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中东政策的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代论文,中东论文,美国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56年,埃及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以及英、法对埃及侵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英、法老殖民主义势力在中东的衰败。1957年,美国推行“艾森豪威尔主义”,企图独霸中东,必要时直接出兵中东。“艾森豪威尔主义”受到阿拉伯人民的强烈抵制。1958年美国出兵黎巴嫩,也遭到失败。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进一步发展。苏联在中东的势力也增长起来。
美国支持以色列进行侵略战争
进入60年代后,美国着重依靠以色列,压制阿拉伯民族主义力量,遏制苏联势力增长。
1961年3月,在美国总统肯尼迪要求下,西德和以色列总理在纽约会晤,协议由西德政府向以色列供应1亿美元重型武器。1962年10月,肯尼迪批准向以色列出售防空导弹。1963年,肯尼迪在以色列外长访美时,公开宣布以色列是美国的盟国,尽管没有签订正式条约。
1963年11月肯尼迪遇刺身亡,约翰逊接任美国总统。约翰逊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说:“苏联在(中东)这个战略地区扩充势力,威胁着我们在欧洲的地位,……如果他们真的控制了从摩洛哥到伊朗这一广大地区的海洋、石油和空间,那末,从杜鲁门总统时期以来所取得的世界政治力量的稳定和平衡,所有这一切,都将丧失殆尽。”约翰逊批准向以色列出售坦克、战斗机等“进攻性武器”。1964年12月埃及报纸揭露西德和以色列秘密军火交易使西德停止交易后,美国国务院公开承认美国曾向以色列出售坦克和导弹。
在1967年6月以色列发动战争前夕,美国就同以色列达成协议,美国将始终保持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间的实力对比。美国直接向以色列提供大量武器装备,来保持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的“军事优势”。一旦发生敌对行动,美国不再像1957年那样迫使以色列从它占领地区撤出,也不让以色列在联合国里受到谴责。
1967年5月26日,在美国和以色列高级官员会晤后,约翰逊对他的白宫助手说:“以色列就要去打击他们(阿拉伯人)。”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动突然袭击,侵占了大片阿拉伯土地。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和苏联一道,使联合国安理会一再通过停火决议。
1967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242号决议中,规定以色列撤离最近冲突中所占领的土地。但是,美国并没有真正促使以色列撤出被占的阿拉伯土地。1967年9月10日,约翰逊在华盛顿的一个犹太人兄弟会——圣约信徒会的一次大会上说:“回到1967年6月4日的局势不会带来和平。”
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42号决议后,只有法国总统戴高乐对以色列实行军火禁运,在这以前法国是以色列重要武器特别是军用飞机的主要供应者。1968年1月,约翰逊解除对中东地区的武器禁运。在这以前三个月,美国就宣布1966年初已同意向以色列出售48架天鹰式A4攻击机。在这以后,美国批准向以色列提供50架鬼怪式战斗机和其他武器。
美国在中东地位削弱
美国支持以色列使阿拉伯国家在战争中失败,激起了阿拉伯世界的反美怒潮。埃及、叙利亚、阿尔及利亚、伊拉克、苏丹等阿拉伯国家相继同美国断交。苏联势力乘机大规模渗进阿拉伯国家。美国在中东的地位,不仅没有因为以色列战胜阿拉伯而加强,相反却大大削弱。
这时,美国也正陷身在侵略越南战争的泥坑。1968年美国大选期间,尼克松说:“我们被越南缠住了……正当美国人在亚洲,在东南亚的时候,俄国人在进入地中海”。
1970年2月,尼克松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苏联最近几年在中东和地中海的活动增加了,其影响远远地超过了以色列-阿拉伯问题的范围”,“美国将以最大的担心看待苏联为在中东建立优势而作出的努力”。
1972年,尼克松在对外政策报告中又说:苏联利用埃及海军和空军设施在中东和东地中海地区扩张军事实力,“一直是美国感到关切的一个问题”,这对“全球力量均势的稳定有着严重的影响”。
由于侵略越南战争失败,美国力量衰退。1969年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推行“尼克松主义”,谋求在世界范围内利用各种力量间均衡,来阻止苏联获得优势。尼克松开始了同苏联的“一个谈判时代”,为美国赢得恢复力量的时间,并企图用“缓和”来制约苏联的扩张势头。
