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100
摘要::目的探究应用产前B超对胎儿脐带绕颈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产前B超检查诊断为胎儿脐带绕颈的孕妇60例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分娩产前B超检查为无胎儿脐带绕颈的孕妇60例为对照组。孕妇分娩结束后,将胎儿脐带绕颈的产前B超诊断与分娩诊断进行比较,并将两组孕妇产前的RI值和S/D值进行比较。结果产前B超胎儿脐带绕颈诊断的准确率为96.67%,将脐带绕颈的产前B超诊断与分娩诊断比较后,差异不显著;两组孕妇的RI值比较后,差异不显著;两组孕妇的S/D值比较后,差异显著,说明观察组孕妇的S/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准确率高,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有无创、操作简单、可重复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检查手段。
关键词::胎儿脐带绕颈;产前B超;RI值;S/D值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胎盘相联系的一种绳索状结构,内含两条脐动脉、1条脐静脉以及结缔组织,母体通过脐带为胎儿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胎儿体内的代谢产物可通过脐带排出[1]。胎儿脐带绕颈的发生率高达35%,可造成第二产程延长、胎儿窘迫、胎盘早剥,甚至导致胎儿娩出后因窒息而死亡[2]。我院为了提高胎儿脐带绕颈的产前诊断率,对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产前B超检查诊断为胎儿脐带绕颈的孕妇60例为观察组,年龄21~33岁,平均年龄(26.23±2.15)岁;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8.21±0.58)周;单胎孕妇58例,双胎孕妇2例;头位51例,臀位9例;初产妇39例,有流产史者11例。再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产前B超检查为无胎儿脐带绕颈的孕妇60例为对照组,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8.36±2.42)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04±0.39)周;单胎孕妇59例,双胎孕妇1例;头位49例,臀位11例;初产妇38例,有流产史者12例。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后,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检查方法:应用B超诊断仪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将探头频率调为3.5MHz。嘱孕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用探头沿孕妇腹部对胎儿的方位、胎儿各器官的发育情况、胎心率、羊水以及胎盘逐一进行探查。再沿后正中切线对胎儿的颈背部进行探查,在胎儿颈部用探头做压放试验,观察压放时颈部皮肤有无压痕,脐带的回声有无变化。在检查过程中观察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值)和脐动脉血流速度峰谷比(S/D值)。
1.3 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标准[3]:⑴对胎儿颈背部进行探查时,出现脐带回声。⑵压放试验时,胎儿颈部双侧同时出现“=”样或“O”样回声;压放试验时,颈部皮肤的压痕呈U形为绕颈1周,在压痕顶部可探及椭圆非回音区,为脐带环绕处的横截面;颈部皮肤的压痕呈W形为绕颈2周,在压痕顶部可探及两个椭圆且呈“=”样或“-”样回音的非回音区,为脐带横截面血管的搏动回音;颈部皮肤的压痕呈锯齿状为绕颈3周。⑶将探头拧转1/4周后,上述横截面呈通道样结构,并伴有搏动。
1.4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均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X2校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两个变量比较后,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表1: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准确率
注:两组孕妇的RI值比较后,P>0.05,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的S/D值比较后,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孕妇的S/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脐带绕颈是临床上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很多孕妇因恐惧会直接选择剖宫产,而脐带绕颈并不是剖宫产的指征,只有在分娩过程中,因脐带绕颈延误产程或影响胎儿出生质量时,才会考虑剖宫产[4]。因此,产前胎儿脐带绕颈的诊断很重要,在本次试验中,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准确率高达96.67%,且B超检查无创、操作简单、可重复,是一种理想的检查方法。但产前B超检查会因脐带过长浮于胎儿颈部周围而误诊,或由于胎动频繁摆脱脐带缠绕且诊断周期过长,造成产前B超诊断与分娩诊断不一致[5]。产前B超可检测S/D值,妊娠过程中S/D值升高,提示胎儿出现缺氧,根据胎儿缺氧的程度,可以判断脐带绕颈的程度[6]。
综上所述,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准确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尹丹.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医药前沿,2014,(33):75-76.
[2]孙江江.产前B超对胎儿脐带绕颈的诊断价值[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3):258.
[3]张晨.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3):415-416.
[4]梁小玲,张莹.头先露胎儿脐带绕颈220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8):1121-1122.
朱广明,郑小芹.B超诊断脐带绕颈的临床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2):273.
[5]蒲小凤.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4,19(10):170-171.
[6]吴华雯.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25):278-279.
论文作者:聂霞,李素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2
标签:脐带论文; 胎儿论文; 产前论文; 孕妇论文; 价值论文; 颈部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