富的维修经验,但是没有办法跟上现代设备的迅速发展。所以就需要不断地培养新的高技术人才,加强对电力企业设备的维修工作的开展。

2状态维修的发展

2.1对于故障排除工作制定合理的故障树,提高相应的故障排查技术

通过将各个故障排除工作层次整理出来,结合经验丰富的企业电气设备维修与故障排查员工们的意见,并以故障树的形式一层一层的进行整理与规划。明确各个故障事件以及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找到各个故障之间的联系点。对于各个故障出现的问题具体表现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总结以及完善,形成一个完整的故障树以及故障排查网络。当进行企业电气设备维修与改进与故障排查的工作时,可以根据具体的故障问题的表现,在故障树上找到相应故障出现的原因。并联系其在故障树上下的结构,对于各种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并对于周边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排查工作。这样以来,大大地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企业电气设备维修与改进以及故障排查的过程中,除去人工排查之外,也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改进排查的方法,并且积极地运用过程中辅助排查设施,以便降低人工排查的工作量以及提高排查的工作效率。此外,在电气设备运营的过程中,也应该设置相应的自检设施。一旦在发生了问题较为严重的故障,相应的故障自检设施应该发动警报系统。对于故障的发生原因,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在线检测,对于各项运营数据进行实时的播报以及及时的处理。自检设备具有客观性,企业电气设备维修以及故障排查部门应该将人工排查以及质检系统相互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扩大整个企业电气设备的故障排查与监督的范围。

2.2 善于采用逻辑分析法

在正常的情况下,电气设备的维修人员应当对大多数电气控制逻辑是足够了解的,那么实际上在设备故障检查和维修的过程当中,善于利用电气运动、控制原理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电气设备首先在电路控制当中是由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的,一般性的常见故障大多都是发生于主电路之中,而特殊性、难发性以及严重程度较高的故障都发生于控制电路系统中。

2.3数字化发展

数字化维护状态不仅可以利用网络进行通信,还可以实现工厂内高压电气设备的信息共享。它还可以利用网络的先进技术取代传统的接口,从而实现网络与工厂高压电气设备之间的连接目标。此外,可以使用网络的先进技术来转换工厂中的二次电路,并将其替换为网络的可编程程序。同时,可以用先进的光纤和光电数字代替传统的电缆。高压电气设备为实现数字化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管理工厂信息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创新和运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对工厂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从而实现高压工厂的电气设备。收集状态维护信息的目的是为将来的分析和查询数据工作奠定基础。

2.4改进设备健康状况,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状态维修可以减少设备停电时间和次数,保障设备安全连续生产。在企业生产任务重、需求电能多的情况下,计划检修工作对供电可靠性有很大影响,如果维修周期超过计划时间,显然难以实现逐步提高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状态检修改变了以往不管设备状态如何到期必修的思路,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为设备的健康、供电的可靠性和人身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2.5善用测量电压法

这种方法被当代大部分的电气设备的故障处理和维修人员应用,其主要的方法就是通过测量设备整体及具体系统的电压值、电流值,然后分别与设备设计的电压电流值进行对比,以便找到超过正常偏差范围的地方。一般比较常见的测量方法包括分段测量以及点测等。

2.6有效提高国家维护工作质量

为了有效促进工厂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使高压电气设备的国家维护工作顺利进行,有必要不断提高国家维修工作的质量,确保工厂的高压电气设备可以随时正常运行。因此,有关部门有必要制定健全的维修工作制度,使员工在维修过程中能够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从而有效地提高国家维修工作的质量。此外,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不同的奖惩制度,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7定修的弊端

由于电气设备的生产厂家不同导致很大差异,有的设备运行良好,有的设备却亟需维修,而定期维修制度采取统一的时间点进行维修,不考虑这些设备状况的差异,这样就导致了有些设备过度维修,无形中增加维修成本,这种维修方式必将出现如下弊端:(1)运行良好的设备,特别是转动设备过渡维修多次拆装,维护人员技术水平不高,这样必将导致设备功能精度的降低,定修不仅没有提升设备的功能精度,又无形中埋下了设备的隐患,非常不利于设备的稳定运行。(2)设备到了定修周期,按照定修制度必须停机检修,这样迫使设备停机中断对用户的供电,降低了供电可靠性。目前,定修是电气设备停机的主要原因,几乎占设备全部停运时间的 2/3 以上。(3)设备到了定修周期,停机检修,不仅影响企业产量,又需要支出一笔庞大的维修费用,增大企业的生产成本,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必须对定期维修制度进行改革,以经济效益的观点和要求来指导维修策略的选择。

结语

电气设备在进行状态维修时,要做好定期的保养,要修正维修工作中存在的缺陷,采取合理的策略,落实电气设备状态维修决策,针对维修中所存在的问题,要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来解决。

参考文献

[1] 陶涛.智能配电网电力设备状态检修集成系统探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6(8):112- 114.

[2] 高辉,刘良成,张大波.系统可靠性评估在电力设备维修策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4):224- 225.

[3] 李磊.基于气象环境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策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3.

论文作者:夏耘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电气设备状态维修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论文_夏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