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成因;控制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建设的逐渐完善,高速公路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基础交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十分深刻。然而,高速公路在重交通荷载作用下运营的中后期阶段,路面养护工作显的尤为重要,养护维修不及时会造成路面出现诸多病害,同时影响行车舒适及安全。因此,文章主要针对G30连霍高速公路永古段养护中路面常见的病害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解决措施,从而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
1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成因
1.1裂缝的成因
裂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随着使用时间增加,裂缝问题会越来越严重。一种是疲劳型裂缝,原因是路面长期处于暴露环境中,受到外界温度和作用力的影响,使得结构产生一定变化。当出现强降水时,大量水会深入到路基中,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路基软化速度加快,裂缝也就因此产生了。另一种是反射型裂缝。高速公路由路基、基层、面层三个部分组成,基层位于路基和面层的中间,出现收缩后会开裂,裂缝以反射的形式表现出来,和材料、施工技术、自然环境等有着密切关系。如果对路面裂缝没有及时处理,深度和宽度会不断增加,影响到车辆正常行驶。裂缝成因是多方面的,所以要综合考虑,从整体上把握,才能更好地进行治理。
1.2 水损害的成因
是指水渗入到路面结构中去,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坑槽,深度一般在2cm以上。麻面,水从路面空隙中渗入,以水汽或者水膜的形式出现在路面上,使得沥青和矿料之间的黏结力下降,出现相互脱离的情况。掉皮,雨水渗入到面层中后,面层和基层黏结性降低,当车辆在刹车时,会产生剪切力,促使面层和基层分离。唧浆,由于水的长时间浸泡,基层会出现泥浆,在作用力的影响下,会从裂缝中冒出来。水损坏成因主要包括水分子分离与取代作用、沥青乳化、孔隙水压等方面,都会导致问题的发生。每年夏天降水量比较大,是水损害的高发期,因此要有效应对,减少不利因素影响,保证路面质量达标,为交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1.3车辙的成因
车辙是由于车辆长期在路面碾压造成的,可以分为磨耗型、结构型、失稳型三种,出现病害原因是受到原材料、混合料、环境温度及区划交通的影响。高速公路车流量比较大,车辆一直保持较快的速度且行走轨迹持续叠加,所以车辙病害是在所难免的。车辙病害特殊性,增加了治理的难度,只有在刚出现车辙的时候就进行养护,防止扩大影响。通过实地观察发现,大部分高速公路上都有车辙,破坏程度不同,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情况会更加严重。
2高速公路养护维修的控制方法及养护对策
2.1裂缝的处理
加强路基路面建设是解决道路裂缝问题的主要措施。为避免路面裂缝问题的出现,施工人员在高速公路建设期间,需要根据高速公路项目的要求,选用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沥青材料,合理控制施工材料使用量,可以让路面养护工程的成本支出得到有效控制。就路面裂缝的处理而言,可根据裂缝的实际长度,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案。
在高温季节全部或大部分可愈合的轻微裂缝,可不加处理;不能愈合的轻微裂缝,可沿裂缝涂刷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或符合要求的填缝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路面裂缝宽度5mm以内,先用压缩空气对着裂缝处从一端开始慢慢吹至另一端,往返几次,直至无杂物吹出为止,并将吹出的杂物清扫干部,然后将路面灌缝胶从缝的一端开始灌缝,当缝中有灌缝胶溢出时再往前移到,直至将整修裂缝充满灌缝胶为止,最后将筛好的石屑或细砂撒到裂缝中,即可开放交通。对于裂缝宽度在5mm以上的,用切缝机沿着裂缝切成规则形状,除去沥青路面,如果基层出现裂缝,应对裂缝进行清理后采用灌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等处理方法处理,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入切割的断面,分层压实,并保持与两侧路面平顺连接。对于沥青性能不好或者使用年限较长油层老化等原因出现的大面积裂缝,如基层强度尚好,可采用稀浆封层、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改性沥青薄层罩面等方法处理。
2.2水损坏的处理
水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之源,对于水损害处理主要采用以下办法:一是封(堵),即防止水进入沥青层的内部;二是排,即将进入到路面内的水排除出去。水的来源有雨、地下水和毛细水,将水与沥青面层隔离是最根本的措施。首先从表面层封水,让从路面表面排出;表面封不住则从中间层封,让水从沥青层内或层间排走;从基层表面封,施工时增加下封层,不让地下水从下面上来;不让水浸泡半刚性基层,让水从沥青层内或层间排走;如果水进入基层、基层必须排水。只要水长期存在于沥青混合料中或基层表面,唧浆和坑槽难以避免,长时间泡水的沥青路面肯定会出现坑槽、麻面、脱皮等病害。
2.3车辙的处理
高速公路路面车辙长度较长,养护人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车辙的长度在30m以下,深度在8mm以下,行车有小摆感觉的属于局部车辙;车辙路面变形明显,路面出现横向推移、纵向拥包,为此车道线或停车线处可能变成变形曲线,病害段连续距离超过30m以上,且深度已经达到在8mm以上,行车摆,跳动感明显,属于较重车辙。出现块网裂、唧浆,车辙深度大于20mm,局部破坏,行车颠簸严惩的属于严重车辙。对于局部车辙,用铣刨机或风镐翻松车辙表面,将废料清除干净,喷洒粘层沥青,采用与原路面结构相同的沥青混合料铺筑,碾压成型。较重或严重的车辙的处理,对于已经稳定的车辙,按局部维修方法进行维修;行车道表面因车辆行驶推移而产生的车辙,将出现车辙的面层铣刨清除,利用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来修补;路面受横向推挤形成的横向波形车辙,如已稳定,将凸出部分铣刨,在波谷部位喷洒黏结沥青,并用沥青混合料找平、压实;面层与基层间有不稳定的夹层形成的车辙,将面层挖除,清除夹层后重做面层;由于基层强度不足,水稳性不好,使基层局部下沉而造成的车辙,对基层进行补强或将损坏的基层挖除,重新铺筑。
2.4预防性养护技术
是指利用高分子改性乳化沥青、矿料、碎石、添加剂等材料,借助专业技术设备按照配合比进行混合,在摊铺在路面上。在对路面进行养护之后,1h-2h就可以恢复到正常交通运行状态,非常的高效。微表处技术可以解决细小裂缝、轻微车辙等病害,混合料摊铺厚度要控制在10mm-15mm之间,路面防水性、抗滑性、耐磨性会进一步提升。为了保证混合料和路面可以充分结合,在养护之前要做好清理工作,避免杂物影响到治理效果。在实际养护中总结出丰富经验,为后期工作开展提供正确的指导。
结语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之下,高速公路维修养护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养护与维修的过程中,应该按照严格的技术标准进行维修操作,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依托,对高速公路养护当中出现的细节问题,通过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予以解决,相信在不远的未来,高速公路养护与维修当中出现的问题将会得到很好地解决,从而促进高速公路运输向好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杨成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分析及养护方法[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3):133-134.
[2]王红霞.公路养护与技术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高建红.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关键技术与工程实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徐柏章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路面论文; 车辙论文; 裂缝论文; 沥青论文; 高速公路论文; 病害论文; 基层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