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论文_蒋芝芳

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论文_蒋芝芳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新课程改革以来,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课堂是教育的“终端”,新课程理念如果不能最终落实到课堂教学,体现于课堂教学,那么,新课程改革就不可能成功。基于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本文简要地从课堂教学要做到生活化、趣味化、自主化这三方面来做一些思考。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新理念

改革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改革是扬弃,不是抛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教育观念变了,教学内容变了,课堂教学变了,学生学习变了,教师教学变了。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一方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正确性,另一方面反映了第一线教师的实践智慧和改革热情。那么,如何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一、融入生活,发现数学

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中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使学生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这一要求指明:我们要融入生活,感悟数学。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拥有各种各样的元素,数学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内容,把生活问题数学化。如在教学“认识1~5”时,让学生说说数字“1”像生活中的什么东西,激发学生的联想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样地,再说说数字“2、3、4、5”各像什么,从生活中找到这些数字,让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数学问题形象化,也让数学问题简单化,更让数学问题趣味化。同时,这样也更加便于学生记忆这些数字,从而更加容易掌握这些数字。

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体验生活、享受乐趣、感悟价值。如教学“分一分”后,让学生回家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房间,想一想该怎么整理;教学“认位置”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谁;在教学“认识物体”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融入生活,从生活中感悟数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过程教学,通过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开发课程资源,实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学习活动中,感悟数学的真正价值。

二、抓住趣学,感悟数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教师应积极改变教学方式,从“趣”字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课堂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游戏导入新课,调动学习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是课堂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万物贵乎始,巧妙地导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让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充满趣味性,教师可以借助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探求数学的奥秘所在。例如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为了引入方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个游戏:让学生自己在脑海中想一个数字,把这个数字乘以8,再减去12,然后告诉教师运算的结果,教师就可以猜出你脑海中的数字。这时,学生会积极思考,主动想办法“难”住教师,而当教师准确、快速地报出答案时,学生会感到非常惊奇,急切想知道教师得到答案的方法。然后教师可以适时导入新课,列出一个式子:“8X-12=?”,让学生把各个数字代入方程,理解方程的原理,掌握“窥探别人脑海”的秘密。在游戏中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或难题,在学生充满惊奇、疑问时,引出所要讲的概念或原理,有利于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组织趣味活动,培养探究意识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对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所以,教师要重视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用新奇有趣的活动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可以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教师可以问学生一个问题:“三角形和四边形哪个稳定性比较高?”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三角形的稳定性高”或是“四边形的稳定性高”,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探究,共同用火柴棒搭成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实验,证实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又如教完“相似三角形”后,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组织学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请运用所学知识,测量我校教学楼的高度。”这样,用新型有趣的实践型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掌握“相似三角形”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尝试先学,实践数学

以往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单调的、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利于活跃思维、发展能力。因而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一直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我们不断摸索着前进,高效课堂“五项策略”中的“预习先行,先学后教”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应从抓学生的预习做起,有效预习是高效课堂的第一步。为此,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程的有效预习,让学生知道预习不是粗略的阅读,也不是简单的了解知识概况,而是要做到心中有数或者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课堂中解决问题,力争达到“识得庐山真貌”。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预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因此,尝试“先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能力,使每一节的知识通过渗透——积累——重复——内化这一过程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真正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郭先康 .《培养主体意识,提高主体能力——谈先学后教的理论内涵》吉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3期

论文作者:蒋芝芳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3

标签:;  ;  ;  ;  ;  ;  ;  ;  

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论文_蒋芝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