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_地理教学论文

关于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_地理教学论文

初中地理课改札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札记论文,课改论文,地理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七嘴八舌说面积

课前的疑惑

对于亚洲的面积大小及其具体数值,教材在七年级上册的有关章节就有所涉及,学生的脑海中基本上都有“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结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让学生记住亚洲的面积数据吗?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后,我否定了这种想法。

如何教这部分内容?通过读图比较得出结论,然后再通过活动加以巩固,这种教学过程和方法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太没有吸引力了。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能否创造学习探究的情境呢?我思索并疑惑着。

课上的惊诧

教师:对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我们都有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还要学习这方面的内容,不过首先请同学们看书自学,请认真地阅读教材P2~P3的文字和图片,然后我们一起探讨一个问题——你从哪些方面可以证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图6.3中的数据不是说明了吗?

——老师,我看图6.2就可以证明。亚洲所跨的纬度从赤道以北到80°N以南大约90个纬度,南北的距离长是其他大洲所没有的。

——老师,我觉得亚洲东西所跨的经度也可以证明。大家看,亚洲东西所跨的经度超过了150°。

——不对。南极洲所跨的经度是最大的,可是面积并非最大。我觉得应该把他们的观点加在一起才可以证明。

——对,应该把“亚洲东西所跨的经度大”改成“亚洲东西距离长”。

同学们都在充分地利用教材中的信息,发挥各自的智慧完成这个问题。但是他们的思维仅限于教材中,于是我又追问还有无别的方法。

“老师,书中的标题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一位比较顽皮的学生说。

哈哈……,同学们哄堂大笑。

“很好,这是一种方法。说明这位同学看书很仔细……”我及时地给予肯定。

——老师,我看图6.5中画出了亚洲的很多河流,并且很多河流都很长,这点是不是可以证明?

——老师,还有图6.4告诉我们亚洲有很多国家,也可以证明。

——国家多就能证明面积大吗?欧洲的国家也不少,面积呢?

——欧洲的国家面积都比较小,亚洲很多国家面积都很大,大国多。

——老师,我坐飞机去过土耳其,和北京时间差了好几个小时,亚洲跨时区很多也可以说明。

——老师,亚洲跨热量带很多。

课后的回味

学生们认真思考、踊跃作答、勇于表现的情景不断在我脑海中浮现。对于这部分的教学,在课后反思时,我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点:

1.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探究式学习也能得到很好地体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教材内容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探索,总体看,学生的表现出乎老师的意料。

2.探究式学习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创造一个很好的探究情景。对于需要思维推断或逻辑判断等问题的教学,探究式学习很容易实施。但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甚至无需逻辑判断的问题,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实施探究式学习,这需要教师的智慧。

3.在教学中注重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强调在落实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在知识层面上对学生的要求较低,如果忽略了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可能会乏味。

●“不经意”的发现

按部就班

和往常一样,我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初二(1)班教室,按照课前的准备给学生讲授东南亚的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在我的引导和学生的配合下,教学过程进展十分顺利。但在我指导学生们读图7.21时出现了一点情况。

“老师,为什么东南亚修建梯田发展农业?”人称“小博士”的同学大声地问。

对于这个问题,备课时我有所考虑,于是把问题抛给了同学们,让他们去解决。学生们很快从气候、地形、历史因素等方面找到了答案。

有备而来

“老师,对于梯田,我还有一些问题。”小博士说。

“什么问题?请讲。”

“昨晚我预习这节内容时,看到东南亚的梯田,我突然想起去年我到陕西旅游时看到黄土高原的梯田,这两处梯田好像不太一样。您看,我把照片带来了。为什么它们不同?是不是山地上都能开发成梯田?”

“是呀,我也去过,确实不一样……”同学们议论起来。

看样子,“小博士”的一系列问题都是有备而来。

因势利导

“同学们看黄土高原的梯田和东南亚的梯田有哪些不同?”我展示照片并问道。

——黄土高原的梯田是旱地,东南亚的梯田是水田。

——黄土高原的梯田种植的是高粱、玉米、小麦等作物,东南亚的梯田种植的是水稻。

同学们饶有兴趣地比较着两者的差异。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差异呢?”我接着问。

——东南亚梯田的形成有自然条件、历史因素等方面的原因,我们刚才讨论过。

——黄土高原可能比较干旱吧?

