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汉源县人民医院 四川雅安 625000)
【摘要】目的:探析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伴有高血压脑出血8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对其分组,每组43例。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试验组,比较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1.40%是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5.35%(P<0.05);治疗后7天和14天等时段,试验组患者的CSS评分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实施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使患者的病症痛苦缓解,而且还能防止脑组织受损程度加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加快患者病症恢复。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174-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racranial hematoma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 Eight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data, and 43 cases were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single and double number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raniotomy and hematoma evacua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intracranial hematoma.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compared. Result 81.40% wa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95.35% (P < 0.05)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7 days and 14 days after treatment, the CSS scor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es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hematoma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the clinical effect is remarkable, not only can alleviate the pain of patients with the disease, but also to prevent the degree of brain damage increased, with good security, speed up patients Illness recovery.
【Key words】Intracranial hematoma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Clinical effect
高血压脑出血可简称为HICH,它在心血管内科疾病中属于临床常见病症,易引发患者出现昏迷嗜睡、呕吐恶心和头痛等病症表现。手术方法是现下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症的常用手段。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医护人员多主张实施开颅手术方法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能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改善,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仅会延长术后恢复,而且还会降低患者的耐受性,从而能严重影响预后[1-2]。伴随医疗研究的深入及提高,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将其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病症的临床治疗中,治疗效果良好。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患有高血压脑出血8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其临床效果情况现做出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接收诊治的伴有高血压脑出血86例老年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对其分组。对照组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区间65~82岁,平均年龄(74.6±2.7)岁;出血部位:28例基底节,4例丘脑,11例脑叶。试验组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区间66~83岁,平均年龄(75.7±2.8)岁;出血部位:29例基底节,5例丘脑,9例脑叶。把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出血部位、年龄及性别等临床资料情况对比(P>0.05),组间数据资料情况可比较。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3]
①纳入标准:经检查,被选患者均与高血压脑出血病症的相关诊断标准相一致;脑实质出血经头部CT检查清晰可见,并且出血量不低于30ml;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②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精神病症患者;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不低于5分;患者伴有脑疝或者颅内高压危象。
1.3 方法
待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内科急救治疗,具体包括:降压和呼吸道异物的清除、吸氧和脱水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并发症预防及支持治疗。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下全身麻醉,通过对患者临床特点的分析,对其采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或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如果患者血肿破入脑室内,则需实施侧脑室外引路。实施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试验组,在气镜全麻下于血肿位置行直切口,切口长度是3至5厘米,将头皮至骨膜切开后,用乳突牵开器把头皮牵开始颅骨显露出来,钻一骨孔于切口边缘,再用铣刀成一椭圆或者圆形小骨窗,对四周硬膜予以悬吊后,电凝并将硬脑膜剪开,用脑针穿刺对血肿予以定位后,把1至2厘米脑皮层用电凝切开,实施细吸引器吸引结合双极电凝逐层向血肿腔内进入,顺着血肿轻柔一次吸除,为防止手术视野受小切口限制,术者和手术显微镜位置可时常交换,形成患者、术者与显微镜三位一体的互动模式,能够将视野死角最大限度避开,使脑牵拉减轻,有利于对血肿的彻底清除。若将血肿清除后发生渗血现象,临床可选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如果出现活动性出血现象,临床可将血管置入显微镜下采取弱电凝处理,从而能显著降低脑压,脑组织塌陷,经检查不存在活动性出血现象,对血肿腔采取生理盐水冲洗直至清亮后,血肿腔置管引流,对硬脑膜减张缝合,疏松缝合颞肌不缝筋膜以起大一定的减压效果,然后对皮肤予以分层缝合。
1.4 评价标准[4]
采用C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治疗后7天及14天两组患者的CSS评分情况进行评定,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
依照CSS下降百分比对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进行评定:CSS下降程度不低于91%表示基本痊愈;病残1至3度,CSS下降程度在90%至46%区间表示进步显著;CSS下降程度在45%至18%区间表示进步;CSS下降程度未超过18%表示无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对于统计学的分析可实施SPSS12.0软件进行,以卡方检验的形式对比计数数据的比较,以t检验的形式对比计量数据的比较。检验结果以P<0.05说明数据间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81.40%是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35%是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具体数据对比见表1。
表1 对比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n(%)]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的危害在于它导致周边脑组织的缺氧缺血,以及占位效应,针对此病症患者,以往临床多主张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着眼于占位效应清除,但所起到的治疗并不显著。由于老年人脑血管硬化,古板开颅血肿清除,脆性较大,弹性减小,出血多、耗时大、止血困难,不仅会使并发症率的发生提升,而且还能加大对脑组织受损影响,再加上手术治疗时存在较差耐受性,使其易导致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发生。现下临床表示,脑出血病症的发生不单单会对患者的脑组织构成直接破坏,产生占位效应同时导致血肿四周的脑组织发生缺氧和缺血现象,而且在后期液化分解期间,以及凝结期间,血肿产生血红蛋白、补体及凝血酶导尿管多种毒性物质,从而易导致继发性脑受损现象发生,使其会加重对脑组织的损害刺激,急剧提升颅内压,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而且,将上述导致继发性受损的毒性物质予以清除,对患者预后情况的改善也是非常重要的。上述观点为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换句话说,以最小的受损代价将血肿的内挤压清除,是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最重要问题。
相比普通开颅手术,小骨窗微创手术的优势可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第一,骨窗小,能使创伤显著减少,降低出血,缩短皮肤切口;第二,能使关颅和开颅时间缩短,麻醉时间与手术时间缩短,达到超早期治疗目的,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预后情况;第三,能使长期卧床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同时还能将疗程缩短;第四,良好照明直视下,达到常规开颅所需的显露,能够对入路四周脑组织的无效牵拉与暴露予以制止,从而能使正常脑组织不必要的受损情况降低;第五,若在术后或者手术期间,患者发生再出血或者颅压上升情况,可顺着直切口马蹄形或者弧形延长,从而能对术式进行更改。
总之,实施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使患者的病症痛苦缓解,而且还能防止脑组织受损程度加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姚宏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5):24-26.
[2]覃柳娟.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7):120-121.
[3]官测林,周建军.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20):3483-3485.
[4]代红朝.方体定向置软管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6,20(20):89-90.
[5]徐绪昌,李力,周新阁,等.早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2):95-96.
[6]魏海亮,李翠君,李建华,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1):112-113.
[7]王峰.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老年脑出血21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7):108-108.
[8]谢昌纪,周志宇,黄纯真,等.环钻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3):58-60.
论文作者:杨宗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血肿论文; 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高血压论文; 微创论文; 病症论文; 颅内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