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践的哲学与作为实践的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范式的危机与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范式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中国论文,出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08)06-0051-04
题记:这篇短文是应邀为“第七届马克思哲学论坛”所撰写的会议论文。到会议召开的时候(2007年10月),我的导师高清海先生也离开我们三周年了。十年前,我和高先生发表了一篇题为《力求哲学范式的及早转换》的论文(见《哲学动态》1998年第12期),那是我跟老师合作撰写的唯一论文。从那时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式转换成了学界的一个重要话题。本届论坛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为主题,或许也说明了这点。在当年那篇短文中,我们提出从“物”的范式向“人”的范式的转换。在此文中我们又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原初范式为阶级斗争范式,后来蜕变为主体性范式,而今整个范式已经陷入危机。对于此文的观点,我已无从征求老师的意见,不过,我在心里倒是把他的去世看成该危机的一个重要表征。不管怎样,高先生在自己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曲折生涯中,宁牺牲利益以追求真理,而不为了利益而牺牲真理,这种精神是我感受至深的。
本文所谓“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范式”,①是指当代中国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以实践作为哲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并跟现实政治密切互动的一种哲学学术范式。其所以可以叫做“范式”(paradigm)[1],首先在于,在中国从事哲学研究的最近几代学者,特别是后来归宗到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学者,一提到哲学和实践,马上就会想到许多共同的说法、话题和经典,它们构成了一套完整而稳定的哲学话语。这些说法如: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话题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必然与自由的关系等。有关经典更是卷帙浩繁: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毛泽东的《矛盾论》与《实践论》等等。尽管学者们的具体见解不尽相同,但这些说法、话题和经典构成了大家共同的思考前提、工作对象和学术资源。称之为范式的其次的理由是:根据库恩的范式理论,科学的演变有一个从常规时期经过危机和革命而进入新的常规时期的过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也可能在危机和革命后进入一种新的常规时期。
本文要指出的是,如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作为一种范式存在一定的危机,而摆脱这种危机的出路是:它应该既是一种关于实践的哲学同时也应该是一种作为实践的哲学。
一、实践哲学的两个面向:关于实践的哲学与作为实践的哲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长期流行着一个看法,即西方哲学在马克思之前都是解释世界的理论哲学,只有马克思哲学才是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这种看法存在着知识性错误。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思想文化传统的产物,而这个传统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把哲学分为理论哲学与广义的实践哲学,理论哲学解释世界不变的原因和原理,广义的实践哲学研究并实际襄助人的行为和制作等活动。②产生这一错误的原因很多,其中的关键在于,受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范式的局限,人们仅仅从物质生产和阶级斗争等人类活动类型去理解实践,而没有意识到实践无非是人的行动,它可以从极其多样的视角、以极其多样的方式去观察,从而开显出极其多样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路径。在这个意义上,尽管可以说只有马克思的学说才主张以物质生产为基础、通过阶级斗争去改变世界,但不可以说只有马克思哲学才是实践哲学。
笔者认为,任何实践哲学都必须具有两个基本的面向——好比一个钱币的两面,即它既是关于实践的哲学,也是作为实践的哲学。就是说,任何堪称实践哲学的学说总要提供一套关于实践的独到理论见解;任何号称实践哲学的学说也总要依其学说实际地对人们的实践发生影响,从而使关于实践的哲学和作为实践的哲学在特定语境中达成一致,形成不同的实践哲学范式。那为什么某种实践哲学范式会发生危机呢?一种旧的实践哲学范式之所以会发生危机,并最终为新的范式所取代,归根到底在于特定人类共同体的实际处境改变了,实践的主题不同了。此时,表面上看,旧的范式仍旧讲着实践的话语,可实际上,它所言说的实践问题和当下人们切身感受到的实践问题已经不是同样的问题了,它的言说对现实也不再有实际的作用,因而它虽然还是关于实践的哲学,但已不再是作为实践的哲学了。这种情况下,旧的范式的危机就出现了。
古代中国的儒家哲学是一种典型的实践哲学。仁义礼智、修齐治平、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等等既是关于实践的哲学,也是作为实践的哲学。这种范式存续了两千多年。可近代西方文明的冲撞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实践主题,导致儒家实践哲学范式发生危机。在内忧外患中,革命者选择了一种最革命的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从而形成了新的实践哲学范式。
在西方,柏拉图提出最好的政体是哲学所设计的政体,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最好的政体还应是最切合实际的政体[2]。不管怎样,探寻城邦政治改善之路,就是那个时代和地域的实践主题,由此便形成了他们那种特定的实践哲学范式。后来,康德关心普遍的道德原则以及建基其上的普世政治模式,实践哲学的范式又换了模样。马克思的时代,资本的功绩和罪恶同时彰显,造就了广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两种实践哲学范式。如今,在全球化背景下,广义自由主义范式正在转型,各种后现代性质的实践哲学范式正在成为时尚。
由此可见,没有一成不变的实践,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实践哲学范式。一种实践哲学范式,只有当其既是关于实践的哲学又是作为实践的哲学时,才能保持其活力与凝聚力,让学术共同体的成员们可以继续在同一套话语系统中运思与切磋。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原初范式与演化范式
