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分析论文_李晓英

揭阳市慈云医院 522000

摘要:目的 探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常见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避免护理差错。方法 针对本院妇产科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实际工作,在患者住院全过程实施流程环节管理,落实各项护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主要存在于病人、护士、医疗护理技术、药物因素及消毒隔离等方面。结论 通过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减少安全隐患。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效果

1资料与方法

妇产科是医院收治患者最多的科室之一,妇科主要收治月经紊乱、阴道流血等妇科生殖系统疾病,分娩、流产等与妊娠有关的对象[1]。根据大多数研究资料报道,均可发现妇产科出现不良事件的可能性较高,其原因包括多方面,如护理因素以及患者因素等,一旦发生不良事件,将对患者治疗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产生纠纷问题。此时考虑引入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有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安全隐患问题。本次研究将以医院妇产科患者为对象,对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

1.1目前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1.1.1妇产科临床护理方面的风险

(1)护理队伍专业能力较差

近几年各大医院的护理人员均呈年轻化发展,绝大多数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护理经验较差,而且实际护理水平不高,不会与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同时对于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也不是很好,一旦遇到问题就会不知所措,这严重影响了医院抢救工作的总体效率。

(2)缺乏完善的护理制度

医院没有制定科学的护理制度,即使有些有规定但也不是十分完善。这使得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做事没有章法,不严谨,药品管理混乱,经常违反常规操作规定[2]。同时在护理患者的时候也没有做到细心周到,工作态度不端正,甚至有些还有拒收危重患者的现象,导致很多患者因延误错过了最好的抢救时机。

(3)孕产妇具有很大的心理障碍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以及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妇产科收治的患者疾病种类复杂多样,加之女性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产妇心理障碍一直都是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产妇在这段时间心理障碍过大,很容易产生暴躁、焦虑、紧张、怀疑、不安等不良情绪,尤其是刚生产后,心情大起大落很容易造成心理抑郁。很多患者在得知自己的病情之后,由于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导致容易产生过度恐慌情绪,有些患者甚至因此不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从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受到较大影响;而一些患者不遵医嘱服药等情况,也会导致护理安全隐患大大增加,并可由此引发相应的护患纠纷。

(4)专业技术素质及其影响

许多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源于护理技术上的分歧,或者说是患者及其家属认为的护理治疗技术上的失误。所以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技术素质,从而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的产生。同时,更要重视的是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影响。

(5)来自患者方面风险

1.2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防范方法

(1)加强安全管理,提升护士的法律意识

要逐渐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护士的法律观念,使护士明确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一些护士的法律观念淡薄,认为在工作中只要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就行,而忽视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医院相关部门要多组织护士学习《执业护士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使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与风险意识、安全意识等不断增强,真正使护士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让护士在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同时也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要求在工作过程中护士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对于护理安全隐患要进行及时分析探究,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不断提升护理质量。

(2)要不断加强对护士的素质教育,发挥岗位职责

医院要采取多种形式规范护士的行为举止,以不断提高护士的精神风貌与职业道德,以不断提升护士的整体素质。要使护士在工作中有责任心,护理部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护士,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育内容。使护士都能够独立承担自己的工作。

(3)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

要想较好地防范护理差错,最为基本的措施就是严格遵循护理规章制度与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这就要求每位护士在工作中要严格查对制度,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实施操作。依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医院相关部门要定期对护士专科知识等进行培训并考核,以不断提升护士的急救技术水平与应变能力。重视护士的在职培训,不断提升护士的业务素质与操作技术水平。妇产科护理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这就要求妇产科护士要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应急能力。由此,要多开展岗位练兵等活动,考核不合格的护士不能上岗。依据妇产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要严格实施环节流程管理措施,注重防范,以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

1.3分析与统计

2结果

通过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将相应的防范措施落到实处,本院妇产科的护理差错事件从原来的4%下降到了0.2%,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投诉事件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指标统计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实施防范措施前后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投诉事件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检验,用(%)表示。P<0.05表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医疗条件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妇产科是医院内十分重要的科室,妇产科内的护理工作具有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不规律等特点,并且护理人员由于长期的疲劳以及精神紧张,使得护理工作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只有通过有效的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才可以有效的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综上所述,加强对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本研究对60例妇产科住院产妇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实施安全隐患防范策后产妇的护理质量、心理焦虑状况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安全隐患防范对策实施前,其护理满意度高达9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任云桂.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5.

[2]沈敏娟,赵青.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探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9.

[3]夏亚萍.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5.

论文作者:李晓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  ;  ;  ;  ;  ;  ;  ;  

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分析论文_李晓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