阻止苏联在中东取得优势
美国竭力要在中东维持均势,阻止苏联取得优势。尼克松在1970年2月对外政策报告中说:“我要从现在起重申,在这期间,我们决心密切注意军事力量的平衡,并根据需要向友好国家提供武器。”1970年7月12日,美国助理国务卿西斯科说:“苏联卷入程度的增长使局势中增添了一个新的因素。我们将采取任何必要的行动来确保力量均势不会变得对以色列不利。我只想斩钉截铁地重申,美国决心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来维护那个地区的均势。”
美国增加给以色列武器供应,来对付苏联在埃及等国扩大军事存在。70年代初,随着以色列同埃及等阿拉伯国家间的军事冲突的升级,苏联军事人员和武器装备大批进入埃及等国,美国也进一步向以色列提供先进武器。1970年3月,美国宣布向以色列运送武器,并提供1亿美元贷款。1970年6月美国国务卿罗杰斯提出的埃及和以色列间停火的建议,为埃及和以色列接受。然而,1970年9月18日,尼克松又宣布给以色列5亿美元军事援助和提前交付18架鬼怪式飞机。1970年12月12日,以色列国家电台透露了尼克松给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的密信内容:(1)尼克松向以色列保证继续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以便保持中东的军事均势;(2)美国将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任何反对以色列的动议;(3)尼克松答应告诫苏联不要直接干预中东争端;(4)在目前的停火导致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和约之前,以色列的一兵一卒都不会从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的阵地撤走。
到1972年,尼克松政府在3年中给以色列的授助比在这以前1948年以来历届美国政府的援助总和还多。
1967年战争以后巴勒斯坦武装抵抗力量发展,美国支持以色列打击巴勒斯坦抵抗力量。
1970年9月,约旦当局进攻在约旦的巴勒斯坦抵抗部队。美国为了支持约旦当局,在东地中海集结海军舰队,并使空降部队进入全面戒备状态。美国还照会苏联,要苏联使支援巴勒斯坦抵抗力量的叙利亚部队撤退。
1967年战争后,美国提出过一些中东和平方案。但是,美国坚持推行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加强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的军事优势,而没有采取措施使以色列从被占的阿拉伯土地撤走。
在中东,美国也通过同苏联谈判,谋求同苏联在中东维持均势,并防止美苏在中东发生直接对抗。1970年7月2日,尼克松在电视讲话中说:“我认为,中东局势现在非常危险。这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巴尔干的局势很相似,而由于那里存在着分歧,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可能被拖进一场谁都不希望的对峙中去。”1971年2月,尼克松在对外政策报告中指出:美国不能允许其他国家在中东建立优势地位,中东是“牵涉到美国和苏联两国利益的地方”,“要求在这里有牵连的各个外国的活动形成一种均势”,建立“一种能协调大家利益的关系”,“谋求美国和苏联之间(在中东)的稳定关系”。
1969年后,美苏就中东问题举行双边会谈,美、苏、英、法四大国也就中东问题举行会议,但都没有取得结果。1972年5月,美苏两国莫斯科最高级会谈,按照美国方面的意愿,达成了在中东实现“军事缓和”的协议。基辛格在回忆录中说,这“实际上含蓄地接受了现状”,美国的战略就是“将中东问题继续冻结到苏联人愿意谈判妥协时为止”。①
据基辛格解释,美国同苏联就中东问题举行会谈,并不是要促进解决问题,而是要保持“僵持局面”,使苏联丧失影响,而恢复美国在中东的地位。基辛格在回忆录中说,这种“僵持局面持续的时间越久,事情就看得越加清楚,苏联拿不出阿拉伯人想要得到的东西来。随着时间的消逝,苏联的阿拉伯附从一定会认定,同苏联友好并不是实现他们的目地的关键所在。只要我们坚持得住,迟早会使激进的阿拉伯人不得不重新估计他们的政策。”“从1969年起,这逐渐成为我们的政策。”基辛格认为,“到1972年和1973年,这个策略便开始见效。”②
当然,1967年战争后,美国势力在中东的削弱,不仅仅是由于苏联势力的增长。更加根本的因素在于阿拉伯民族主义力量。一些阿拉伯国家在战争中失败,指望依靠苏联来对抗美国。反美情绪在整个阿拉伯世界高涨。利比亚在1970年6月宣布收回在惠勒斯的美国空军基地,1972年废除了同美国签订的军事、经济和技术合作等九项协议。美国在1963年12月撤除在摩洛哥的空军基地后,1977年4月又不得不同摩洛哥签订关于撤除全部美国军事基地的协定,规定到1978年9月底美国全部撤走军事人员。