马克思本人并没有对自己的学说作学科划分。不管后世对他的思想如何切割和演绎,也不管不同的人们对马克思有着多么不同的需求,其基本理论其实并不复杂,更不晦涩。我们大体可以从“体”和“用”两个层面来认知。“用”的层面是外显的,容易了解,主要内容有:(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2)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的理论。(3)剩余价值和资本主义危机的理论。(4)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5)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为内核的共产主义理论。“体”的层面是内置的,但也并不难于了解,主要内容有:(1)人类普遍自由发展的价值论。(2)人类解放的目的论。(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本体论。(4)辩证的方法论。如果从价值论和目的论的层面来说,可以落脚到一点,即: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消灭私有制,推翻资本主义。马克思使自己关于实践的学说最大范围同时最大程度地成了作为实践的学说,从而能够结合新的实践使自身获得鲜活的生命力。
在马克思主义经过苏联传到中国并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后,中国的哲学界逐渐形成了一种彻底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范式。该范式不仅从内容上——以实践为核心概念,而且从功能上——服务于政治需要,都属于名副其实的实践哲学。它的原初范式可称为阶级斗争范式,其演化形态可称为主体性范式。1949年到1976年为阶级斗争范式的常规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新旧世纪之交为主体性范式的常规时期。而今,主体性范式则出现了一定的危机。
中国人一开始选择马克思主义主要是由于阶级斗争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在当时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心目中,阶级斗争就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因此,也许称阶级斗争范式为马克思本人所创造的原初范式不太确当,但称之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原初范式则不会有什么问题。该范式的内涵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哲学党性原则;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代名词;矛盾和一分为二的辩证法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无产阶级消灭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这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解放全人类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
阶级斗争范式是跟当时以大规模政治运动为特点的社会实践相配合的一种范式。它在理论内容上以阶级斗争解释一切社会历史现象,在现实中直接充当政治批判的武器。所以,它既是关于实践的哲学,又是作为实践的哲学。该范式支配了中国哲学界将近30年时间。如果加上其1949年前在中国共产党内的形成期,它实际发挥了半个多世纪的作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共产党人暴力夺取政权的斗争需要这种范式,用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取代几千年来自然形成的经济制度的斗争无疑更需要这种范式,至于高度集权体制中的各种权力冲突则尤其需要这种范式。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这种范式则进入了自己的危机时期。
造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范式从阶级斗争范式演变为主体性范式的根本原因,是政治实践主题的变换——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国家的富强成了当务之急,阶级斗争、清一色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不再神圣不可动摇。
主体性范式主要是从马克思早期著作中阐发出来的。之所以称其为主体性范式,在于它以确立人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其所强调的是: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感性活动;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是实践的两个向度;实践既要合乎客观规律也要合乎人的价值目的;实践的根本指向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在于劳动的异化和社会关系的物化;共产主义是异化和物化的扬弃,是人的各种根本矛盾的最终解决。
称主体性范式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一种演化范式,理由主要有两点。其一,在这一范式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与现实实践的关切度明显降低,关于实践的哲学与作为实践的哲学有了一定的区分度。阶级斗争范式主要是由政治领袖根据政治斗争的直接需要建构起来的,学术界是完全被动的一方。主体性范式则主要是由学术界建构的,它配合的是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大潮流。其二,从阶级斗争范式到主体性范式,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立足点和作业面从“用”退回到了“体”。阶级斗争范式坚执于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无产阶级消灭资产阶级,这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用”的层面做文章,或者说是在其外显的理论结论上做文章。可是,改革开放逐步放开私有经济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实际上是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这种情况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只能返回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提上去做文章。主体性范式所涉及的实践的主客体结构、马克思的人本主义价值思想等,都属于这种理论前提,它们内置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结构的“体”的层面。所以,主体性范式不是阶级斗争范式的发展或矫正,而是它的演变——变成了无“用”之“体”。
顺便说明一点:把主体性范式称为阶级斗争范式的演化形态,丝毫没有在价值上否定主体性范式而肯定阶级斗争范式的意思。就其对中国社会和哲学的实际影响而言,阶级斗争范式的消极性和主体性范式的积极性都是有目共睹的。或者说,就范式而言的演化现象,就实际意义而言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只不过这不属于“范式”谈论的关切点。
