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的调查分析与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庆市论文,党组织论文,非公论文,规模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5-0050-03
按照中组部和市委要求,根据2009年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总体安排,今年年初,市委组织部、市委“两新”工委共同决定,2009年3月至6月在全市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中集中开展党组织组建工作,不断扩大重庆市“两新”组织党的组织覆盖率和工作覆盖面。3个月的集中组建工作即将结束,重庆市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效果到底如何?最近,通过对有关区县进行的调查工作发现,集中组建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一、规模以下非公企业集中组建党组织工作的基本估价
2006年重庆市委“两新”工委成立以来,一直把“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作为党建基础工程来抓,切实加大组建力度,使党组织在“两新”组织的覆盖率得到显著提升。去年通过集中力量抓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全市3464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单建率达到了100%,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45.1%,得到中组部组织局和市委组织部有关领导的肯定。在此基础之上,为进一步扩大党的组织在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的覆盖面,今年市委组织部、市委“两新”工委专门下发文件,集中时间在全市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中开展组建党组织的工作,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截至今年5月20日,全市规模以下非公企业新建党组织1564个,总数达到4612个(单建2911个,联建1701个);新社会组织新建党组织197个,总数达到779个(单建561个,联建218个);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3464个;个体工商户联建党组织420个。全市“两新”组织党组织总数为9275个,其中,非公企业单建党组织6375个,联建党组织1701个。
从数据分析和调查掌握的情况看,本次集中组建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一是全市“两新”组织党组织的数量稳步增加;二是协调配合抓组建的意识逐步增强;三是认真调查摸底后得来的底数趋于真实;四是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趋于理性;五是业主、党员、员工对党建工作凝心聚力、推动发展的作用基本形成共识。
二、规模以下非公企业集中组建党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全市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发展态势也逐步好转,但与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相比,差距仍然不小,全市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还处在较低水平: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总体发展较为缓慢,组建党组织还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发展党员工作较为滞后,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还比较薄弱。
(一)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但仍滞后于非公企业的迅猛发展。
截至5月20日,全市规模以下非公企业新建党组织1564个,党组织在规模以下非公企业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但在49367户规模以下非公企业中,单建党组织仅为2911个,联建党组织1701个,以每个联建企业只有一名党员计算,联建党组织最大限度也只能覆盖近5000个企业。由此,还有41456个企业没有党组织。这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及其所处地位很不相称,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规模以下非公企业中党员很少甚至没有,达不到单独建支部、甚至是建联合支部的条件。同时,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的工作覆盖面不够宽,党的影响力、吸引力、凝聚力较弱,党员难以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无法正常培养和发展入党积极分子,也影响了党组织在这些企业的建立。
(二)“两新”党建工作氛围基本形成,但在规模以下的非公企业中组建党组织还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
在市委的重视下,近年来重庆“两新”党建工作氛围不断浓厚,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推进月、市区(县)街镇三级党建工作示范点等活动的开展,促成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全部建立党组织,影响并推动了部分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但由于党建工作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其效果又往往难以立竿见影,在这样的情况下,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从调查情况看,规模以下非公企业组建党组织面临的突出问题有:一是部分企业主表面支持,心里“排斥”。二是工作力量不足,缺少人手。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量大面广,不管是调查摸底、查找党员,还是依据程序、指导组建,都需要具有党建工作经验的人员来干。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市级层面建立了“两新”党建工作的专门机构,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区县一级的也建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有的却无法保证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到了街镇一级更是没有具体人员来抓这项工作了,越到基层越没人抓,上级的要求根本无法落到实处。三是对非公企业的界定不清晰,出现漏洞。据报表分析,目前,全市规模以下非公企业、新社会组织的基数均较大幅度下降,与2008年第四季度相比,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减少8648户,新社会组织减少2354户。全市41个区县(含北部新区)中,规模以下非公企业降幅过百的有15个,降幅在50-100之间的有两个,降幅低于50的有7个,累计24个区县的基数减少;新社会组织降幅过百的有6个;降幅在50-100之间的有4个;降幅低于50的有9个,累计19个区县的基数减少。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对非公企业的界定不清晰,7人以下的企业没有纳入统计之内;次要原因是片面追求组织覆盖率,人为减少企业数使分母缩小,让覆盖率提高。当然也还存在之前统计数据欠真实、企业流失等客观原因。四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缺少法律支撑,影响力受限。非公企业不开展党建工作没有任何刚性制约措施,受非公企业中重大问题决策权、人财物支配权等都集中于法人的治理结构影响,党组织开展工作容易受制于企业决策层,具体事务依赖于企业主的个人意愿,党组织的独立性和影响力受到限制,党组织活动经费、活动阵地也得不到保障。