美国重新在中东扩张势力
70年代后,中东局势的发展,给予美国重新在中东扩张势力的机会。
1970年9月纳赛尔去世,10月萨达特继任埃及总统后不到三个月,美国恢复向埃及运送小麦和食用油,并要世界银行贷款给埃及。
1972年7月18日萨达特宣布赶走在埃及的苏联军事人员。基辛格说,萨达特这个决定“对华盛顿来说完全是意外”,美国政府没有及时充分认识和利用萨达特的这种政策动向。③
1973年10月,埃及、叙利亚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发动反击以色列侵略的战争。在战争初期,以色列遭到惨重打击,紧急向美国呼救。美国全力向以色列空运武器,并且拖延联合国安理会采取行动,使以色列得以稳住阵脚。阿拉伯国家还使用石油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美国等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基辛格写道:“在那次战争期间,使我们忧心如焚的是,(阿拉伯国家使用的)苏联武器取得了胜利。苏联在中东的影响不断增加,以色列内部一片惊慌失措,阿拉伯国家在一个敌视美国的激进的纲领之下团结起来,欧洲和日本由于担心失掉石油供应而联合起来脱离我们并支持激进派施加的压力。”④
美国的对策是,看到萨达特在1973年战争后进一步显示的摆脱苏联、谋求同美国合作获致和平的倾向,也抓住阿拉伯国家在1973年战争后指望通过美国来同以色列谈判的情况,由美国紧紧掌握中东和谈的主动权,来削弱苏联在中东的影响,而乘机扩大美国的影响和势力,分化和削弱阿拉伯国家。
基辛格说:“我们的战略是要削弱苏联在中东的作用,因为我们和苏联在这个地区的利益是不可调和的”,“在这种情况下,美苏外交最多只能做到使美苏关系的其他方面让苏联保持足够的利害关系,以冲淡我们两国中东政策相互冲突的影响。”⑤
70年代初期,美苏处于“缓和”的热潮之中。即使如此,也没有阻止它们在中东出现紧张的对抗。在1973年战争中,10月下旬苏联威胁要出兵中东时,美国军队在全世界进入战备状态加以阻止。
美国利用美苏关系“缓和”来约束苏联在中东的行动,又在1973年战争结束后同苏联一起主持召开过日内瓦中东和会来牵制苏联。实际上,美国致力于促成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进行谈判,竭力不让苏联插手。在阿拉伯国家石油禁运的压力下,基辛格紧张地进行穿梭外交,1974年1月促成埃及和以色列达成第一个军队脱离接触协议,3月初同叙利亚达成了美、叙、以间继续商谈的协议。在这以后,阿拉伯国家解除了石油禁运。1974年5月,叙利亚和以色列达成军队脱离接触协议。埃及和叙利亚相继同美国恢复外交关系。1974年6月,尼克松访问埃及、沙特阿拉伯、叙利亚、约旦和以色列。1975年9月美国又促成埃及和以色列达成第二个军队脱离接触协议。
1976年3月,埃及总统萨达特宣布废除埃苏友好合作条约。美国总统福特跟着声称,埃及废除同苏联的条约,是对苏联的一次真正打击。埃及同苏联断绝关系,不再依靠苏联军火,对美国极为重要,美国将继续作出响应,并要在中东发挥主要作用。
美国调整同阿拉伯关系的政策
尼克松在1973年对外政策报告中指出:“美国认为,同在战后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同我们友好相处、但在1967年和我们断绝了关系的一些阿拉伯国家,重新建立政治关系,是美国的一项首要目标。”福特在1976年10月底说,美国对中东政策的两项原则是,对以色列的义务和同以色列的“特殊关系”,维持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的军事优势,同时改善和加强同温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美国首先着力发展同埃及的关系。美国也加强同沙特阿拉伯、约旦等的关系。1977年5月,美国总统卡特在日内瓦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会谈。
美国所以作这样的政策调整,是由于阿拉伯国家在1973年战争和石油斗争中显示了力量,也由于美国要同苏联争夺中东地区,美国势力要渗进阿拉伯国家。布热津斯基在1978年的几次讲话,对此作了解说。布热津斯基认为,在印度洋沿岸形成了一个危机四伏的弧形地带,苏联军事力量增长,加上当地的地区性冲突以及社会和政治结构的不稳定,可能使西方面临一场重大的挑战。阿拉伯和以色列冲突继续下去,本身就会起一种催化剂的作用,并促使苏联的影响更加广泛地渗透到这一地区。布热津斯基主张,要设法形成从伊朗直到摩洛哥以及从阿拉伯南部到地中海沿岸这一整个地区同西方合作的局面。布热津斯基指出,阿拉伯世界正在经历着政治和经济的复兴,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我们以及对于以色列人至为重要的问题在于,这种复兴是将在政治上采取温和态度,同西方建立密切的关系和合作,以及同以色列取得和平和解的情况下发生呢,还是将在动乱加剧,激进主义滋长,对我们的一些主要对手的友谊加强,以及对以色列敌对态度加剧的情况下发生呢。”