——对,它位于我国的内部,降水少。

——黄土高原我去过,那里有很多的沟谷,和东南亚多山的地形相似,适合修梯田。

(尽管还没有学习中国地理,但同学们都会利用以前所学的地理知识和自身的生活体验来解释地理现象和问题。)

“是不是山地都能开发成梯田来发展农业(种植业)?”我接着问。

——我觉得可以。我们国家山地多、耕地少,而人口众多,把山地开发成梯田可以缓解人地矛盾。

——不对,高山顶部气候寒冷,不适宜发展农业(种植业),低山、丘陵地区可以开辟成梯田。

——寒冷地区的山地也不适宜开辟成梯田。

——还有干旱地区的山地也不适宜开辟成梯田。

——是不是还得考虑山的坡度?我觉得陡坡不适宜开辟成梯田,梯田应修建在坡度较缓的山上。

“这节课所讨论的这些问题,你们有哪些体会?”我进一步问。

——发展农业生产要考虑很多因素。

——自然环境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在发展经济的时候要考虑到环境因素。

——要因地制宜。(小博士做最后的总结)

有感而发

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种教育,我们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作秀,而应充分抓住课堂教学中稍纵即逝的教育机会对学生进行切实的教育,在落实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每一个细节都可以使学生受到教育——这可能是本节课最大的收获。

●关于“制造业”的争论

基本概念的学习

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三、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的板书。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60页,学习一下什么是制造业。

学生:制造业是把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成各种各样产品的工业部门。

学生:进口原料,出口机械和汽车等成品,制造业发达的国家都能获得很大的利润。

教师:图8.17“不同国家GDP与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数的关系”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制造业的特点。

统计图表的质疑

学生:从统计表来看,是不是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重大就是以制造业为主呢?

学生:这不是明摆着的吗?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重都很大,而尼泊尔、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相对较小。

教师:有异议吗?

学生:我觉得不能下这样的结论。如果制造业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未必用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重或绝对数量来衡量其水平。

学生:不能只看横轴,还要看纵轴。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人均GDP数值都很大,而尼泊尔、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数值都很小。

学生:我想本质上还要看国家人均GDP数值。不能只看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重。

教师:同学们讨论的很好!其实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重和国家人均GDP数值两者是统一的。但如果只看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重就片面了。

收集相关的资料

教师:同学们,课余大家可以再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产值比重”去领会制造业的内涵。

学生:那还要上互联网络!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按部就班的学习

今天要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一课了,同以往一样,讲解“人口、粮食与环境”这一部分知识点时,我准备了萨赫勒地区的有关资料,从一个局部透视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环境问题。

——“请同学们观察世界人口增长图,非洲人口的增长有什么特点?”

——“大家在非洲地图上找到萨赫勒地区,利用气候图分析一下这里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我这里有萨赫勒地区当今环境状况的一些资料,看完资料,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萨赫勒地区成为最贫穷的地区?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教学很顺利地进行着,资料很充分,而且在前面学习亚洲人文地理的时候,学生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基础,这时候学习起来当然是轻车熟路。大部分同学已经总结出我需要的答案——人口增长过快是影响其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出人意料的观点

这时,坐在后排的郭鹏同学站了起来,“老师,我觉得这个地区贫困的根本原因,不是人口太多,而是他们的教育太落后了。”

哦?同学们很讶异地看着他,“为什么呢?把你的观点说一下。”我不动声色地望着他,心里面有点嘀咕“这方面有必然的联系吗,如果说的不到位,我该怎么引导呢?”

——“如果萨赫勒地区的人民教育水平比较高,那么出生的人口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多,粮食问题也没有这么严重,环境就不会造成这么大的破坏;而且教育水平高,他们就有更好的技术发展农业,粮食的产量也会提高;再说了,教育水平高他们就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哦!”很多同学开始频频点头,真没想到我的学生能够把问题分析得这么深入。新课标倡导我们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就是看重学生在学习中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吗?我决定顺着他的思路让学生做一个小小的讨论。

——“同学们觉得他的想法有没有道理呢?你有什么理由支持他或者反对他?”

两分钟的准备时间,同学们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

——“老师,我觉得他说的有点太绝对了,教育是重要,但是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就改变他们的贫穷面貌。”

——“老师,我觉得郭鹏的说法有道理,我以前看过一篇介绍日本的文章,说日本二战投降后第二天学校就开始上课了,日本人都是勒紧裤腰带搞教育,这样才出现了现代经济强大的日本。萨赫勒地区就是对教育不够重视才导致了现今的恶性循环。”

——“就是的,亚洲四小龙教育水平也都是很发达的,要是萨赫勒地区的人们也这样,他们的经济一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的,环境肯定比现在好多了。”

——“不对,人口增长才是根本问题,就是因为人口太多,他们才更没有钱搞教育。”

令人满意的结论

讨论热烈地进行着,最后,同学们形成了一致的观点——“再穷也不能够穷教育”,教材上亚洲部分关于人口与环境的活动题也被他们有机地拓展了:恶性循环→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开垦更多的荒地→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人口快速增加→获得教育机会更少→劳动生产技术更加落后→环境破坏更严重。

当我请同学们为萨赫勒地区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时候,同学们围绕着他们的结论给出了各种办法。

——“我觉得萨赫勒地区应该办更多的学校,也像日本那样,让当地人有更多受教育的机会。”

——“老师,他们经济太单一,生产劳动方式又太落后了,我觉得他们可以从国外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发展自己有特色的经济。”

——“当地政府应该办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提高当地人的生产技术水平,宣传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危害。”

●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

活动中的争论

“美国”一节关于种族有一段活动练习,我只觉得很简单,所以备课时没有花费多少心思。结果,出了大问题。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看看问题2,谈谈感想。

学生: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十分严重,还老指责别的国家的人权问题。例如,黑人的贫困率和失业率都很高,地位低下。

学生:不见得吧!我知道的黑人就挺有地位的。“大鲨鱼”奥尼尔、“飞人”乔丹、拳击王泰森不就生活得很好吗?

