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矩阵的《产业经济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董自光,吴卫芬
(浙江树人大学 现代服务业学院,浙江 杭州)
摘 要: 能力矩阵教学方法虽然源自德国职业教育,但对我国众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专业和课程建设同样适应。本文在介绍能力矩阵基本理念的基础上,从能力矩阵设计、教学情境设计和教学效果分析三个方面总结了该方法在《产业经济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旨在为专业基础课程如何运用能力矩阵教学法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能力矩阵;产业经济学;互联网课堂
一 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背景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以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中观应用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理论复杂性、知识发展性、表述方法多样性、实践多变性等特点,其教学目标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产业经济现象,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然而面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新时代大学生,知识来源多样性、学习场景虚拟性、学习模式的内生性都大大增强,传统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为阵地,以讲授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因为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忽视学生主动性与能动性,忽视认知与实践过程,难以适应新形势和新技术下的本科高等教育。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本课程团队于2009-2013年将案例教学法、专题讨论教学法等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合作学习方法相结合,对传统课题教学模式的弊端进行革新,并在实践中取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学习特点的把握,课程团队对《产业经济学》如何更好地支撑我校“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好满足产教深度融合趋势下课程建设的要求进行了一些新的思考和尝试,将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普遍采用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能力矩阵”教学法引入到《产业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 能力矩阵教学法的基本思路
能力矩阵教学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构建学习情境为基础,以学习任务为导向,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并能够通过自我评价,进行自我反思的一种教学模式[1]。其具体的做法是:提供一个本门课程的通用能力矩阵,将各部分知识点的相应能力目标按A1、A2、B1、B2、C1、C2的递增顺序归纳,A1的目标是“记住”,A2的目标是“理解”,BI的目标是“应用”,B2的目标是“分析”,C1的目标是“创造”,C2的目标是“评估”,其中A1、A2级别属于较低级别,仅仅要求学生学会知识点的内容而已,记住、理解其意义;相当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Bl、B2级别则属于技能掌握层级,要求学生会使用学到的知识点来开发利用,或者会分析具体的案例;而C1、C2级别则属于学生在掌握技能的用法后的高级应用能力级别,在这一层级,学生可以自己去创作出新的产品和应用,或者评估一个产品的应用范围[2]。在整个过程中,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得以重新建构,教师不再简单的知识垄断权威和传递媒介,而扮演的是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成为知识的主动获取者、合作学习者和自我评价者,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和主动能动性。
三 基于能力矩阵教学方法的课程改革的实践
(一)能力矩阵设计
运用能力矩阵的方法的首要任务是构建能力矩阵,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学情境和模式,诸多课程在构建能力矩阵时是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的工作环境、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等,模拟出工作情境,将课程的学习目标总结提炼并细化成为能力矩阵。本课程在设计教学情境时也是循此方法,结合开设《产业经济学》的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共性特征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的性质,围绕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等核心能力目标,按照记住、理解、运用、分析、创造、评估维度设计出A1、A2、B1、B2、C1、C2六个能力等级(详见表1)。
表1 《产业经济学》能力矩阵表
(二)教学情境设计
第一步,学情分析。一方面,通过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任课教师的沟通和课堂摸底,了解学生对先修课程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氛围以及学生差异性进行调查,初步掌握学生的学校习惯和对本课程学习的期望。
第二步,教学引导。教学初,任课教师向学生介绍《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产业经济学》能力矩阵,并结合前期学情分析,帮助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和制订自主学习计划。
第三步,教学过程。教师在讲授课程过程中,梳理各章节重要知识点,并利用学习通等教学信息化平台施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根据自主制定的学习计划展开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应等级的学习任务,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起到辅助和督促作用。
财政部门可考虑延长“一上”上报时间,预算单位在充分的时间内,开展调研,尽可能将预算编报的科学合理。事业单位的人员经费不应按照实际的人数作为分配标准,应根据绩效管理原则,按照实际承担具体职能的标准人员测算基本支出,尽量减少冗员的开支,有效改善“吃大锅饭”的状况,体现价值绩效考评的导向,并将论证充分、目标明确、绩效达成度较高的项目列入预算。
第四步,综合评价。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由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两部分组成。过程考核主要根据能力矩阵对应任务目标的完成情况(占比30%左右),具体包括产业经济学案例分析、投资报告、课程论文等学习成果的提交和汇报,辅以学生到课率和学习通平台上的教学参与度(占比10%)加以评定,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重点考察学生对B、C能力等级到达度。结果考核仍采取期末考试(占比60%)进行,全面考察学生能力等级的到达度,仍以任课教师评价为准。
(三)教学效果分析
虽然将能力矩阵教学法运用于我校《产业经济学》课程改革实践的时间还不长,但从任课教师的直观感受、学生的反馈以及师生互动的状态可以明显发现教学效果的改善。通过能力矩阵教学法,任课教师加强了《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关系的认识,明确了该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功能和定位,厘清了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同时借助互联网教学手段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新模式,使教师角色和身份从传统知识的讲授输出者转为分享指导者,教师与学生的实时互动、实时沟通大为增强,教学反馈更加真实有效[3],教师能够直观看到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和能力曲线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重点。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和学习期望制定异质性学习计划,自主完成对应能力等级并适合自身需求的学习任务,既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四 总结
在取得效果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能力矩阵教学法在《产业经济学》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比如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如何更好匹配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多元教学手段如何更加有效的运用,学生个体差异在综合评价中如何更好体现等等。但不可否认,伴随社会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学生的特点和《产业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始终处在动态变化的状态中,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任课教师的主动作为,学校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学生回归到学习者的角色和状态,积极参与。
但是,过分重视“向别人学习”是否会因此抹杀主体的个性特征,乃至教学工作的创造性?首先强调这样一点:“向别人学习”不应被看作是与一般意义上的“反思”直接相抵触的;恰恰相反,这即是为研究者实际从事“反思”指明了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通过与别人的对照比较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与改进方向.其次,这也是这方面的普遍性认识:教学中决不应机械地照搬别人的经验,也即纯粹地模仿,而应针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对象进行教学,这并集中体现了教学工作的创造性质.
我们使用了酶联免疫法来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总结出了15种具体模式,除了模式1到模式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其他的模式分析和乙肝病毒前S1抗原之间的关联性为零。模式1有90例,其中80例为阳性,阳性率是88.9%;模式2有112例,其中有76例阳性,阳性率为69.1%;模式3有64例,其中28为阳性,阳性率为43.8%;模式4有46例,其中有30例为阳性,阳性率为65.2%;模式5有40例,其中有17例为阳性,阳性率为42.5%。
参考文献
[1] 苏岚科,王占伶,张晓青.基于能力矩阵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英语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职业.2014(09):123-125.
[2] 宫谦.能力矩阵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12):84-86.
[3] 张艳红,刘威.基于能力矩阵的高职行动导向教学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4):150-152.
本文引用格式: 董自光,等.基于能力矩阵的《产业经济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65):48-49.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65.021
基金项目: 本文系浙江树人大学2018年度课堂改革项目:基于能力矩阵教学法的《产业经济学》课程改革与探索(项目编号:2018KG101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董自光,男,汉族,江苏省赣榆区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标签:能力矩阵论文; 产业经济学论文; 互联网课堂论文; 浙江树人大学现代服务业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