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BIM技术的优势和发展现状可以看出,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和招投标开展策划等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为满足新时代的工程造价人才需求,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必须要将BIM技术融入到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中,依据实际人才需求,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势在必行。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建议
引言
随着BIM技术对建筑行业的影响不断深入,这种技术必然会迎来新的发展高潮。高职院校的造价专业是社会造价人员的来源地,为了让造价人员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学校需要对造价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把BIM技术合理地运用在工程识图与制图、施工技术、工程计量计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中,借助BIM平台来加深学生对造价专业的知识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让他们适应BIM技术市场的发展需求。
1BIM技术和工程造价专业的关系分析
工程造价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工程造价就是直接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更好的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施工目标,但对于工程质量和成本的控制,还需要依赖相关的合同与规范。而BIM本身作为一个有效的工具,其能够直接完成信息集成和输入,在BIM的支撑下,能够高效完成工程造价计量工作,提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BIM参数化特性,能够满足建筑工程变更与升版图要求,实现工程、工期和造价的数据联动,为后期工程进度款上报与审核提供良好的支撑。另外,当造价咨询介入相对较晚的情况下,或者是由于建筑工程本身的原因,出现工程量不宜统计的问题,BIM技术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因此,BIM技术和工程造价专业是有着紧密联系的。
2BIM技术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比对于传统造价人才,BIM技术下人才能力、素质等都发生了变化。BIM技术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将各种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信息集成工程数据模型,实现对工程项目设施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这种技术将工程各个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协商、建筑、施工都没能提供了协同工作平台,从而改变了以往的工程造价工作,直接可以利用平台数据在三维数字模型上进行项目设计和建造、运营管理,利用这些数字模型进行造价分析,能解决以往2D图纸的沟通冲突,有效节约各个施工和设计及管理阶段的能源、成本和污染等,推动了工程项目造价信息化的发展。所以,BIM技术应用在实际工程造价中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这些效益的产生加大了工程造价岗位对BIM技术人才的需求,将BIM技术融入到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是现代工程造价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字化的模型和生命周期造价分析这些内容需要体现在专业的各个课程中,然后通过项目将相关的知识点和技术串联起来,形成以BIM技术为导向的工程造价整个课程体系,并按照BIM技术在人才工作中的地位,制定BIM技术人才的工程造价课程体系,依据企业需求和专业课程改革,为市场提供新一代的工程造价人才,解决人才质量和人才能力不足等问题。BIM技术下专业人才能力需求发生了变化,加之近年来各地区都出台了BIM技术发展政策,切实将BIM技术推广到各个全产业领域中,从三维实体模型到三维模型+进度+成本等,依据工程造价的需求将BIM技术中包含的建筑信息和建筑模型作为造价核算和成本管理的关键,从而快速促进建设工程行业的发展,利用其数字化信息实现工程建设、设计很施工等信息共享,BIM技术建筑发展从以往的2D图纸走向了三维立体模型,这些模型能为招投标和实际施工工程量计算提供充足的依据,确定施工阶段的工程量和相应的建筑施工成本,取缔以往繁杂的工程和成本计算过程,大大缩减工作任务量的计算时间,计价工作的重要性也由此凸显。
3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建议
3.1工程识图与制图课程的改革
工程识图与制图课程的改革,可以借用3D可视化模型,把BIM技术合理地运用在课程中。教师在运用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图集,然后运用BIM技术进行快速识图,帮助学生加深对图纸的了解,进而在课堂中完成图纸绘制。此外,教师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来进行工程识图、制图作业和课程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施工技术课程的改革
建筑施工技术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施工的流程和特点,让他们了解不同工艺的施工技术,进而丰富工序内容。因此,教师可以把BIM技术合理地运用在施工技术课程改革中,把自己当做企业的管理人员,把学生当成企业的员工,通过这种模拟环境来建造更加直观且精确的施工过程。在施工模拟中,教师可以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运用4D技术来掌握施工的进度,不断优化施工资源并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的布置,从而达到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的目的。除此之外,学生在进行模拟操作时,可以像玩游戏一样按照步骤操作,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兴趣,还能加深他们对施工工艺和过程的印象。
3.3工程计量计价课程的改革
工程计量计价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部分,它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拥有对工程的土方、桩基、砌筑等工程进行详细计价的能力。BIM技术的运用,可以把设计图纸的工程量直接导出,而目前在工程量计算中,却没有达到这种直接导出的要求。这部分都是由造价人员按照CAD文件来重新建模,并用计算机进行自动计算。这种方式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还减少了计算错误,但这种方式的缺陷在于需要根据调整后的新方案来进行模型更新,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工程的数据就会失去应有的成效。BIM拥有丰富的数据库,可以更加真实地给造价管理提供有需要的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来快速地对工程构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减少直接和潜在错误,让工程量信息与设计方案保持一致。除此之外,BIM技术能够准确地对工程量进行统计,这种统计不仅可以用在前期的成本估算、后期决算,还能对不同设计方案的成本进行比较。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把BIM技术运用在工程计量计价课程改革中是一种必然选择。
3.4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改革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主要包含了招投标、索赔、合同等内容,目前很多院校都是通过讲授的方式来完成这门课程。工程索赔是工程内容中最重要的部分,而当前学生的谈判和证据搜索能力还无法达到要求,在课堂中也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为此,教师可以把BIM技术运用在此类课程改革中,通过BIM技术来进行专项训练,比如利用招标和合同管理沙盘展开模拟,让学生能够更快地去适应现实环境。除此之外,BIM技术还能为工程造价专业开设更贴近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既而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5实践课程教学的改革
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中,实践课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础,实践课程主要包含了估价、生产管理、制图、测量等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在每项内容里穿插BIM技术模块,比如可以在每门课程中安排一位主讲和辅导老师,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方式。或者采用作业实践方式,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让他们通过小组的力量来完成老师布置的实践作业,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除此之外,学院也可以加强校企合作,让实践教学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接触到实际项目,提高他们对BIM理论与实践的应用能力。这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工作经验,还能培养其BIM实践操作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作为一门重要课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专业教学的特性,积极融合BIM技术,实现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的创新发展,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学生今后参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平平.基于BIM技术融入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的初探[J].现代装饰(理论),2015(11):247.
[2]璩媛媛.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居舍,2018(20):232+255.
[3]蒋荣.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11):57-58.
作者简介:李晋旭,1985年生,男,四川巴中人,工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造价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课题:本论文基于重庆市2018年度教育综合改革课题,编号18JGY05
论文作者:李晋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造价论文; 专业论文; 课程论文; 课程改革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