相比阶级斗争范式,主体性范式从未有过一统天下的局面。相对其“作为实践”的哲学来说,它更多的是“关于实践”的哲学。所以,它受到一些挑战。在这些挑战中,最致命的有两个:一是这种主体性范式所呈现的“作为实践”的哲学的色彩显然不够浓烈;二是作为该演变范式之轴心的主体性观念遭到了来自后现代思潮的解构。由此,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主体性范式为特点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范式便陷入了一定的危机。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出路
我认为,从价值价论和目的论来说,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消灭资本主义。过去,当我们紧跟马克思向资本主义开战时,其实并没有什么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主要存在于书本上。如今,当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将长期并存,社会主义可以借用市场经济、借用资本发展自己时,却使马克思主义存在于书本上了。如果长期如此,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就会愈来愈脱离现实生活,愈来愈脱离实践。那么,它就只能不断地加深自身的危机。所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范式要想摆脱危机,就要使自己既是一种关于实践的哲学,也同时是一种作为实践的哲学。这应该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唯一出路。
要想使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既是一种关于实践的哲学又是一种作为实践的哲学,首先就不要忘记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诞生在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有着切身的感受并上升到理论,他预言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因此,在今天我们不急于消灭私有制、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时,我们不应该忘记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资本罪恶的一面。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都在加以利用。所以,资本主义国家表现出的“善良”,其实质上还是为了发展本国的经济,为了本国的利益。冷战表面上是不搞了,但资本主义国家在骨子里是不会赞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至于对资本的认识,也不应该忘记马克思的教诲。马克思一方面指出资本的历史功绩,就是它为未来实现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但同时也深刻指出它从头到脚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所以,资本即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时时暴露出其丑恶的一面。一些黑心矿主就在用他们的行为诠释着资本的丑恶。所以,不要以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长期并存了,不大张旗鼓地讲消灭私有制、推翻资本主义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就没有批判对象了,因而就只剩下谈玄说道了,就可以满足于只成为一种“关于实践”的哲学了。其次,既然主体性哲学范式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一种演化范式,而且已经陷入了一定的危机,那就要深入思考如何使这种哲学摆脱危机。我认为,要想使这种哲学范式走出危机和困境,就是应该使其在发展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切实解决“人”的价值提升的问题。本来主体性哲学范式就内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马克思特别强调“人始终是主体”。但与前此阶级斗争范式相比,这种主体性哲学范式与现实实践的关切度却明显降低,其“用”的色彩在逐渐淡化,其实践的品格则没有充分彰显。解决人的价值提升,就要关注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从而创造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社会条件。而这里所说的“人”,应该是最广泛意义上的人,就是指人民大众。所谓“民生”,也是指人民大众的生产、生计、生存和发展。即从最完整的意义上来说,民生不止包括人民的生产、生计、生存等物质生活的内涵,而且它又与民主、民权等相互联系,与人民的各种需要包括精神需要相联系。就是说,从本质上讲,民生应该是指人民的生活方式、生活样法也即文化模式。“民生”这一概念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得非常紧密。人要全面发展就要能满足其各种需要,社会就应该提供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的条件;而人的全面发展又必须是人民大众的全面发展,不是少数人的“全面”发展,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3]“民生”的“民”是借用中国古代“大众”的内涵,“民”本身就有“众”的意思,所以又可称“民众”。可见,人的价值提升就要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人的全面发展又不是个别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民大众的全面发展。这样,人的价值提升、人的全面发展、解决民生问题就内在地统一起来了。所以,主体性范式虽然主要是由学术界建构的,但它却不应该只悬置在书斋里,不应该退回到“体”而不发挥“用”的作用。上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关于“人”(主体)的各种问题,主体性哲学范式都应该关注,并应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路径。这样,它就会既是一种“关于实践”的哲学同时又会是一种“作为实践”的哲学。
总之,当代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应该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应该面向实际,敢于正视现实,发现现实中的问题,“善于在常人不认为是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4],并作出解释,用以指导实践。这便是它的出路,即它就会实现“关于实践”的哲学和“作为实践”的哲学的统一,从而完成其“改变世界”的使命。
收稿日期:2008-04-25
注释:
①参见高清海、徐长福《力求哲学范式的及早转换》,《哲学动态》1998年第12期。
②关于西方实践哲学传统的基本脉络,参见拙作《何谓实践哲学》,《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4期。
标签:哲学论文; 主体性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范式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阶级斗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