(三)发展党员工作取得突破,但员工中党员的比例仍然较小。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从充实非公企业党的力量,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要求出发,及时吸收符合条件的优秀员工入党,党员发展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全市新增非公企业党员近20000名,其中规模以下非公企业新增党员不足5000名,与新增40多万名非公企业从业人员相比,发展速度明显滞后,规模以下非公企业中仍有41456家没有党员,即便是在已经组建党组织的规模以下非公企业中,也仍有3000多家仅有个别党员,党在规模以下非公企业中的力量薄弱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非公企业职工流动性比较大,发展党员比较困难,同时对流动党员的情况难以掌握;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部分非公企业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重视不够,投入精力不足,致使党员发展工作停滞不前,并导致部分员工对党的认识产生偏差,影响了入党积极性。
(四)党员先进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但党员教育管理仍比较薄弱。
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和鼓励非公企业党员积极投身“三个重庆”建设,发动党员争当岗位能手、技术标兵等,非公企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逐步得到显现,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在党组织作用发挥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大多数规模以下非公企业中,党组织的作用发挥仍不理想,主要表现为:(1)党组织活动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2)党员教育管理方法陈旧,组织工作难以到位;(3)党员发展滞缓,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主要原因:一是党组织负责人的工作能力离实际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大部分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对当前的大政方针不熟悉,与上级党委部门的沟通、衔接较少,支部工作不规范,党费收缴难、组织活动形式单一的现象较为普遍。二是由于非公企业党员流动性比较大,不少“口袋”党员、“隐形”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党组织运作受到一定影响,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受到较大限制。三是不少非股东的党员思想认识参差不齐,认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只能为“老板”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思想上不能摆正位置,行动上不愿“出头”。四是部分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经过简单培训便可上岗,多数外来务工者普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最大动机,追求思想进步的热情不高,党组织的教育引导收效甚微。
三、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大多存在“低、小、散”的客观情况,组建工作应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突出实效性。
一要坚持“四同步”的发展策略。每开办一家非公企业,都要根据规模大小、党员多少同步考虑党组织的设置;企业经营投产时,党组织同步开展工作;企业规模扩大、党员队伍壮大,党组织应做到同步调整;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发生变化,党组织的设置调整应同步进行。要以“四同步”措施,促进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员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二要坚持“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的原则。根据企业特点,采取单独式、联合式、挂靠式、流动式等方式组建企业党支部,对于符合成立党总支或党委条件的,按照党章规定加快办理。
三要破解“口袋党员”的难题。非公企业党组织要严格按党章规定接转党员组织关系,并积极引导党员职工主动亮明身份,自觉参加组织生活。进一步健全流动党员管理月报制度,要求各非公企业每月上报流动党员工作动态,由主管单位汇总上报,建立覆盖全市的流动党员管理网络。
四要建立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员档案。定期排摸非公企业从业人员政治面貌,统计党员基数,建立党员户口档案。同时,联合工商、劳动等部门在企业注册、招工登记中设立党员情况栏目,要求企业据实填报,进而建立非公企业党员基本情况资料库,使每个党员都有一份详细、完整的个人档案。
五要做好企业主的团结、教育和引导工作。加强对企业主的教育、引导是开展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关键。要通过向企业主致公开信、送学习资料和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形式,主动到企业宣传党的政策,为企业排忧解难,引导企业主致富思源,增强知党、爱党、护党意识;要通过组织企业主现场参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考察学习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先进经验,使企业主对党建工作有更为直观的认识;要通过深入开展“一示范三优秀”评比活动,鼓励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点,在规模以下非公企业评比优秀企业家、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树立、表彰一批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动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切实加强党建工作;要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会、推进会,邀请党建工作开展得较好的非公企业主谈感想、说体会,现身说法介绍党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各种互动形式增强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争取支持。
六要按照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的要求整合力量抓组建。在规模以下非公企业抓党组织组建工作不能单干,要整合街道和社区的力量共同来抓。这是因为,一方面,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员工流动性非常强,如果以企业为单位建立党组织,有可能出现今天有三名党员刚成立党组织,明天党员流动就没有党员了,导致党组织出现名存实亡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越到基层越没有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专职工作人员的现状,让大量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根本无法落到实处。基于上述原因,规模以下非公企业的组建工作,应发挥社区党建工作优势,重点考虑在员工居住地建立党组织,这样有利于深入开展党建工作,也符合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的要求。