全班哗然。

学生:是呀,在美国,不少文体明星进入了上流社会,金钱、别墅、名车应有尽有。

我呆呆地站在讲台上,不知如何是好。

图像的作用

还是一位同学帮我解了围。

学生:同学们,我们历史书上已经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大家看看图像吧,美国的黑人是从非洲被当作奴隶贩卖到这里的,一路上受尽折磨,患上疾病的、死亡的黑奴被无情地抛入大西洋。到达目的地后,立刻被逼从事采矿和种植园的苦役。这样的艰辛过程中能够生存下来的黑奴,身体特别强壮,一定就是当今黑人体育明星的祖先。

学生:另外,不能认为少数黑人文体明星过着富裕的生活,就代表大多数黑人在美国地位很高,与白人平等。

学生:平时,我们也经常从媒体上看到黑人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

课后的反思

1.我们应该更多地给予学生展示其思维过程的空间,展示其错误的思维过程、正确的思维过程及超越教师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

2.地理教师是否应该学一点历史常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实现文科综合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必须结合知识、能力的教学过程,三者是一体化的过程。

●回避与面对

总有一种感觉,就是讲初中区域地理的时候有些话“欲说不能”。比如,讲到一些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地理原理知识,所以没办法讲清楚,最终只能生硬地告诉学生,而学生也只好被动地接受。长此下去,学生会错误地认为学习地理就是要记住那些生硬的知识,而渐渐地失去学习地理的兴趣。

“极地地区”就有这么一段让人难以决策的内容,即104页的活动题2。题中清楚地显示了南、北极的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并将它们与人体体温和水的冰点作了比较。“这道题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出,南极无论是平均气温还是最低气温都低于北极。可是,学生如果问到其中的原因,我们怎么办?”备课过程中,新来的小张老师提出了问题,“这可是高中才会涉及的问题,现在讲是不是有点太深了?”

“这道题的题目当中没有继续问,明摆着就是想回避,干吗还要讲呢?如果学生问,就告诉他们这个道理以后会学习,现在还是别讲了,省得把自己绕进去……”

“可我教的是实验班呀,万一他们问起来怎么办?”

“那就讲好了,实验班的学生应该可以接受吧!”

“干吗要讲呢?原因都与南极自身的条件有关,可以引导他们推出来嘛!”

上课进行到这道活动题的时候,果然不出我们所料,有学生举起了手。“老师,南极和北极的纬度范围相同,但是它的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比北极低很多,差不多30度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吴冰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既然纬度范围相同,为什么温度会有不同?说明它们一定有不同的地方,现在咱们就一起来找找吧!先把课本翻回到100页和101页,看看两个地区有什么不同?”

“北极大部分是海洋,而南极大部分地区却是陆地!”

“很好!这会造成什么影响呢?大家有没有在海边游泳的经历?晴天和阴天在沙滩上和在水里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呢?”

“如果是大晴天游泳,你会感到沙滩上热,而水里面凉爽;但是如果天比较凉的话,那站在岸边就会比较冷,而钻进水中则会感到比较暖和了。”

“说得很好!那我们就可以下这么一个结论:水就像一个性格温和的人,而陆地则像一个性格暴躁的人。当外界温度有了高或低的变化时,陆地会马上跟着变,而水的变化则比较小……”

“那这就好解释了!南极以陆地为主,所以虽然纬度相同,但它要比北极的温度低许多。”

“还有什么原因?我们再来回忆,上节课我们说南极都有哪些别称?”

“‘冰雪高原’‘白色沙漠’,还有‘风库’!”

“大家有没有爬山的感受?你往山上爬,身体感到温度是怎么变化的?”

“越往上爬就越感到冷,‘高处不胜寒’嘛!”

“好极了!‘冰雪高原’的海拔一定比较高吧!所以它的温度会怎样?”

“当然会低一些……”

“还有呢!冰雪高原上一定会有好多冰吧!冰和水的反射率,谁会更高一些呢?”

“当然是冰了!”

“是呀!太阳辐射好不容易历尽千辛万苦跑到这里,却被厚厚的冰盖无情地反射了回去……”

“嘿嘿……老师,依我看,这就是个恶性循环!因为温度低,使得它的冰雪不断加厚,冰雪越厚,它的高度就会越来越高,反射也会越来越强,这样就会导致温度越来越低!”

“说得好极了!”

课后,我一直在想,有时候面对着天真可爱的学生,你是无法回避一些问题的,如果学生提出来了,那就不妨面对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探讨下去吧!

标签:;  ;  ;  

关于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_地理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