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设计研讨论文_施剑

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设计研讨论文_施剑

楚雄欣源水利电力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由于这些年水土流失问题日益加剧,各地频繁出现地质灾害问题,水土保持成为当下继续关注的一个问题。水利工程施工也要把握好水土保持工作,接下来我们主要来论述水土流失的类型特征,再根据水利工程中各种形式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水土保持设计的深入论述,最后得出结论加以总结。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设计;研讨

引言

我国水土流失日益加剧,有着涉及领域面广和危害性大的特征。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因受到长时间的水土流失影响而破坏了原有的耕地面积、加剧了土地沙漠化程度,更严重的还会导致沙尘暴问题。所以,若对水土流失问题不加以控制,长此以往就会影响生态环境,循环往复,最终影响人类生存环境。水土保持方案与设计策略是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对于水利工程更要重视,因工程的差异性及工程实施的目标性都要把握好水土保持设计工作。

1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结合实践资料了解到,我国水土流失问题日益加剧,从建国以来,水土流失面积高达400万km2,这一数字让人瞠目结舌,也警醒着人们水土流失问题的严重性,不可再忽视了。国内水土流失问题一般有风力影响、水力冲击及风力水力共同影响。比起其他国家而言,我国国土面积广阔,然而耕地面积有限,人均占有量更是极少,所以落实好水土保持工作刻不容缓。

通常而言,水土流失在我国各个地区都不能幸免,要么就是引起江河淤积,要么就是河道改道,既会在洪涝灾害发生时带动水位的上涨,也会使得旱季江河水量变少。水土流失对水利工程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因水土流失会导致地表土层吸附力减弱,岩石砂砾裸露在外,受到水流冲刷下,岩石层被带到河流中,长期下来,泥沙就淤积的越来越多,在水势流速慢或者地势陡峭的地带,泥沙的增多,又不能及时排出的情况下,使得河道堵塞,逐渐让河床与水温上升。长此以往的,水库的自然调节能力逐渐削弱,水利工程作用也达不到预期效果,既会影响水库的生态环境,也会加剧洪涝灾害的发生。

2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的特点

2.1点状工程

水利工程施工大多是安排在偏僻区域,为了工程施工更加顺利,就要对运输通道进行梳理协调,在疏通施工阶段会损伤植被,在爆破、挖设过程中也会有石块掉进河道,因人为因素影响极易引起水土流失。并且,水利工程施工场地分布较广,各个环节工作衔接性不强,因此各工序引起的生态植被问题各有不同,要针对性考虑。

水利工程施工历时长,工程场地要施工很长时间,会导致土地由于长期频繁的使用而产生硬化,后期难以短时间恢复。并且,施工现场对土壤造成的损坏程度较深,土石掺杂削弱土壤的肥力,即使培育植物,植物生长周期也会比普通植物要更长,使得植物恢复更加艰难。

2.2线状工程

水利工程施工涉及因素多,施工周期长,布局规划多,由于水利施工建设的复杂性与长久性,使得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都是程度较深,历时较长的。水利工程施工对土体的破坏也是各式各样的,引起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多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危害性较大,引起的水土流失问题有着线状分布的特征,这种特征既难以防治也不便治理,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务必要确保水土保持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

3水利工程水土流失原因

3.1植被破坏

水利工程施工大多建在山区,环境中植被较多,工程施工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实施,通常要对道路进行梳理、场地开辟,就要对树木植被进行砍伐,对植被造成一定破坏。并且,水利施工过程中要很多材料与机械设备,这些物资大多放置在开阔的场地上或场地周边,这些会使得植被被挤压而无法正常生长。植被受到影响肯定会导致水土流失问题,受到雨雪天气,蓄水能力变弱,植被对山体的加固作用也难以施展,在恶劣暴雨天气下,山体陡坡水流湍急,严重的会导致泥石流问题。

3.2土体抗侵蚀能力下降

水利工程施工不可避免的要挖设土石方,挖设土石方会削弱土体间的吸附力,稳固性不够。并且很多土体被运输,其余土体空隙增大,亦或是有很多悬空面,在雨水天气下,土体坑侵蚀能力被削弱,导致水土流失问题。

3.3水循环系统破坏

水利施工的作用就是通过人为调节合理调配水量,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自然界原生态水循环,从而影响很多负面问题。第一,水循环的不规律使得地下水流失而逐渐失衡,地下水流失就会加剧土壤的流失。但是,因地下水的流失土体缺乏水分,长此以往,就导致该地的土地沙漠化问题。并且,水库施工会促进整体循环过程,提高降雨频率,此时土体的蓄水性变弱,抗侵蚀性较低,加大了水土流失的概率。

4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措施

4.1施工前期

水利施工前期要做好准备工作深入调研考察,对施工环境中的水土质量有全面的了解,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防措施及方案,展开全方位的水土保持工作。

4.2施工期间

工程施工期间,要把握好边坡施工防护环节。设立边坡防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土流失问题。第一,通过建立护坡从而提高边坡稳固可靠性,再设立排水装置,排水通常包括地下与地上两种。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在施工方案中重视水土保持,还要结合施工情况,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如增设挡土墙、抗滑桩等装置提高边坡稳定性。料场与弃渣场也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料场因开采过程中引起土体松动,进而产生空蚀面,从而加剧水土流失问题。弃渣场因很多的松散土质,在雨天时易引起水土流失问题,对料场与弃渣场利用挡土墙装置对水土保持有良好的效果。道路施工也要重视水土保持设计工作,道路施工过程中,一般挖设高陡边坡排水沟、挡墙等装置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在挖设土体期间,必要的设立挡墙,避免废弃土块进入到河流中。施工阶段的涵洞建设,通常采取挖排水沟的措施来促进水流的畅通,防止因水流湍急而引起水土流失问题。施工期间使用的短暂性产地要及时处理,在完工后及时的填土清理,促进土体肥力的恢复。

4.3施工后期

后期植被的种植恢复对水土保持工作有显著效果,因人工培育的植被不符合当地的生态环境规律,往往起不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因此最佳方式还是加强植被的自然恢复。在水利工程完工后或者施工尾期,积极的开展植被恢复工作,先提高土体的肥力,再种植植被,提高环境自然恢复的效果。并且,要重视监管工作,不定期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检测分析,深入把握水土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整治。

5结语

水利工程施工历时长、涉及面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也较深,因此水利工程更要做好水土保持设计。水土保持方案通常有生态要素、施工要素和临时要素,因水利工程的独特性,就要将这几种形式统一使用,另外水利工程方案要对各区针对性的实施。水利工程施工涉及要素多,施工环节复杂对场地造成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因此要结合水利工程各工序实际特点来开展水土保持方案计划,唯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才能真正实现水土保持效果。并且,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要全面检测分析,在水土检测工作的基础上才能更加科学的实施水土保持工作,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既要把握好场地有关因素,还要考虑到周边耕地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利工程的影响面广,对周边耕地也要尽可能的涵盖考虑,提出系统完善的水土保持方案,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张艳军.水利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7):98-99.

[2]王明明,朱波.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措施论述[J].江西建材,2018(04):113,116.

[3]初志中.探析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现状及防治策略[J].低碳世界,2018(01):130-131.

论文作者:施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设计研讨论文_施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