从戴维营协议到“卡特主义”
70年代后半期,苏联实行“进攻性战略”,在非洲及其他一些地区展开扩张攻势。美国这时虽在中东居于有利地位,但也担心苏联的干预和破坏。1977年10月1日,美苏两国外长发表了关于中东问题的美苏联合声明。10月4日,卡特在联合国大会讲话中强调,大国在有竞争利益的地区,要按照克制精神行事,美国一直同苏联密切接触,1977年底前恢复日内瓦中东和会。这仍是美国牵制苏联的一种策略手法。日内瓦中东和会并没有重开。美国继续举行撇开苏联而由美国掌握中东和谈的政策。
1977年11月萨达特访问耶路撒冷后,1978年9月美国、埃及、以色列三国首脑会谈,达成了关于中东和平纲要和关于签订埃以和约纲要的戴维营协议。亲自主持美、埃、以三国首脑戴维营会谈的美国总统卡特在回忆录中,说明美国为什么选择埃及作为突破口。卡特说:“最令人注目的是埃及转而不和苏联结盟,而采取一种中立或者说甚至是对美国友好的态势。这一点比较明显,将来对以色列发生任何军事威胁的关键在埃及。只有他们才有进犯以色列的最可怕的力量,而且在以往的战役中他们总是走在前面。他们也是在对以色列历次战争中伤亡最惨的。将来不管作怎么样的和平解决,埃及是症结所在。”⑥
1979年2月,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结束了巴列维王朝的统治。美国丧失了它长期以来在海湾和中东地区的一根主要支柱。美国急于在这个地区寻求新的支柱。它加快了促成埃以和约的步伐。1979年3月,在美国主持下,埃及和以色列签订了和约。美国分别对以色列和埃及提供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
美国原来想在戴维营协议及埃以和约以后在中东形成美国、以色列、埃及、约旦和沙特阿拉伯阵线。但是,戴维营协议及埃以和约遭到叙利亚、约旦和沙特阿拉伯等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反对。埃以间实现了和平,以色列撤出它占领的埃及西奈半岛,而阿拉伯世界出现严重的分裂。
卡特政府期间,对待巴勒斯坦问题的态度曾经有些变化,如承认要为巴勒斯坦人提供“一个家园”⑦,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代表接触等,但在以色列反对、特别是美国犹太人集团压力下,又退回去,坚持不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不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谈判,反对建立巴勒斯坦独立国家。美国也没有在戴维营协议规定举行的美、埃、以三方巴勒斯坦自治谈判中施加压力促使以色列作出让步,自治谈判没有任何结果。
1979年2月伊朗革命胜利后,美国就着手加强在海湾、印度洋地区的军事存在,并酝酿建立快速部署部队。
1979年底苏联出兵侵占阿富汗。1980年1月23日,卡特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卡特主义”,宣称“任何外部势力企图掌握波斯湾地区的控制权的尝试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切身利益的进攻,这种进攻将被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一切必要手段击退。”美国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强在印度洋的海军力量,安排在非洲东北部和波斯湾地区取得美国军队可以使用的海空便利,援助巴基斯坦,准备同这一地区其他国家建立“合作安全结构”。
1980年4月,美国援救伊朗扣留的美国人质的军事干涉行动失败。1980年6月和8月,美国分别同阿曼、肯尼亚和索马里达成使用这些国家海空基地便利的协议。
到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就在“卡特主义”的基础上,在中东进一步全面加强同苏联的争夺,要中东国家同美国“反苏战线一致”,更加倚重以色列,注重加强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实行军事干涉,同时继续推进中东和谈。
注释:
①基辛格:《白宫岁月》,第四册,世界知识出版社中译本,第252、250页。
②前引书:《白宫岁月》,第一册,第502页。
③前引书:《白宫岁月》,第四册,第311~318页
④基辛格:《动乱年代》,第二册,世界知识出版社中译本,第470页。
⑤前引书:《动乱年代》,第三册,第118页。
⑥卡特:《保持信心》,世界知识出版社中译本,第261页。
⑦卡特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讲话,1977年3月16日。
标签:尼克松论文; 阿拉伯民族论文; 美国军事论文; 苏联军事论文; 以色列总理论文; 中东局势论文; 中东论文; 军事论文; 苏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