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河道整治中如何应用生态治理论文_石海琴1,梁艳2

探索河道整治中如何应用生态治理论文_石海琴1,梁艳2

如皋市江安镇水利服务站 江苏如皋 226500;如皋市白蒲镇水利服务站 江苏如皋 226500

摘要:河道整治是水环境综合治理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河道整治与生态型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困境,必须要加大对河道生态整治的重视力度,联系有关部门进行统一协调,积极应用生态治理,才能保持河道生态系统平衡。基于此,文章就“河道整治中如何应用生态治理”这一课题展开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整治;生态治理;应用策略

引言:

水环境生态治理工作,是国家绿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打造生态型城市的前提基础与保障。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深入推广,河道的生态功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河道生态整治工作愈发受到重视。有关职能部门和人员必须要立足现状,充分认识到应用生态理念整治河道的必要性,不断探索,探寻有效的应用方法,才能更好地指导生态治理工作顺利进行。

一、河道生态治理的必要性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下,城市化规模急剧扩展,而河道在此过程中也受到了过度开发。据有关调查所得,近年来的河道污水排放量呈直线上升态势,但污水的处理率却无法同步增长,这使得城市的内河负荷越来越大,河水的质量明显低于其他水体的水平,而水体污染程度的加深更是形成了水体富营养化,这引起了蓝藻水华泛滥,给居民们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其次,当地有关部门为了整治河道,封填了城区水体,部分居民为了方便,在河道两侧违章乱搭,导致河道阻塞甚至断流,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1】除此以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带来的污染也同样使人触目惊心,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使河道的纳污负荷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就超出了现有的纳污能力,开始出现河水浑浊乌黑、细菌滋生等问题。在一系列问题的影响下,城市的河道逐步变成了一块“大毒瘤”,不仅降低了城市的形象,还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积极应用生态理念、生态技术等对河道进行整治,已经成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当务之急,更是打造生态城市的必然选择。

二、河道整治类型

(一)河道整治中以防洪排涝治理为主

做好一个区域的防洪排涝工作安全,可保证生产活动正常开展以及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在规划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对项目区现状情况进行分析来明确本区域水系防洪防涝功能是否良好,需要查看具有较好水质但是存在破损堤防护岸以及河道淤积的河道的行洪排涝能力下降具体情况,防洪排涝治理是治理重点,大前提是有效保证河流的行洪过流能力较强,有效保证堤防护岸的稳定安全以及确保堤防护岸具有足够抗冲刷能力[2],可以有效抵挡住洪水侵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河道整治中以生态环境治理为主

很多地区都修建了大量的堤防工程、水闸工程以及泵站工程等,充分体现了地区对于河道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但是,随着工业企业不断发展,污染越来越严重。污染原因主要是:①不重视污染防治;②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③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等,后果是河流水质变差,进而导致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三、新时期下进行河道生态治理的有效方法

(一)规划引领,贯彻生态理念

负责河道整治工作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必须要在思想层面突破局限,开放传统思想,充分认识到河道的生态功能,把生态理念贯彻落实到各个环节中,才有利于河道整治工作的开展。

第1,科学规范河道治理方案。单位部门在编制《水利发展规划》和《河道整治规划》的过程中,应要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到河道在防洪减灾、供水兴利、生态建设等方面的要求,进行统筹规划,而在进行全面整治时,也要做到重点突出、因地制宜。

第2,严格选择整治地址。有关单位部门在进行河道整治时,要根据轻重缓急,优先考虑一些污染严重、急需治理的河道,并将这些河道纳入重点范围,优先治理。

第3,丰富河道生态治理措施。在整治河道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因地制宜,更需要选择适合河道需求的生态治理技术。譬如说:在进行污水净化处理时,就可以选择 SPR 污水净化技术。这种技术采用了化学方法,能够把溶解状态的污染物从真溶液状态下析出,从而形成胶粒。那么在此基础上,就可以选用一些吸附剂将其从污水中分离处理,最后送入脱水装置中进行脱水处理,而这些经过脱水处理的胶粒还可以用来制造地砖,免除了二次污染。

(二)推行“三化”,着力建设生态河道

传统的河道治理往往着重考虑供水兴利、防洪等功能的发挥,当前环境下,我们更需要考虑生态河道的建设,推行“三化”,使其所具备的生态功能作用得以发挥。首先是河岸全绿化。在开展河道治理工作的实践过程中,要大力推广植物措施技术应用,充分发挥植物的护岸作用,在河岸种植多种植物,逐步形成多层次的生态防护体系,营造一个多样性的生物群落,以充分发挥生物群落间的生态作用,做到生物护坡、物理截污。其次是护岸多样化。在进行护岸建设时,要优先选择一些生态化的材料,积极推广自然资源和生态材料的应用,并且针对不

同河道的实际需要,探索多元化的护岸形式。再次是景观人性化。在着力建设生态河道时,还要想方设法为河道中的水生动植物创造繁衍条件,让河道不仅具备供水兴利的基本性功能,还能够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营造人与自然共生的良好环境。

(三)创新机制,实现河道管护全覆盖

(1)明确河道管护主体和范围。河道整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活动,其涉及到多部门参与,必须要加强组织管理,坚持“属地管理”原则,明确各参与部门的责任,切实做到“主体明确、责任到人”,才能够避免出现职责混乱、无人管制的现象。而在此过程中,有关部门可以从定员、定标准、定时间、定报酬四大方面入手进行管护,一旦出现问题,势必要严格追求责任。当然,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河道管护工作,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管护标准,确保河道管护做到三无,即:河内无垃圾、河岸无违章乱建、河坡无杂草。

(2)提升设计审查管理水平。如上所述,河道的整治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系统性,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针对这些方面所存在的特点,必须要做好整治设计审查工作,并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发展规范,在进行生态治理前对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性的分析和评价。而在具体的设计和审查工作中,要尽可能地保护水系,在确保治理效果的基础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尤其是降低原有河流、沟渠的冲击力和破坏力。【3】

四、结语

总而言之,河道生态治理工作与生态型城市建设有着紧密性的联系。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推进的今天,实现河道生态治理,以充分发挥河道自身的生态功能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相关部门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河道生态治理的重要性,并立足现状,找出有效方法,实现河道的生态化治理。

参考文献:

[1]杨强.探索河道整治中如何应用生态治理[J].科技风,2018(13):189.

[2]邢维仲,王堂振.河道整治及生态治理措施的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7(04):25-26.

[3]傅强.农村河道整治及生态治理措施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11):23-24+48.

论文作者:石海琴1,梁艳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探索河道整治中如何应用生态治理论文_石海琴1,梁艳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